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四宝  盛建明 《中国法学》2006,6(3):118-122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法发展有以下新动向:国际经济法的统一趋势明显加强;国际经济立法与其它各领域立法的联结和互动;国际经济法与国内经济法的融合日趋加深;国际经济法立法主体的多元化;作为新法律种类的“软规则”的出现及发展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法的改革与创新——一种制度变迁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中国经济法的改革与创新,是在改革开放、社会转轨的大背景下完成的。经济法的发展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方面,"渐进式改革"注定了经济法在发展初期以国家本位为主导、以经济行政法规、法律"双轨制"立法为特征,在稳定的前提下,以较小的社会成本获得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政治的科斯定理)。早期我国经济法属于典型的"由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意识形态的转变、以及国内外法制环境的变迁,特别是中国加入WTO,经济法完成了从国家干预法到国家协调法、从国家本位到社会本位、从国内法到国际转轨、从实体法到程序法、从硬法到软法、从公法到公私融合的六大转变。"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新时代下,"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理念,经济法正迎接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3.
经济的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新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宁 《法制与社会》2010,(3):113-113
随着当今社会的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法也在随之发展,主要表现为其立法主体多元化,统一趋势明显加强,加深了与国内经济法的相融,与其它各领域立法关联,并作为新法律种类的"软规则"的出现及发展等。本文主要阐述了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法三十多年的发展成就卓著,主要成功经验是:以中国问题和中国意识作为推动经济法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国际化作为优化经济法制度设计的重要立足点;以开放性作为保持经济法有效性和生命力的基本精神.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法发展中的法律主体性缺位、经济法权利体系疏于构建、经济法实施机制创新不足.展望经济法的发展前景,一是要以经济民主理念推动经济立法和执法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二是以法律规则与经济规律的有效融合和对接作为实现经济法有效性的基本要素,三是加强对经济法的体系整合和规则重构,提升经济法规范性水平和实施绩效.  相似文献   

5.
公共利益自从产生起,一直备受争议,其涉及到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在众多法律部门中,具有社会本位观的现代经济法,尤显突出,导致维护公共利益成为其使命。本文试图提供这样一个分析框架:考察公共利益在经济法特定法域的基本内涵,将其置于政府、市场、企业(和个人)关系的互动博弈活动中.并从与公共利益有关系的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中推出公共利益的基本内涵。最后结合现代经济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出公共利益在现代经济法中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WTO规则与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WTO规则和我国经济法的实践 ,运用比较法、法律经济学、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经济法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论证WTO规则的政府性、经济性、协调性特点 ,对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指出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与WTO规则调整对象的不一致性。在此基础上 ,结合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政府性、经济性、协调性特点 ,围绕我国经济法与WTO规则的一致性规律 ,提出了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创新法律思路  相似文献   

7.
由马永双主编的《经济法概论》已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全书十五章45万字,分为经济法总论和分论两部分。经济法总论主要阐述了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经济法的特征和基本发展;经济法的地位和作用;经济法律关系等内容。经济法分论主要阐述了财政法、税法、银行法、证券法、期货交易法、价格法、拍卖法、商标法、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计量法、标准化法、产品质状法、会计法、审计法、内资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合同法、经济仲裁、经济司法、经济检察等内容,该书的主要特点是:1.内容丰…  相似文献   

8.
现代经济法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法体系是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目前却远未形成共识,此文通过对经济法研究现状的检讨,从新的视角反思经济法体系的问题,提出了正确认识和重构经济法体系的理论依据。具体分析了经济法体系的内部结构及市场规制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分析了经济法体系的外部关系,分析了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的关系。全文的核心思想是从经济法律规范的本质特征出发,在把握经济法与相关法部门的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确立经济法体系的概念范畴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目前内、外部面临的问题;经济法产生、形成的规律;经济法的本质;入世与我国经济法的建设等问题作了评析。指出:经济法的产生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和政治国家、法律法学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经济法是典型的“两只手的法”。在面对入世挑战时,中国经济法肩负着准确为国家角色定位,培育、强化市场主体,发展中介组织等重任。  相似文献   

10.
《现代法学》2016,(1):184-193
作为一种源自西方的法学理论和方法,"法教义学"成了当下中国法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也导致了空前的争议。考察以往的成果后可以发现,经济法中的法教义学研究选择并采取了"抛开理论和体系、专注工具和方法"的学术策略。法教义学对于经济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要真正发挥法教义学促进经济法发展的实际功用,则需要立足于经济法的部门法哲学范式,着力从经济法总论和经济法分论两个层面去推进经济法知识的教义学化。法教义学之困境和中国经济法学的现实决定了未来中国经济法学理想图景的建构不是在法教义学的基础上走向"单向度的规范法学"的立场,而应以探索"经济法是什么"为出发点,从而通往哲理化之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结合中西方经济法理念产生的不同社会背景,分析西方经济法理念和中国经济法理念的共性和特性,提出经济法理念的内涵,阐述了经济法理念与民法理念的区别,以明确树立科学的经济法理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法与政治密切相关.作为国家公权力调控社会经济领域的经济法更是如此.中性意义上的"阶级"和社会契约论中的"国家"是法产生的政治基础.经济法除了具有法的一般政治基础外,还具有经济法特有的政治基础.市民社会是经济法产生的政治前提,经济国家与积极宪政国家的博弈与平衡是经济法产生、发展和繁荣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国际关系的变更。由于国际经济关系正是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所以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对国际经济法的存在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国际知识产权法是国际经济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知识产权法势必全球化发展,特别是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14.
WTO规则与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据WTO规则和我国经济法的实践,运用比较法、法律经济学、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经济法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论证WTO规则的政府性、经济性、协调性特点,对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指出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与WTO规则调整对象的不一致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政府性、经济性、协调性特点,围绕我国经济法与WTO规则的一致性规律,提出了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创新法律思路.  相似文献   

15.
陈丽华 《河北法学》2002,20(4):45-48
从正义的角度考察 ,经济法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 ,着眼于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 ,对市场主体的行为进行正义规制 ,保障政府规制市场领域的行为符合正义 ,促使社会经济有序运行和发展 ,以达到有利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善。由此我们可以认定 ,经济法是市场领域必不可缺少的部门法 ,与民法、行政法共同作用于市场。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经济法致力于为国民经济运行提供法律的支撑和保障。制定《经济法典》具有完全的必要性和基本的可行性,展示出经济法集成化的历史大势。未来《经济法典》之中,总则对经济法作出基本定位、提供指导规定,分则包括市场运行法、宏观治理法、供求循环法、收入分配法、安全保障法等系列制度。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实现经济法的集成化,彰显经济法的整体形象和特别功能,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法将自信走上世界经济、法律舞台,这将是一项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立法创造。  相似文献   

17.
商法与经济法: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律制度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商法与经济法: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律制度设计郑少华部门法划分,尤其是民商法、经济法①的划分,学术界众说纷坛,尚无定论。笔者主要从商法和经济法的演化过程出发,阐释它们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正确划分商法和经济法及其对我国市场经济下经济立...  相似文献   

18.
论区域经济法的理论基础与制度构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理论层面上,区域经济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包括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区域经济法的理论依据,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还有社会责任本位理论、平衡协调理论和"两手"协同并用理论等经济法具体理论。具体到制度层面,构建区域经济法框架的政策导向是: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老工业基地、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等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法框架体系应当包括四个部分:主体制度、市场规制法制度、调控法制度和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9.
李遵伟 《研究生法学》2007,22(5):96-107
引言自经济法概念引入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法学得到了极大发展。但是,经济法学理论的成熟程度还远不及传统部门法如民法、行政法等,甚至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问题仍然是各种经济法学说争论的焦点。由于考察视角的不同,对经济法调整对象  相似文献   

20.
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刻地影响了政府权力和市场权利之间的关系,进而使考察近四十年来经济法制中政府权力和市场权利的嬗变成为解读中国经济法特色的重要路径,也是展望未来经济法制发展方向的经验指引。计划经济的历史起点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表明,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政府向市场不断释放和重塑权利的过程,这同时也表明,经济法不仅过去曾经而且将来依然会沿着改革指引的强权利、弱权力方向调整政府权力和市场权利关系。与套用西方经济学理论解读中国经济法的范式相比,剖析经济法中政府权力和市场权利的结构流变,可以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中国经济法的本质属性与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