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毛泽东作为人民领袖.对“人民”这个词汇有特殊的偏爱,他常使用“人民群众”、“人民革命”、“人民军队”、“人民政府”、“人民共和国”等词汇,这些词汇与他的人民观紧密相联,充分反映了毛泽东同志对“人民”的思考及其深厚感情。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曾领导中国人民对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建国后,他又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巨大的,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如果中国人民没有他,可能至今  相似文献   

3.
孟红 《世纪风采》2014,(6):9-15
“国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是刘少奇一生勤政的座右铭。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一心为民、甘做公仆,全心全意做人民的勤务员;他深知,这些所谓的权力和官职是人民给的,它只能为人民谋利益。因此,他对于人民群众总是满腔热情,首先想到人民群众的方便问题,以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利益幸福为重,彰显了一个领导人对人民群众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4.
梦菲 《党史文汇》2014,(2):13-19
正周恩来总理可谓世人公认的严于律己、一心为公的楷模,他"为人民服务"做到了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他把毕生精力和心血都献给了党和人民,始终同人民保持着血肉联系,深受人民的衷心爱戴。正像那首诗所言:"人民的总理人民爱,人民的总理爱人民,总理和人民在一起,人民和总理心连心。"坦荡无私的他总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公正廉明到能够及时主动诚恳地进行自我批评。  相似文献   

5.
武文笑 《湘潮》2013,(10):16-20
"国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是刘少奇一生勤政的座右铭。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一心为民、甘做公仆,全心全意做人民的勤务员。他深知,所谓的权力和官职都是人民给的,它只能为人民谋利益。因此,他对于人民群众总是满腔热情,首先想到的是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注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利益幸福,凸显了一个领袖爱民、亲民、为民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是大功大德集于一身的世界伟人。在半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他不仅为人民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还展现了极为高尚的品德。他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党性的楷模,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邓小平在周恩来追悼会的悼词中说:周恩来为“争取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英勇斗争,鞠躬尽瘁,无私地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并号召全国人民“学习他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无限忠诚,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学习他对敌斗争的坚定性,学习他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学习他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以身作则,艰苦朴素  相似文献   

7.
正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第一任总理,主政26年,鞠躬尽瘁,人民群众对他有一种特殊的敬仰和爱戴。马寅初说:"周恩来总理是最得民心的中国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得到了全国人民几乎最为广泛、普遍的认同和尊敬。个中缘由,在于他一心为民、劳苦功高,更在于他大公无私、品德高尚。周恩来的大公无私,是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一切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作为全国人民的当家人,他从未为自己、为亲属谋过任何私利。  相似文献   

8.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刊登石林的文章说,在意人民的表情,是每一名领导干部必备的素养。文章说,人民的表情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人民的笑脸,洋溢着对政府工作的褒奖;人民的叹息,表明他受到了委屈,或者他遇到了生活上过不去的  相似文献   

9.
正周恩来认为政府总理也就是人民的"总服务员",他要求各级政府管理者,都要服务好老百姓,当好人民的服务员。周恩来担任政府总理26年,功勋卓著,被人民群众称为"人民的好总理"。这与周恩来的才能分不开,他思考事物的周密有如水银泻地,处理问题的敏捷有如电火行空;这也与他的勤劳分不开,他可以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地工作,精力充沛,不知道疲劳;这更与他的忠诚分不开,他对人民、对国家、对领袖始终忠心耿耿,正如郭沫若所形容的,"忠诚与日同辉耀,天不能死地难埋";这还与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分不开,他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0.
倪良端 《湘潮》2004,(3):25-26
1983年冬,关注国家经济建设、关心人民生活的胡耀邦,重走中央主力红军长征路,沿途考察民俗民情。岁末,带着对老区人民深情眷恋,他风尘仆仆来到宜宾市(1997年撤地设市)。胡耀邦离开我们了,他那明快的话语、爽朗的笑声,仍在川南人民心中激荡!他那和蔼可亲、一往无前的风范,更是备  相似文献   

11.
(续第一期)刘少奇是一位身居高位的人民公仆。他,因平凡而伟大,因伟大而显得平凡。他把人民群众看成是自己的亲人、衣食父母,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儿子。是儿子就要为父母、为亲人办实事、办好事,因此,为人民服务就成了他终生的追求。人民的衣食住行怎样?人民的精神状态如何?我能为人民办些什么事?这些都是他始终思考的主题。(续第一期)  相似文献   

12.
《党史纵横》2013,(1):1-1
"千万要记住政府前面的‘人民’两字"、"群众在干部的心里有多重,干部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习近平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着他对人民的挚爱。心里装着人民、时刻想着人民、讲话贴近人民、奋斗为了人民——习近平的人民情怀,来源于他饱尝艰辛的特殊成长经历。1962年起,年幼的习近平由于受作为中共元老的父亲习仲勋冤案的牵连,遭到歧视。在"文革"中,他受过批斗,挨过饥饿,流浪过,甚至被关押过。  相似文献   

13.
调查研究是刘少奇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最重要形式和最直接体现。调研中,他将人民群众视为正确决策的重要依靠力量,他相信群众,以人民为师、尊重其首创精神。调研体现了他践行群众路线的领导艺术:他与群众的交流语言平实、生动,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站在平等互赢互利的角度考虑问题,推动问题的解决;不回避矛盾、困难,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刘少奇的调查研究方法对我们今天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更好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4.
杜玉臻 《湘潮》2011,(5):14-17
特殊的革命经历,让方正平早早地与军舰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领导南海方向人民海军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对军舰的感情日益深厚。他为军舰的发展,舰队的壮大,人民海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新长征》2013,(5):35-35
<正>周恩来被人民群众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他为什么能赢得人民这样的称赞?他为什么能管理好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国情最为复杂的大国的国务?这与他对党和人民的忠分不开诚,  相似文献   

16.
他使我对共产党更加充满信心倪天增被上海市民称为风雨市长、辛苦市长、平民市长。他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鞠躬尽瘁为人民。他死得太早了,太可惜了。我们党有许多像倪天增一样的好干部。他们与人民大众心心相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是,对他们宣传得太不够,人民...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及军队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一生的革命实践,与中国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各地;他的赤诚之心,始终牵挂着人民。他一生中,曾有过八次甘肃之行。从民主革命时期为人民解放事业的奋斗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祖国繁荣富强的呕心沥血,他在陇原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之际,追寻他的光辉足迹,回忆他对甘肃人民和甘肃建设的关怀与支持,更加激起了我们对这位世纪伟人的深切怀念和敬  相似文献   

18.
在肆虐的烈火中,佛坪县林业局局长彭永安交出了一份热血共产党人的合格答卷,关键时刻为人民利益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一心为民,忠于职守,是彭永安同志不懈的追求。他为“官”以来,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为人民排忧解难。在纪检监察战线,他秉公执法,疾恶如仇,刚直不阿,惩恶扬善,一身正气。在佛坪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面前他挺身而出,毫不畏惧地冲在抗洪救灾前线,表现了一名共产党人无限忠诚的政治本色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品格。在林业局,他情洒佛坪林业,为佛坪林业发展殚精竭虑,废寝忘食,以求振兴这片热土。他心里装着人民,为人民利益而献身,人民将永远怀念他。一路走好吧,铁血男儿彭永安。  相似文献   

19.
朱曼平同志辞世已经一周年了,他的仪容、风貌、思想、作风,他为革命、为人民的献身精神,他的胆识和魄力以及他对革命、对闽粤赣边人民所作出的丰功伟绩……,这一切都浮现在我的脑海,久久难以忘怀!朱曼平同志是广东省惠阳县人,192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3年就受党的派遣,来到闽南地区工作。从此,他爬乌山、越金峰、  相似文献   

20.
学会感恩     
有一句成语叫“感恩戴德”,意思是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而设法报答。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说过一段著名的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他不忘祖国和人民的养育之恩,把毕生的心血都贡献给了生他养他的祖国。这种对祖国对人民知恩图报的精神境界,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继承和弘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