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方六 《政府法制》2013,(17):13-13
近来刮起的反腐风暴。使不少贪官因贪腐被查处。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落马的贪官中,大多存在生活作风腐败问题。在中国古代,“性贿赂”几成官场一景,甚至不少清廉官员因此名声扫地。那么,出现行为不检点又会有什么后果?  相似文献   

2.
劳德荣、刘光明、潘玉梅、安惠君、顾慧娟……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名字如今却都被贴上了同一个标签--“女性贪官”。十八大后,随着政府反腐力度的加强,落马女官员的数量也有所攀升。然而,透过舆论对于落马女性官员的评论,笔者发现,相较于对男性贪官“利欲熏心,为所欲为”的愤懑,舆论对于女性贪官的评论似乎更多地透露出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无奈。那么,舆论为何表现出对女性贪官额外的宽容?这种宽容又是否符合法制社会的平等观念?笔者拟从应然和实然两个层面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很多贪官现形,不是被反腐败部门主动查出来的,而是由于意外的偶然因素使其“露陷“.过去贪官现形的十大偶然现象:有贼“偷“出来的,有火“烧“出来的,还有黑社会“绑“出来的等.……  相似文献   

4.
2012年新年伊始,副部级贪官周镇宏落马。周镇宏贪腐案除了与茂名腐败窝案有关外,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此人具有理学博士、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头衔,是个爱出书的学者型“雅腐”贪官。近几年来,中央加大反腐肃贪力度。大力加强制度化反腐,加紧构建科学反腐体系,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但像病菌抗药性一样,一些贪官的“抗反腐”伎俩也在“升级”,官员贪腐的花样不断出现新的变种,不仅有送名贵字画和艺术品的“雅贿”现象,还有一些可以称之为“雅腐”的行为,比如这些年蔚然成风的官员出书热现象。周镇宏的落马,引发了公众对“雅腐”官员爱出书乱象的担忧和抨击。  相似文献   

5.
贪官的告白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步步深入和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一批又一批腐败分子原形毕露中箭落马,留下了一幅幅丑态百出的贪官“众生相”。纵观贪官堕落的“历程”,不难发现:在权力、金钱、美色等的诱惑面前,抑制不住膨胀的私欲,不能及时防微杜渐,轻易被贪婪和欲望扭曲了灵魂,是其陷入罪  相似文献   

6.
倪方六 《政府法制》2014,(18):19-19
近来刮起的反腐风暴,使不少贪官因贪腐被查处.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落马的贪官中,大多存在生活作风腐败问题.在中国古代,“性贿赂”几成官场一景,甚至不少清廉官员因此名誉扫地.那么,出现行为不检点又会有什么后果?  相似文献   

7.
盘点以往的落马贪官,我们会发现一些让人费解的现象:为什么很多贪官总爱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为什么那么多官员过不了“59岁”这道坎?为什么一些地区或一些行业容易出现“前腐后继”的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佚名 《政府法制》2013,(6):16-17
“文艺贪官”谢亚龙为什么翻供?眼见他贪污受贿,眼见他以权谋私,眼见他被调查了。然后呢?在“双规”时交代问题、在看守所等待审判以及在监狱里服刑,那些落马高官要经历一段段“非常”生活。从身居高位到阶下之闪,他们如何下落,有哪些反省,  相似文献   

9.
在腐败案件高发的今天,贪官落马,人们司空见惯,也算不上是什么新闻了。然而。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原县委副书记汤少波被南京市纪委“双规”审查时,却在县城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相似文献   

10.
孙乾  王晟 《政府法制》2013,(5):12-13
近期的反腐号角让公众欢欣鼓舞,一位贪官被“拉下马”,或许有你轻点鼠标转发而贡献的舆论压力。然而,要想真正从反腐败的旁观者晋升为参与者,许多公众难掩茫然。  相似文献   

11.
“幸福”的贪官都是相似的——基本上都有吃、喝、嫖、赌、贪之类的“爱好”,关键是伪装很深,隐藏在干部队伍内部;“不幸”的贪官却个个不同——案发的形式各异,且极具偶然性、戏剧性。这不,“用MBA知识管理着情妇团队”的宣城原市委副书记杨枫就是一例。盘点一下贪官案发的形式几乎是每一个都充满“传奇”:有被小偷偷出来的,有出车祸被车撞出来的,更多的则是某些不小心犯事的贪官被抓后而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被“拔出萝卜带出泥”“带”出来的,像杨枫这样栽在风月场上虽然不是绝无仅有,但是,情妇多到需要用MBA理论及人力资源知识…  相似文献   

12.
张有义 《政府法制》2013,(27):30-31
十八大召开至今已逾半年,经证实落马的副部级高官实有8人,几乎月余就有一名高官事发。随着落马高官案情推进,反腐态势也渐被“引向深入”。 接近中纪委的人士告诉笔者,这种态势,一方面是因为纪检监察机关严格执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以及“苍蝇老虎一起打”的指示精神。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不少落马贪官在悔过书中都会提到这四个字“交友不慎”。其实,很多官员的“商界朋友”之所以和他们交朋友,是冲着他们手中可以变现、寻租的权力,是想从他们身上得到可观的利益。不知道交往的时候这些官员是真分不清楚还是不愿意分清楚这些“朋友”的本质。也许.在“朋友”向他们行贿的时候他们心中一直抱着幻想和侥幸心理,直到自己被查处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14.
“小偷反腐”案迅速风靡网络和社会,让山西焦煤集团董事长白培中被免职。其实,因为遭遇小偷而现形的贪官,在白培中之前不乏其人。所以,在情妇成为贪官落马的铺路石后,小偷也成为赃官亮相的曝光镜。事实上,一些聪明的小偷爱上了偷官员。除了收获丰厚,官员往往还选择不声张,大大降低了小偷被抓的风险。白培中是怎样被小偷掀倒的呢?  相似文献   

15.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人开展,一些大大小小的腐败分子相继“落马”,群众拍手称快。然而,需要警惕的是,在种种权钱直接交易的腐败现象之外,一种被人们称为“优雅式腐败”的现象正悄然蔓延。  相似文献   

16.
喻芳 《犯罪研究》2012,(1):46-51
当前中国反腐败的决心越来越大,所取得的成效也越来越显著:大批的贪官落马群众拍手叫好;大案要案查处廉洁之风盛行;官本位思想逐渐由民本位思想取代。当一个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建立时,腐朽之温床中腐败现象依然存在着,甚至孕育了“亚腐败”。“亚腐败”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容易让人们疏于防范,但是“亚腐败”一旦形成只可能是一个恶性循环。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综合治理,以确保反腐败道路的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一批贪官纷纷落马。笔者长期观察发现,在一些地方又出现了另一种怪现象:受过党纪法律追究后离开党政领导岗位的人发财甚至发大财的越来越多。他们虽然因为腐败受到了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或被追究了刑事责  相似文献   

18.
新亮 《政府法制》2007,(4):24-25
高官落马带来的往往是秘书落马和下属问题成堆,而落马贪官的背后往往是“贪内助”在推波助澜。这种现象能否避免?在时下似乎不太可能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但下文讲述的应该算是个特例,为官从政者读之或许会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5.中央严明纪律、严纠"四风"、严惩腐败,众多贪官纷纷落马,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变化。但还是有那么一些人唱衰反腐败,声称反腐搞得再猛、贪官抓得再多,也没有什么用。这种不顾事实的错误言论,或者出于认识上的浅薄,或者本来就另有所图。"反腐无用论"的消极观点,认为腐败积重难返、反不胜反,而这种观念的产生又是基于其毫无缘由的悲观态度。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一种是对党和国家反腐败能力及  相似文献   

20.
王春南 《政府法制》2011,(21):46-47
和珅是清朝被揭发出来并被处死的最大的腐败分子,但是他也曾经作为"反腐败"的先锋,查获一桩桩腐败案件,并得到乾隆皇帝的高度赞赏。那么,和珅有着怎样的"反腐高招"?他又是如何从"反贪能臣"一步步沦为清朝最大的蛀虫? 坐"直升机":从侍卫到"相国" 提起和坤,大家都知道他是清朝第一大贪官。但是又有谁知道,和坤并非一当官就贪,他也曾有过“辉煌”的反腐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