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长沙市的官员商务礼仪培训会馆有点火,去接受培训的官员多,学费收得多,市民议论多,网民点击多。当一个官员意识到"我需要培训才能提高"的时候,这总比官员们念想着"我要培训你们,提高你们"是长进多了。  相似文献   

2.
《廉政瞭望》2013,(18):58-59
8月,四川广元一名官员被老人抱腿诉苦,摄影师的镜头里,官员在微笑。随后.该官员解释,照片只是瞬间表情,其实当时自己随即扶起了老人。湖北武汉一名官员在处理事故时,也被捕捉到微笑画面。他回应说:“我一直是这个表情。说我笑,我也没办法。”“拍新闻照难,给官员拍照更难。”这是10余年为官员拍照的摄影记者高一鸣的感叹。高一鸣是福建某市党报摄影部主任,在他看来,拍好领导无技巧,关键在于“讲政治”。  相似文献   

3.
清水为礼     
有一位官员,春节去乡下拜望恩师,以两瓶名酒和一些营养品为礼。师生相谈甚欢,临别时,官员又悄悄留下一个礼包,不料被恩师发现。恩师说:“你出手如此阔绰,老朽很担忧啊。”“请老师放心,我的每一分钱都是干净的。”官员回答。恩师把两个玻璃瓶子递给官员说:“我送你两瓶清澈的井水,你有空读读《孔子论水》和《隋书·赵轨传》吧,我意自明。”  相似文献   

4.
偷拍者为什么喜欢在官员身上下功夫呢?就其动机而言,大多不是好奇于官员本人的隐私,也无意于公务秘密或人事斗争,而是官员手中的权力!偷拍者的逻辑往往是:在目前的制度环境下,官员私下总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通过偷拍,肯定会抓住这些官员的"小辫子",然后,当事官员手中的权力就可以为"我"所用了。  相似文献   

5.
偷拍者为什么喜欢在官员身上下功夫呢?就其动机而言。大多不是好奇于官员本人的隐私,也无意于公务秘密或人事斗争,而是官员手中的权力!偷拍者的逻辑往往是:在目前的制度环境下,官员私下总会有不可靠人的秘密,通过偷拍,肯定会抓住这些官员的“小辫子”,然后,当事官员手中的权力就可以为“我”所用了。  相似文献   

6.
幽默二则     
幽默二则一、拒贿(外国幽默)有一个承包商用一辆轻型小汽车向一位政府官员行贿。官员说:“尊敬的先生,按通常的行为准则和我本人的基本荣誉感,都不允许我接受这样的礼物。”“好极了!”承包商说。“那么我就以10美元的低价格把这辆车卖给您,可以吗?”官员沉思了...  相似文献   

7.
政风与民风     
《宋稗类钞》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叫范廷贵的官员提兵过金陵时,驻守金陵的张忠定问道:"你一路上经过许多地方,可曾看到好的官员?"范廷贵答道:"昨过袁州萍乡县,该县县令张希颜我虽不认识,但我琢磨这个人是个好官员。"张忠定说:"何以见得?"范  相似文献   

8.
张书记应该是个实在的人,也肯定是个亲民的官员,所以会在博客上陈述自己的观点,很少有这一级的官员做到这一点.作为一名年轻党员,作为一名关注社会的普通江苏人,我想和张书记交流一下我的观点.傅客看台  相似文献   

9.
廖荣国 《求贤》2009,(11):52-52
我在想.既然官员财产公开已成一种良知.在明确颁布实施有关官员财产公开的法律、规章制度之前,偌大一个中国,有没有一个官员敢于第一个公开自己的财产的?如果有.不论这个人是谁——  相似文献   

10.
正有那么几年,我很抵触给官员们讲课。当时觉得,一个记者去给官员讲课,是不务正业。最近两年,想法略有改变:人是需要沟通的,良好的沟通可以改变很多事,有些善意的讲课邀请可去,关键看怎么讲。官员们与媒体打交道时哪些行为容易被怼,便是讲课时很多人感兴趣的。"新闻发怒人"3月28日,我被武汉市纪委驻武汉  相似文献   

11.
声音     
《廉政瞭望》2012,(6):3
你们要控烟?我告诉你们,你们这是在卖国,你们是公务员,工资的1/10都是我们赚的钱!——国家烟草专卖局一名官员日前大骂卫生部官员今日中国,奢华之风已经成一大公害。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与当代》2010,(5):55-56
<正>邓媛在3月25日的《国际先驱导报》上报道:对于中国官员的对话水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作了评价和分析。他说,如果我给我们的官员整体应对媒体的能力打分,恐怕只能打出60分——及格线附近。因为从总体上看,众多中国官员面对媒体时仍以排斥、防范的心  相似文献   

13.
正曾经看到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一个人足够幸运的话,其一生中会有三次成长。第一次,是发现世界不以自己为中心;第二次,是发现有些事自己无能为力;第三次,是明知道无能为力还去做。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自己的这三次成长的故事。我曾经是一个官员,是一个自认为合格的官员。这个衡量的标准,一是我  相似文献   

14.
据报载,福建一农民捡到了一张名为林阿香的身份证,然后想办法搞到一份官员名单,再到银行开设账号,然后以“三陪小姐”口吻给官员写信要钱:“您曾跟我说过,遇到困难时会帮我的。希望您收到信后五天内,往下面这个账号汇3000元钱来。如果这么一个小小要求您都做不到,我是什么事都可能去做的。”结果是有148个官员上钧,陆续汇来的钞票达37万元多!  相似文献   

15.
为了要到“最牛公务员”事件的内幕,那几天,我坐着各种车在龙岩的街头奔跑。 周旋于诸多守口如瓶的官员间,我在多个政府部门之间来回跑,无数次踩过大街上稀少的落叶。有一天下午突然下雨,有个约好的官员客气的告诉我,“淋雨了要感冒,采访就算了……”  相似文献   

16.
欲望当有度     
近几年来,各地纷纷落马的一批赃官、贪官让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堕落的官员,原本就素质差、品德坏吗?我想不是.我相信他们当初被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时,多数人是德才兼备的好同志.那么,促使这些官员一步步走向堕落的原初动力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与当代》2012,(11):59
梁衡在8月27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我长期当记者,深入基层,出入官场,后来又从事管理,身为官员。了解了老百姓怎样看政治,官场怎样看政治。我想从百姓所望和官员所为角度给政治下这样一个定义:政治是一定的个人或集团借用公民所委托的权力来为社会和民众  相似文献   

18.
<正>据媒体披露,海南省文昌市原副市长符涛生因受贿罪落马。他曾声称:“开发商们个个腰缠万贯,个个是款爷。这些工程是我帮他们拿到的,他们发财吃肉时,我跟着喝些汤也在情理之中。”“吃肉喝汤论”,显示的是极不平衡的攀比和失落心理。对官员而言,手握重权却不能发财致富,这种心理落差往往使一些官员坠入腐败深渊。对这些官员而言,在重大项目上“点个头”“签个字”,也许就能带给企业巨大的利益空间,诱惑面前,官员与企业之间进行权钱交易就“顺理成章”了。“开发商吃肉,我跟着喝汤”,实质是权力观的扭曲,暴露的是原则的丧失和边界的混淆,把自己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和名县委书记对话时受到触动,情绪有点失控,掉了眼泪。按所谓的新闻专业主义,采访对象不管是官员还是普通民众,都应该视同仁。在记者眼里,应该没有官员和普通民众之分,只有采访对象和非采访对象之分。时政报道,因事涉时政而导致采访对象主要集中在官员群体中。在当下的政治环境里,官商勾结利益输送严重,局部地方官场甚至出现塌方式腐败,时政记者很难只把官员当作一般的采访对象样对待。在实际操作中,媒体往往对官员更严苛。这种大环境下,一名时  相似文献   

20.
<正>2009年2月28日,温家宝总理和网友交换对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看法时说:"我认为这个建议是正确的,我们说要实行政务公开,也要对官员的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