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子 《党员文摘》2009,(9):20-21
手艺让他“异想天开” 现年37岁的冯绪泉出生在山峰连绵竹子成林的江西省铜鼓县。他的父亲是一名篾匠,冯绪泉小时候也曾跟父亲学过这门手艺。  相似文献   

2.
中共党史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科学性都很强的学科,是一门行动中的马克思主义学科,是每一个中共党员、国家干部必修的学科。 但是,目前对于要不要开设、以及如何开设中共党史课,社会上和学术理论界普遍存在着种种不同意见。有的主张“取消”,有的主张“合并”,有的则主张“降格”,如此等等。中共党史这门学科面临着严峻的  相似文献   

3.
致富参谋     
《先锋队》2003,(4)
“布老虎”让她财源滚滚山西省吉县吉昌镇西关村农民彭东记(0357-7922724)有一手缝制布老虎的好手艺。她缝的姿态各异的布老虎,栩栩如生,人见人爱,成为当地颇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工艺品,每年仅出售布老虎一项,收入七八千甚至上万元。靠这门手艺,她家财源不断,日子一天比一天富裕起来。彭东记从小喜爱绘画剪纸做针线活,前些年常用农闲时间缝一些布老虎枕头、香包等送给亲朋好友。1994年,壶口瀑布景区举办旅游月,彭东记思谋着利用这个机会赚钱补贴家用。她用绒布缝制了300多个布老虎,拿到景区兜售,没想到不到10天,全部被游客买走,除去投资,她…  相似文献   

4.
宠辱不惊     
宠辱不惊,是一门生活艺术,更是一种处世智慧。人生在世,生活中有褒有贬,有毁有誉,有荣有辱,这是人生的寻常际遇,无足为奇。古人云:君子坦荡荡。为君子者,无妨宠亦坦然,辱亦坦然,豁达大度,一笑置之。得人信宠时勿轻狂,莫忘“贺者在门,吊者在闾”;受人侮辱时忌激愤,犹记“吊者在门,贺者在闾”。如此清醒应对。  相似文献   

5.
家有财富百万,不如薄技在身.从小父亲就想让我当木匠,说这门技术轻巧,不用风里雨里、泥里水里地辛苦,还能挣大钱.在农村,木匠是七十二般手艺中最吃香的,修房子、打家具、做农具……家家离不了.可我的理想不是当个手艺精湛的木匠.  相似文献   

6.
推销的秘诀     
纵观国内外众多企业家的发迹史,营销者的经营方式和推销艺术,不能不说是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从“呼拉圈热”谈起几十年前曾在欧美风靡一时而又早被淘汰的“呼拉圈”,前年下半年在我国大中城市一度形成热潮,可是半年不到,很快由热变冷。在某县城,甚至销售“热”尚未形成就冷了下来,前后总共不到一个月时间。在这短短的“呼拉圈热”中,有的经营单位盈利数以万计,赚了一笔钱;有的单位盈利无几,勉强维持门面;有的单位则亏损积压,不得不降价出售。这是为什么?这关键就是“信息差”和“时机差”的问题。在当前风云多变的商品市场竞争中,信息就是财富,时间就是金钱。呼拉圈由热变冷的过程告诉我们:推销一个新产品,要抓“早”抓“快”。谁抓住了信息,赢得了时  相似文献   

7.
在农四师七十八团距团部40公里以外的畜牧营有这样一位哈萨克族妇女,她勤劳朴实能干,在当地深受各族群众称道,她用一双智慧的巧手绣出了一片新生活。 今年48岁的吾拉汗,是该团畜牧营营部的一名哈萨克族女炊事员,在这里工作的汉族干部、职工都亲切地称她为“大师傅”。吾拉汗是一位心灵手巧的人,从小就学会了少数民族刺绣这门手艺,在工作之余,有了空闲时间,她就拿起绣花针干了起来。每年夏季该团库西台草原上都开满了不知名的野花,她把自己十分喜  相似文献   

8.
1934年开始的红军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至于这历史上的第一次的起始时间,国内外史学家却众说纷纭,不尽一致,粗算起来有以下几种说法:即“7月6日说”和“8月7日说”(见《江西社会科学》1986年第6期),“10月10日说”(见《中国人民解放军大事记》第91页),“10月16日说”(见美国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第162页),“10月18日说”(见《在毛泽东身边的日子里》第169页),“10月21日说”(见《中共党史大事年表》第38页)以及“10月间”、“10月中旬”等笼统说法。 这些说法,虽说都有较为可靠的史料为据,但选择的角度不尽相同,有的仅仅是以单个军团或中央机关或中央领导人的出发时间为标志,但这并不能代表中央红军主力全部行动的时间,故亦不能作为红  相似文献   

9.
近日,下连队采访,总能听到一些职工抱怨,前几年连队成立的这个“家”那个“家”,现在不少“家”由盛变衰,有名无实了。到实地一看,果真如此,有的“家”,铁锁生锈、关门闭户,有的“家”甚至挪作了它用……笔者仔细一数,连队办公室建立的各种“家”真不少,如“职工之家”“党员之家”“青年之家”,还有电教播放室等,有的是一室一牌,有的是一室数牌,一家多用,不可否认,这些“家”过去在帮助职工学习政策、科技知识,开展文化、党员活动、职工议事等方面都起过积极的作用,职工们称它是“贴心之家”“求知之家”。然而,不少地方的“家”由于常年不开展活动,便成了徒有虚名的“家”。调查得知,造成“家”门不开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家”好,但不长开。这一类的“家”条件最好,“家具”最全,但是不到活动日不开门,上面不来人检查不开门。二是“家”穷,门难开。只有一间屋子,一张桌子,几条凳子,四壁空空,缺少实实在在的活动内容和条件,有的虽有几份报刊却是几个月前的。三是名不副实,无法开门。挂着“家”的牌子,变成连队的仓库。已经尝到过“家”的甜头的职工都不愿意与“家”分“家”了。他们热切地盼望把“家”建好、管好、用好,做到“家”门常开。  相似文献   

10.
送走不平凡的一年,又迎来新的不平凡的一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入第三年。谈起“十八大以来”,有的感到“过得快”,为什么?因为新事情多、变化大,应接不暇;而又有的感到“过得慢”,为什么?同样因为新事情多、变化大,因而像是很长时间。感受是主观的,时间是客观的,“十八大以来”仅是短短的两年多。这20多个月,党和国家各个方面正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历史性变化。  相似文献   

11.
曾国藩曾经说,清军是一支没有灵魂的军队。晚清军营的一大怪现状是士兵普遍都有自己的第二职业,或者经商做买卖.或者种地.或者操持什么手艺。对许多绿营兵来说,做小生意或者手艺活儿是他们的主业.而当兵才是“第二职业”。他们的主要时间都用来开店摆摊,或者做木匠、裁缝等等.只有轮到自己值班时,才到营里去呆上一天。  相似文献   

12.
党史是一门科学,它和其他学科一样,面临着如何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的问题。但是,在目前,党史工作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并未被全党和全社会所重视。有些人把党史看成是一种“说教”,不认为是一门科学;有的认为学党史没用,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有的党史工作者自身也有“危机”感,认为从事党史工作没出息,没有什么“贡献”可言等等。造成这些片面认识的原因是多方  相似文献   

13.
李天锐 《廉政瞭望》2013,(16):29-31
群众的声音会“失真”吗? “只有200多个样本,都抽到老上访户怎么行?”、“群众不了解反腐倡廉工作,会不会凭感觉打分?”这是社会评价措施出台前,省纪委下基层时听到的不同声音。此后,一些尖锐问题亦被反馈回来。这些问题归结到一点,即群众的声音能否反映真实情况,有的会不会偏激?  相似文献   

14.
他曾经是一个很有名气的"阴阳先生",骗人的勾当干了20多年?后来,他又成了一个很有名气的"柚子大王",带富了方圆几十里的众乡亲?他的人生感悟是--我是四川省郫县三道堰镇程家船村人。我的父亲解放前就是有名的阴阳先生,经常被村民请去“捉鬼”。为了让我有一门谋生的手艺,父亲每次都要带上我,时不时教我一些“东西”。父亲去世后,不到20岁的我便继承了父业。什么“化水祛病”、“过关”、“捉鬼”样样都来。其实这都是些骗人的鬼把式。就说“捉鬼”吧,哪家的大人、娃儿长期生病,往往怀疑是被鬼缠上了,就把我请了去。我先拿个空坛子放…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笔者读了有关介绍晚清商贾奇才胡雪岩的书籍,在欣赏和佩服其智慧和才干的同时,对他的大起大落也有许多感慨。胡雪岩以贫贱的出身完成从一个市井布衣到布政使衔的旋升,从一个钱庄学徒成为晚清穿黄马褂、可在紫禁城骑马的唯一戴红顶子的商人,事业可谓发展到了顶峰,但最终从亦官亦商的高位上跌落了下来,扮演了一个悲剧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正破线绣是台江县施洞镇的主要传统技艺之一,是苗族刺绣12种技法中较为精巧、细致的一种绣法,常常被学者们称为"放大镜下的艺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地苗族同胞只是依靠这门技艺装点衣服和换取生活用品,未曾走出大山。1988年春天,施洞镇偏寨村的绣娘杨仰九,不甘心这门世代相传的手艺藏在深山无人识,开始收集村寨周边绣娘的绣  相似文献   

17.
在杠杆的承受力范围之内,它所负担的物体就不会失落下来,或使杠杆折断。物理学上的这个道理,似可用来比喻人们对改革的承受力。若是大家对改革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就不会产生“失落感”。 无奈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失落感”还是在一些同志身上不同程度地流露出来。譬如党政机关减员缩编的改革,广大党员、干部从大局上想,都认为势在应改。但当撤、并、减落到自己头上时,有的同志又承受不住,产生了“失落感”:做领导工作的,有的感到“大权失落”;调动、改行的,有的感到“优势失落”等等。在其它方面的改革中,亦不乏类似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刘兰 《廉政瞭望》2014,(18):25-27
官员从行政机关走向国有企业,实际上并没有离开体制,只是对权力的延展,这种亦官亦商的角色错位更易滋生国企高管的独断专行、腐败横行。有专家建议,唯有褪去国有企业的行政化色彩,才是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9.
为民 《支部生活》2007,(3):44-44
发展党员是党支部一项十分严肃而重要的工作,然而,有的党支部进行这项工作时却马虎草率。不久前,某单位审查了65份《入党志愿书》,发现有49份没有按要求认真填写,有的甚至没有履行完入党手续。例如,有的“入党介绍人”一栏中只填写了“同意该同志入党”几个字;有的在“党支部大会表决”一栏中,没有填写开会的时间和到会的人数;有的在“上级党组织指派专人同发展对象谈话”一栏中还是空白。至于字迹潦草,勾勾划划,错字、语句不通等就更普遍了。  相似文献   

20.
晋支 《党建文汇》2002,(16):21-21
每逢填写“干部履历表”、“党员登记表”、“职工登记表”等涉及个人情况、个人历史的表格时,总少不了有“籍贯”或“个人籍贯”的栏目。在对这一栏目的填写中,发现填法各异,有的以本人的出生地为“籍贯”,有的以父辈或祖父辈的出生地为“籍贯”,也有的以祖上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为“籍贯”,真可谓五花八门,很不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