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对于近代中国政体激进变革的原因,过去人们往往采取类似西方早期汉学界的“冲击-反应”模式加以解释,近年来也有一些学者将其主要原因归于孙中山等革命派,认为是他们的思想过于激进所致。本文从合法性分析的视角出发,把近代中国政体变革理解为传统政治合法性走向危机、倾覆并向现代政治合法性转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来自外部的“冲击”固然是强大的变革契机和“第一推动力”,但来自中国文化传统内部的潜在的政治合法性危机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同时,在这场前所未有的政治制度变革中,维新派的康有为和革命派的孙中山等人实际上都是释放传统政治合法性危机、实现政体现代化的共谋者。因此,帝制合法性的消亡与民主共和制的确立乃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
《观察与思考》2009,(6):10-10
中共高层3月9日强调中国根本政治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有本质区别,中国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绝不照搬西方那一套”。  相似文献   

3.
殷丹 《求索》2011,(7):101-103
关注"人"是中西方文化及政治理念的一个重要而可贵的共同点。儒家文化关于人的思想是丰富的,它集人的内在修为、外在处世于一体。在历史的进程中,"人本"思想不断内化于中国的德性文化之中,但它并未在社会主义体制建立之前成为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理论依托;相比之下,西方在"人性恶"和"政治恶"的前设之下,却进行了政体反制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自近代以来,政体问题的争论一直是各派政治势力关注的焦点。在一场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的较量中,共和主义随着辛亥革命的成功取得了胜利,并且成为此后中国政治发展中政体问题的惟一选择。但是,由于对共和的认识存在误解以及缺乏实行共和的基本条件,近代思想家尤其是辛亥革命所推崇的西方式的共和思想并没有真正在中国实现,而是在随后的政治发展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和转换。近代中国共和主义实践失败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国人对于共和在理解上的误区也成为共和主义遭遇挫折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对于共和与君主立宪的关系认识不清关于共和主义,…  相似文献   

5.
法治化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过程。政党政治与民主法治结合是世界现代民主政治的根本特征 ,现代政治叫政党政治 ,现代政府叫政党政府。政党政治与民主法治结合的方式和程度在不同的国家 ,由于不同文化传统和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 ,也有很大的差异。基本情况有两种 ,一种以政党的党权为核心的议行合一的政体 ,另一种以法权为核心议行分治政体。改革传统政治管理体制的弊端 ,走向法治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唯一出路 ,是冲破几千年政治专制传统通向自由理性的选择。但在中国实行民主法治化改革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6.
"议行合一"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思想,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议行合一"政体的基础是人民民主,必须建立一套中国特色的权力制衡机制,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7.
当今.经济全球化已经把中罔和世界连成一个整体,随着我困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大城市的国际化趋势,跨文化交流越来越普遍.大量的跨地域、跨政体、跨国体的跨文化组织、经营管理实体进入中国市场,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再是单一的本土化,而是多种文化主体共存的多元环境,提高跨文化管理能力已经成为现代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加强领导干部跨文化管理应具备四项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8.
东秀萍 《前沿》2011,(24):44-47,135
恽代英任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黄埔军校)政治主任教官时撰写的《政治学概论》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学术地位。该书初步阐释了"政治""政治学""国家""国体""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政体""人民参政的方式""人民的权利"及有关政党的基本理论,为后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成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甲午战争以后,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体就一直是近代中国国家建设问题中争论的焦点。1903~1907年间,经过革命派与改良派在思想界的论战,革命的思想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建立一个资产阶级的共和国直接成为辛亥革命后国家政体建设的目标。但是,从民国初期共和制的实践来看,期间不仅经历了两次复辟,共和政府的基本精神也从未真正落实。民国初期共和制失败的原因相当复杂,若作一完整揭示,也必得跨越前后上百年历史,综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若仅从当时的政治现实来看,革命派在反满革命建立共和国的目标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建立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0.
赵炎才 《桂海论丛》2001,17(2):91-93
晚清政体近代转型虽然内涵十分复杂 ,但具有其自身特点 ,具体表现为政体局部改良与整体变革互动 ,新旧体制混存与融合递进 ,主体被动与主动并存 ,转型非根本性与根本性结合。这些基本特点表明晚清政体近代转型客观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政治体制发展的内在要求 ,具有历史进步性 ;同时囿于时代性和阶级性 ,它又带有一定的反动性。  相似文献   

11.
缪士鼎 《人大研究》2006,(10):41-42
《中国新闻周刊》载文《人大扩大权力有利于推动政府法治》(下称《权文》)说,广东、浙江地方人大扩大权力有利于推动政府依法行政。文章在人大制度、人大职权等国家政权的根本问题上的主要观点,很值得研究和澄清,否则将带来误解、误导等消极后果。《人民代表报》刊文指出:《权文》中国家政体观点是不正确的。笔者尚感言犹未尽,就几个主要观点分别一陈管见。一、我国的政体不是“议行合一”,是“议”决“行”为。《权文》说:“中国的政治体制,大体上可以说是‘议行合一’。”这是不正确的。所谓政体是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根本政治制度),即…  相似文献   

12.
李延震 《前沿》2007,(5):174-176
斯宾诺莎的国家学说用自然权利观和社会契约论阐明了国家的起源和目的,进而深入论证了神权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四种政体的特征,用经验和推理的方法分析了各种政体如何达到最佳状态。最后得出其独具特色的政体观,政体没有好坏之分,只要可以实现生活的安定与自由就是好的政体。  相似文献   

13.
政体需要政治文化的支撑。政治文化并非铁板一块,其承载实体包括个体和集体,其倾向包括普遍的和特殊的,形成四种政治文化类型;这些类型依循不同的逻辑支撑政体,构成个体普遍倾向的政体、个体特殊倾向的政体、集体普遍倾向的政体、集体特殊倾向的政体。在政治文化承载主体方面,基于个体和集体的路径对政治文化的传承具有看法不同,从而形成对政体稳定的不同看法。在政治文化倾向方面,普遍的和特殊的对政体差异有不同的解释,特殊倾向容易形成东方主义。这四种类型提供分析政体文化基础的视角,然而均有所偏颇,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或许能够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人民政坛》2014,(5):46-46
廖奕在2014年第3期《南京社会科学》载文《当代中国司法改革窘境与均衡路径》认为,中国司法改革遭遇瓶颈,不仅仅因为“司法独立”、“三权分立”等西方政体符号的阻隔,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制度与文化的深层冲突。中国转型时期的非均衡发展基本国情很难短时间改变,但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均衡诉求已经极为强大,决策者们也适时因应了这一趋势,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中国近代对于西方文化与学术的引进,体现了中国人自己的选择,不过,最早选择的学者与思想家并非马克思,而是卢梭(同时期还有孟德斯鸠、达尔文等人的学说)。对于一个延续两千年皇权专制的中国,一些清醒的中国人意识到,君主专制政体已经病入膏肓,要从根本上医治中国政体的制度病患,必须寻  相似文献   

16.
周治健 《传承》2012,(16):74-75
柏拉图所拟定的政体是理想城邦的政体,亚里士多德对政体的研究立足于现实城邦,政体的研究本质上属于实践科学领域。研究对比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体思想,一方面有助于发掘二者对整个西方哲学理论发展的不同意义,另一方面有助于从中获得对当今社会政治发展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亚里士多德古典政体的类型思维是现代政体类型学的理论基础和构造源流。运用科学化、系统化的类型学工具来重新审视并解读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理论,具有学理上和方法上的双重意义。本文以矩阵类型学、分类类型学、组态类型学和序列类型学作为适用性的分析框架,通过矩阵构造、属性分类、组态分析、序列比较等形式化更高的类型学方法来全面解析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类型,试图把握古典政体分类的科学逻辑,实现古典政体类型学与现代政体类型学的直接对话。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各级人大及常委会的文件、材料、领导讲话中,常看到、听到人大工作要"争取党委领导和支持"的提法。看之、听之、揣之再三,总感觉此提法与"寓监督于支持之中"、"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的提法如出一辙,从理论到实践上都是欠妥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国家的政体。实践证明,它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具有中国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而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它的执政地位及其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也正是通过对政权机关的领导来实现的,其本质内容  相似文献   

19.
彭乔 《中国人大》2013,(2):52-53
在拉丁美洲现有的33个国家中,除古巴实行人民政权代表大会制度外,其他32个国家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采用的政治形式包括总统制政体和议会制政体。作为专门行使立法权的国家机关,议会在不同政体的国家其组成和权力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对国家的政体作了大量篇幅的论述,在此基础上所构筑的政体学说,提出并回答了现实中所能实现的理想国家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这种国家理想的灵魂——平衡政体思想,距今看来仍然对我们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在其平衡政体思想中所蕴含的和谐思维,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不容忽视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