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1950年5月1日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婚姻法规,刘少奇在酝酿、起草、贯彻、宣传《婚姻法》的各个环节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酝酿阶段,他向中央妇委布置了起草《婚姻法》的工作并阐述了党中央关于制定《婚姻法》的出发点和原则;在起草阶段,他关注起草和征求意见工作,并积极为《婚姻法》的颁布营造宣传氛围;在贯彻阶段,他就执行《婚姻法》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给予细致指导;在宣传阶段,他参与领导了贯彻婚姻法运动月工作,为广泛宣传《婚姻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施后,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始倡导《婚姻法》。根据资料,1950年起广西即在瑶族地区陆续进行了《婚姻法》的宣传,使瑶族在少数民族中较早地实行了《婚姻法》。在施行过程中,瑶族自身的婚姻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婚姻法》的实行。总的说来,50年代《婚姻法》的倡导促进了瑶族婚姻的变革,并深刻地影响了瑶族的婚姻行为。  相似文献   

3.
建国初期<婚姻法>颁布后,由于封建婚姻家庭制度的严重阻碍,各种各样的婚姻家庭案件不断涌现,其中尤以广大妇女主动提出的离婚案件为多,并且伴随有大量妇女因婚姻关系而自杀和被杀的不幸案件发生.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及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个大规模的宣传婚姻法和贯彻执行婚姻法的群众运动,切实地改革封建的婚姻习俗,有计划地提倡和建立新的婚姻制度,并加强了运动的试点工作和重点试验工作,严格婚姻登记程序,认真总结和表彰,从而不仅使全国范围内的家庭和婚姻纠纷案件呈显著下降趋势,而且形成了男女平等、民主和睦的社会新风气,为未来新型的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晓何 《党史纵览》2010,(4):9-12
新中国诞生后,百废待兴,党和政府面临着艰巨任务。为了将广大妇女从封建婚姻制度下解放出来,1950年4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出台的第一部基本法。这部法律于1950年5月1日正式公布实施,共8章27条,内容涵盖了婚姻家庭的各个方面,废除了包办强迫、重婚纳妾、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封建婚姻制度,建立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新的婚姻制度,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年是《婚姻法》颁布60周年,本刊特发此文,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保证执行婚姻法给全党的通知(1950年4月30日)各级党委和全党同志们:中央人民政府已明令于4月30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共中央委员会完全同意这一婚姻法,我党全体党员应一致拥护与遵守这一婚姻法。正确地实行婚姻法,不仅将使中国男女群众——尤其是妇女群众,从几千年野蛮落  相似文献   

6.
张小芳 《党史文苑》2014,(10):44-47
1950年5月1日.新中国成立才半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法律《婚姻法》就颁布实施了。这部《婚姻法》主张男女婚娴恋爱自由、离婚自由,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伦理。虽然新中国成立了,秉持婚姻自由理念的《婚姻法》也颁布了,但封建落后的婚姻理念不会随着一部《婚姻法》的颁布实施而立刻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7.
建国伊始,中国共产党为彻底摧毁封建制度,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施土地制度改革,从法律和制度上根除封建婚姻家庭制度。然而,封建思想和习惯势力在短期内难以清除。在新婚姻法颁布之后,中国共产党开展深入广泛的社会动员,进行普法宣传运动,推动新婚姻法的贯彻执行,从而实现妇女解放,促进新的社会风貌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实施之后因没有广泛深入宣传而出现了民众的误解与抵制行为,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中国共产党为贯彻落实婚姻法展开了一场全方位的动员实践,通过采用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运用典型动员,展开了一场规模宏大的群众运动,推动了民众新婚姻观念的转变。这次社会动员的成功,紧抓民心是关键,加强组织调控是保证,结合群众切身利益是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一九五○年五月十四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已经公布,大家都已经看过了。我现在就这个婚姻法的起草过程中所接触的问题以及其他需要着重解释的问题,向大家作一些说明。我主要讲三个问题。一、婚姻法是怎样产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中国几千年来没有过的一个婚姻大法,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布的第一个大法。这部婚姻法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奋斗和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果实之一。它是  相似文献   

10.
<正>农八师一四七团工会女职工委始终坚持"三个不放松"原则,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有效地解除了女职工的后顾之忧,使她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坚持维权学习不放松。该团女职工委通过开办广播专题、答题竞赛等形式,加大了对《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力度,有效地增强了女职工的维权意识。  相似文献   

11.
今年,农一师一团加强"妇女之家"建设工作,制定了"妇女之家"创建实施方案,并与"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公民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该团各单位妇代会经常组织妇女学习《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开展了表彰团连级"和谐小康家庭"活动,以良好的家风促进连风、民风  相似文献   

12.
1950年5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由此,新中国开始实行新民主主义的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13.
所谓夫妻财产制度是指夫妻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债务的清偿,婚姻解除时财产的清算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夫妻财产制度在婚姻家庭立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关系到夫妻纠纷的妥善处理,关系到家庭成员合法权益的保护,甚至关系到家庭和社会关系的稳定。200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虽然比1950年《婚姻法》和1980年《婚姻法》在夫妻财产制的立法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废除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建立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是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项重大社会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颁布和实行,使自近代民主革命以来的中国婚姻家庭制度及其观念的变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度和广度。1950~1953年是全国宣传贯彻《婚姻法》的高峰期,本文所要揭示的就是这一时期福建地区宣传贯彻《婚姻法》活动的具体过程和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5.
1950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正式颁布实施,成为建国后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能在建国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迅速出台,与西柏坡时期的起草工作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6.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施后,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始倡导<婚姻法>.根据资料,1950年起广西即在瑶族地区陆续进行了<婚姻法>的宣传,使瑶族在少数民族中较早地实行了<婚姻法>.在施行过程中,瑶族自身的婚姻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婚姻法>的实行.总的说来,50年代<婚姻法>的倡导促进了瑶族婚姻的变革,并深刻地影响了瑶族的婚姻行为.  相似文献   

17.
林木 《党史博览》2010,(4):F0002-F0002,F0003
1950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草案》提请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讨论并获得通过。1950年5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部婚姻法一直使用了30年,直到1980年才修好。  相似文献   

18.
《婚姻法》修正案确立了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夫妻约定财产,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等行为的救援,离婚损害赔偿等新制度。探讨这些制度的立法必要性、进步性、具体内容的法理蕴意及司法实践中的法律适用等,将有助于这些新制度在实践中得到较好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建国后,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即为《婚姻法》,其意义在于将婚姻制度作为打破传统的缺口,实现重塑群众思想和整合社会的目的。通过对个案县贯彻婚姻法运动过程的系统考察,详细了解党和国家如何利用妇联等组织进行宣传和动员。妇联以党组织为核心有组织有计划的围绕婚姻法动员和发动群众,重塑农民的意识形态,使婚姻法逐步通达乡村社会,重构农村的婚姻家庭、社会结构和网络与关系,将缺乏政治意识的妇女整合到国家体系,建构起她们的国家观念和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20.
1952年11月,为了克服婚姻法宣传贯彻中出现的问题,中共中央将次年3月确定为"宣传贯彻《婚姻法》运动月",希望通过"规模壮阔的群众运动"推动婚姻法的实施。上海市工业局档案史料显示,婚姻法运动月在上海国营工厂的实施过程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近代以来的开埠历史,虽然让上海在1920年代就有了婚恋自主的社会氛围,但这样的历史情境并未给婚姻法的宣传贯彻带来便利,反因"上海特殊论"的出现成为桎梏。这场运动经历两个月的干部学习和群众宣传后,工厂职工虽对婚姻法有了初步认识,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运动化的宣传,也留下诸多弊端,以致运动中受到批判的婚恋旧俗,多年后仍然时有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