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买了一套精装修的商品房,入住后发现房屋墙皮脱落,洁具毛病不断,其他小问题更多。我要求开发商给个说法,开发商却说我已入住半年了,而且入住前验收了就说明对装修认可了,再提赔偿要求没道理。我想问一下应该如何处理这种纠纷?  相似文献   

2.
我是北京抗癌乐园"生命绿洲艺术团"的杜静,也是西城区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的一名志愿者。我患癌症12年了,如今最大的梦想就是再多活几年,为社会多做点事,多看看我们未来的好日子。您别看我现在开开心心的,可12年前刚查出乳腺癌的时候,我觉得就像被宣判了死刑,常常一个人偷偷地掉眼泪。当时我的孩子还小,她每天放学后总是急匆匆地往家跑,只有看到我好好的,才能安心去写作业。有一次  相似文献   

3.
潘冬梅 《党建》2014,(12):51-51
正去年5月,我走上了辽宁省凤城市边门镇党委宣传委员的岗位。一位在宣传战线工作8年的同志告诉我:"宣传委员的工作简单来说,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抓好学习、搞好活动、写好报道、挖掘典型、订好报刊。但真正要做好可不简单。"1年多来,我逐渐体会到了这项工作的"不简单",如果想把每项工作都完成好,需要付出艰辛和汗水,更需要全心全意地用服务去赢得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4.
去年是孔原同志百年华诞。年初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拿到《红岩春秋》发表,后来我又写了一篇也在该刊上发表。这样我写的关于孔原同志的文章就有了两篇了。本以为这两篇文章,  相似文献   

5.
援助热线     
房屋质量有问题我该怎么办我买了一套精装修的商品房,入住后发现房屋墙皮脱落,洁具毛病不断,其他小问题更多。我要求开发商给个说法,开发商却说我已  相似文献   

6.
吴淡如 《党课》2012,(12):69-69
我最怕一句叫做“度日如年”的成语。怀小孩的时候,我着手写一部悬疑推理小说,写了六七万字,后来,再也写不下去了,那些字就躺在我的计算机里,像被封藏的木乃伊。写不下去,大概与我的脑袋和能力不够有关系,总之,是想尽了办法、用尽了力气,接不下去了。也许某一年,我会重新拾起它,把这个故事写完,也许它会永远在我记忆的博物馆中变成一个未完成的展品。  相似文献   

7.
学书心路     
提毛笔涂鸦已30多年了。五六岁起,祖父每天一边给我讲历史故事,一边严格按规则教我写毛笔字,尽管在上学后毛笔字一直是全班写得好的,祖父还是非常不满意我的随意任性和不合规矩。从上初中起,父亲在春节之前给村里人写春联,鼓励我也大胆放手去写,写得不好,先贴到自家门上,刻意培养我书写的兴趣和锻炼  相似文献   

8.
<正>有一个人高中快毕业的时候,给杨绛先生写了一封长信,表达了自己的仰慕之情以及自己的一些人生困惑。杨绛先生回信了,除了寒暄和一些鼓励晚辈的句子外,信里其实只写了一句话,诚恳而不客气:"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我想先生在这里所说的"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多"的应该是不切实际的想法。但凡读书少,想得多,可能算一种肤浅的看法。无知者,常常无畏。不触书页,却慨叹"纸上得来终觉浅";不知究里,却  相似文献   

9.
李克农一直在隐蔽战线工作.对党无限忠诚。当时他的工资也不多.还要缴纳党费.还要捐助一部分钱给“济难会”,用以救济死难者的家属.因此.很少能照顾到家庭。他的三儿子李伦后来在回忆父亲时谈道:“1934年初.父亲在江西苏区工作的时候.用一家商号的名义给家里写了一封信。我母亲写了回信.她也让我给父亲写一封信。母亲也不限制我,说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相似文献   

10.
入住这家中等规模的韩国酒店后,我仔细观察了房间里的各种物品,想区别开收费者和不收费者,以免结账时遇到麻烦。可是看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任何有关价格和使用提示的文字说明。出于在国内养成的习惯,我并没有过多使用房间里可能收费的物品,仅仅喝了一  相似文献   

11.
老悟 《当代工人》2011,(21):5-5
可能,他是来上访讨说法的人中,最难沟通的一位。我跟他的“对话”,是在纸上进行的:他说,我写;他用放大镜看过后再说,我再写。最后,写了满满三页纸。  相似文献   

12.
写春联     
<正>又到过春节了,又有很多人找到我,让我帮着写春联,我很乐意地书写着一幅幅。每当帮助别人写春联的时候,我便会想起了父亲母亲,我把帮助别人写春联,当作对父亲母亲的一种怀念,也是对那些过春节记忆的一种怀旧。父亲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写得一手好字。因此,每逢过年,谁家孩子结婚,都会请他写对联。父亲也是乐此不疲,有求必应。  相似文献   

13.
金戈 《学习导报》2014,(14):49-53
1995年的《东方少年》上,叶燕曾写过这样一个故事:……为提高我们的书法水平。老师给每个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星期天回家请毛笔字写得好的长辈写一张大字帖,以供铺在用黄麻纸钉的大字本下临摹。回家路上,我琢磨着如何完成任务,我想:“毛伯伯的毛笔字写得特棒,我就请他给我写张大字帖吧。”  相似文献   

14.
关于幽默     
刘震云 《党建》2011,(10):48-48
《一句顶一万句》的写作对我最大的意义是使我跟文学的关系突然发生了变化。 过去我在写作品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有话要说,才写东西。到了《一句顶一万句》,我发现作者要说什么不重要,作品中的人物要说什么是重要的。比如说杀猪的、牧师老詹等等,他们要说的话比我深刻得多,也要广阔得多。当我由一个写作者变成一个倾听者,我每天写作不是在写,不是在听,是在倾听,我突然发现我写作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相似文献   

15.
一次,启功先生逛琉璃厂,走进荣兴艺廊。一人指着挂在墙上的启功书法赝品问:启先生,这是您写的吗?启功先生看了看说:这比我写的好,我是跟他学的。  相似文献   

16.
李昌禹 《新湘评论》2014,(10):26-26
如今,随便翻起一份中文报纸杂志,"wifi""CBD""VIP"等外语词俯拾皆是,仿佛一步跨入"国际化"。但与此同时,国人提笔忘字的现象也"与时俱进"。网上有一则笑话广为流传:某君想写一幅"我要当学霸"的座右铭自勉,最后却不得不作罢——因为"霸"字不会写。一边是外语词的使用越来越泛滥,一边是汉字书写越来越被人遗忘,二者此消彼长的关系让人们难以消除这样的顾虑:如果放任外语词的滥用而不加纠正和规范,我们的汉语会币会变得混乱不堪?会不会总有一天变成中外文夹杂的“洋泾浜”?  相似文献   

17.
笔者采访原新华社社长穆青时,他告诉了我们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下面就是他的叙述:我们写焦裕禄的文章是在1966年初。焦裕禄的事迹,我已经在新华社里做过报告,大家听了都很感动。但这篇文章是否可以发表,怎么发表,我不敢做主。因为那个时候正是“文化大革命”前夕,人们已经被搞得有点紧张了。这篇文章里,我们担心的是两件事情,第一个,是兰考的灾荒敢不敢写,困难时期没饭吃、逃荒,这个事情敢不敢写?我是大胆地把它写出来了。不写困难,不写灾荒,焦裕禄的事迹、精神就写不出来;写了这些就是暴露黑暗面。但我还是大胆地写了…  相似文献   

18.
您好!我是一名大学生,前不久学校为我们开设了党课,之后许多同学都写了入党申请书。我也想写,可是觉得自己对党还不太了解,不能这么稀里糊涂地申请入党,就没有急着写入党申请书。有些同学因此说我思想落后,不积极靠拢党组织,期末评选优秀学生时,还以此为由取消了我的参选资格。编辑同志,我很委屈,难道没有写入党申请书也错了吗?更何况我不是不想写,只是想等自己考虑成熟后再写,这样做难道不对吗?  相似文献   

19.
早就想写父亲,可是每次想写的时候心里却像海浪一阵阵涌起,让我感慨万千,就没了头绪。也许当我们太爱一个人的时候,反而就不知道怎么形容他了。有一天,我在听大提琴曲,是富尼埃尔演奏的鲁宾斯坦的作品,他的演奏我总是听了一遍又一遍,可还是不断重复地听。我觉得好作品会永远长在我们  相似文献   

20.
多一只狗叫     
有一个作家,为剧院写了一个剧本。一个大雾的日子,作家正对剧本做着最后的修改时,一位老人走了进来,站在他写字桌的前面。作家有点不知所措,茫然地抬起眼睛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