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观     
《廉政瞭望》2013,(7):12-13
◎老外被骂洋五毛@雷克小流氓:"我说中国还有些不完美,就被骂个‘臭老外’。我说中国发展的方向是对的,就被骂个‘洋五毛’。说德国好,被骂。说德国不好,也被骂。最悲剧的是,我说在家里换了个灯泡而已,被骂个‘没内涵的傻瓜’。"  相似文献   

2.
余秋雨和马兰在合肥的家有个极雅的名字——兰室雨轩。字是余秋雨题的,不像是他常写的行书或正楷,看上去怪怪的,自成一境。为推荐马兰“入选”靳羽西的《亚洲漂亮女人》一事,我拜访了绿木掩映中的兰室雨轩。房门打开,现实中的余秋雨儒雅、亲切,一副金属架眼镜给他学者的沉稳平添了几许时尚的气息。最出人意料的是他看上去比我想的要年轻许多。“我  相似文献   

3.
微观     
《廉政瞭望》2013,(13):12-13
@老外被骂洋五毛 @雷克小流氓:“我说中国还有些不完美,就被骂个‘臭老外’。我说中国发展的方向是对的.就被骂个‘洋五毛’。说德国好,被骂。说德国不好,也被骂。最悲剧的是,我说在家里换了个灯泡而已,被骂个‘没内涵的傻瓜’。”  相似文献   

4.
品渝州书香     
去重庆参加书市的前一天,看凤凰卫视"秋雨时分"。北大学生问余秋雨:网络会否取代书籍?这是一个老问题了,余秋雨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委婉地说他喜欢的是手握线装书的阅读。我本人虽不敢说网络阅读不算阅读,却执著地钟情散发着纸墨香的书本。网络当然取代不了  相似文献   

5.
一封家书     
她们是我的亲人。第一个女人天生丽质。据说小时候她曾被抱上戏台,扮秦香莲的女儿。待化上妆,个个啧啧称叹:“这丫头,长大准是个美人!”果然,她越大越漂亮,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往那儿一站,倾倒一片。可惜父母早逝,哥嫂做主把她嫁给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她自叹命苦,常常蓬头坐在炕头,骂天骂地,骂猪骂鸡,骂丈夫骂儿女,然后睡在炕上哼哼——她把自己气得胃痛。一切都让她心灰意懒,她的最大爱好就是算命。我还记得她一边拉着风箱生火做饭,一边把两根竹筷圆头相对,一端抵在风箱板上,一端用三个指头捏定,嘴里念念有词。眼看着筷子朝上拱,或者朝下弯,“啪”地折断,吓我一跳。问她在干什么,她说算算什么时候咱们才能过上好光景,穿新衣,吃好饭……  相似文献   

6.
心里有别人     
正对应该宽容的宽容、对必须较真的较真作家余秋雨曾住在一位德国老人的房子里。有一天,余秋雨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玻璃杯,他打电话告诉老人。老人答:"没关系,你又不是故意的,我明天再送一个过来。"老人送杯子来了。他进门就问:"那些玻璃杯的碎片  相似文献   

7.
书荐     
<正>出版:贵州人民出版社《余秋雨黔东南纪行》摘录:真正的文化遗产是一种安静的自在,它是有关我们祖先生活方式的证据,也许体现了彼时彼地的某种集体精神价值。推荐人:贵州省编办巡视员曲鹏《余秋雨黔东南纪行》收集了余秋雨在黔东南考察原生态的手记、日记和随笔。从苗族姑娘承认自己是蚩  相似文献   

8.
问:现在流传一种说法:“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你同意吗? 答: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我认为还要加上一句:“精神不是万能的,没有精神也是万万不能的!” 问:我们当中相当一部分人靠党的政策、靠自己的劳动和经营致富了,但社会上却有很多人骂我们。你如何看待? 答:人们大可不必见“富人”便骂,只骂那些为富不  相似文献   

9.
黄东成 《唯实》2004,(11):93-94
围绕余秋雨为题的纷争 ,持续不断已有十来年。开始还对之颇有兴味 ,当作文坛轶闻名人轶事来读。看久了 ,从笔墨官司到对簿公堂 ,争执不休却未见有更多新的东西 ,便有点索然寡味引不起多少兴趣了 ,觉得这只不过是文坛曝出的又一点花絮 ,我怀疑 ,这是否与文学进入了消费时代有关。我检视了围绕余秋雨文品、人品之争的内容 ,大致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方指证对方是“文革”宠儿“四人帮”红人 ,一定要其忏悔 ;一方偏不忏悔 ,文过饰非认定自己“文革”中清清白白 ,是有人故意诬陷。一方找出对方一举成名的著作中常识性错误多至百余条简直百孔千疮 ;…  相似文献   

10.
顾苏 《世纪风采》2007,(1):26-26
提起曲信先,除了戏剧界,恐怕少有人知。不过,提起余秋雨,则几乎人所共知。曲信先是余秋雨的大学同班同学,曾一同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曾几次提到曲信先。不过,曲信先原是中国科技大学理工科的学生,为何后来叉弃理从文、投身戏曲创作和研究了呢?这里面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1.
曾晖 《廉政瞭望》2013,(3):20-21
曾经有这样一个段子:几个朋友一起喝茶。甲感叹:"今天又挨领导骂了,心理不是滋味。"乙附和:"我也经常被领导骂,感受都是一样的。"丙补充:"只要受人领导,谁没领教过挨骂?不足为奇。"兄弟仨都说自己习以为常,但终究有一事不解——领导为什么爱骂人呢?该出口时就出口著名文学家梁实秋曾在《骂人的艺术》里写道:"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不骂人的人。骂人就是有道德观念的意思,因为在骂人的时候,至少在骂人者自己总  相似文献   

12.
声音     
《廉政瞭望》2011,(10):4-3
安全上不出事,被骂也是值得的。我是山西人的省长,就要对山西人民负责,就算把我祖宗骂进去,我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  相似文献   

13.
正背景介绍为了加强对白军士兵的宣传,苏区印制了一些揭露国民党军官压迫士兵的传单。这份《白军官长打骂压迫士兵》的漫画传单,画面只有两个人物,一个戴眼镜的胖军官,一手叉腰,一手执鞭,正踢打一个士兵,嘴里骂道:"这个狗种东西,不打不行啊!"趴在地上的白军士兵哭喊道:"哎呀!我讲错句话就这样打我呀!"传单上侧写着:"白军官长打骂压迫士兵,红军是工农的武装,是反对打人骂人!"  相似文献   

14.
胥健 《廉政瞭望》2007,(9):62-62
朋友问我,骂谁最有快感?我不假思索地快速回答,当然是骂领导最有快感。国人讳莫如深的事中,骂领导即列其中。对所谓上司、领导,绝大多数人是不敢  相似文献   

15.
三拜文化     
如果不是父亲的强烈推荐,我也许就错过了这本名字很学术化的书——余秋雨的《何谓文化》。何谓文化?古今中外的定义有两百多种,每一个都相当长。在书中,余秋雨用平和的语气,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隆重诠释——学理的回答、生命的回答、大地的回答、古典的回答。这一系列的回答,掷地有声,  相似文献   

16.
许多人说,美国是“自由社会”。我觉得,说这话的人一定不知道什么叫自由。我是说,与我们中国比起来,美国一点也不自由。我们来看一些事实。第一,在美国,父母不能随便打孩子。可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孩子是父母生的,想打就打,想骂就骂,打不打孩子,是做父母的自由。但这自由一到美国就没了,你说它自由个什么。  相似文献   

17.
村规     
村长的一头百八十斤重的猪被人偷了。村长的女人扯天牵地的哭骂声让村里鸦雀无声。村长说:“站在这儿骂有啥用?猪又骂不回来。回家弄饭去。”女人一脸的泪水:“百八十斤的猪,说没就没了。”村长心里说,哪个吃了豹子胆的人竟偷到我头上来了。若查到了,看我不扒他的皮抽他的筋。但村长查了半个月,一点头绪也没有。这半个月,村里烦心的事儿却是一件接一件发生。先是刘金贵兄弟俩因家事动了刀子,差点闹出人命;然后是刘宝根因刘松林家的牛吃了他家的禾苗,两人为此吵起来,打得头破血流;再是刘长河往刘八顺的水缸里下毒。村里乌烟瘴气的。村长七想…  相似文献   

18.
曾晖 《廉政瞭望》2013,(5):20-21
曾经有这样一个段子:几个朋友一起喝茶。甲感叹:“今天又挨领导骂了.心理不是滋味。”乙附和:“我也经常被领导骂,感受都是一样的。”丙补充:“只要受人领导,谁没领教过挨骂?不足为奇。”兄弟仨都说自己习以为常,但终究有一事不解——领导为什么爱骂人呢?  相似文献   

19.
正在很多人眼里,郑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范强是个"和蔼"的知名大V。他自称,自己很少有人骂,那是因为他不装。但这个54岁的男人,有时候还会像那些年轻气盛的网友一样,敲下这样一行字:"TM你欠我一个sorry!"  相似文献   

20.
寒山与拾得     
张怀武 《共产党人》2007,(21):55-55
翻看《禅宗灯录译解》,扉页上赫然印有这样两段话: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骂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