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美英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的结束,有关伊拉克重建问题日趋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此间国际舆论认为,“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刚刚开始”。重建一个伊拉克要花多少钱?据估计在600亿至1000亿美元之间,这将是二战后欧洲和日本重建以来的最大一项国家重建工程。围绕伊拉克战后重建,美、英、俄、法等国正在紧锣密鼓,纷纷角逐伊拉克战后重建“大餐”。  相似文献   

2.
程星原 《半月谈》2005,(4):85-87
伊拉克2005年1月30日举行了“后萨达姆时代”第一届立法会选举。根据伊选举委员会2月13日正式公布的结果.以什叶派穆斯林为主的“伊拉克团结联盟”成为此次选举的赢家。获得的48%的选票,并有可能获得总理职位。什叶派主攻伊拉克是1000多年来什叶派首次在主要阿拉伯国家掌权。什叶派在伊拉克政坛异军突起不仅会导致伊国内权力格局的“重新洗牌”.且将对伊拉克与美国关系、中东地区国家关系等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10月19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戒备森严的“绿区”内,伊拉克特别法庭对前总统萨达姆进行了“公开”审判。出人意料的是,这场世人瞩目的“世纪大审判”。只经过一天的法庭交锋后便匆匆休庭。主审法官宣布.11月28日将重新开庭。围绕着如何审判萨达姆,美国.伊拉克过渡政府做足了功夫。  相似文献   

4.
王星桥 《半月谈》2004,(13):81-83
6月28日。美国匆匆忙忙向伊拉克移交了“政权”。向伊拉克“交权”这件事本应按计划于6月30日操办。而且似乎应大张旗鼓、郑重其事地向世界做一番宣告。但美国人却提前两天在秘而不宣的情况下草草收场。无论如何。此时此刻人们关心的是伊拉克人民能够得到些什么.而美国总统布什也会关心他自己能够从中获得什么。向伊拉克“交权”之后。布什的注意力将转向“谋权”。而且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能因“交权”而完全斩断.因为伊拉克的现实可能决定他在11月大选时的命运。也就是说。布什总统能否在今后4年继续掌握美国的最高权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在伊拉克的成败。  相似文献   

5.
几经周折,记者终于敲开了宗泽路上一幢普通居民楼的101室。三位伊拉克商人热情地将我这个“不速之客”迎进公司“接待室”。在义乌,大部分伊拉克商人都是租用这样的三室一厅,既做办公室又做起居室。  相似文献   

6.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控制中东战略计划的重要步骤。它具有政治“单边化”、经济“美国化”、化“透析化”、军事“非对称化”的特点。双方作战样式各有所长,战争将给世界格局、全球经济、生态环境、伊拉克人民带来重大影响。它对现代战争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域外传真     
萨达姆:被审的同时还将被保10月19日,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将接受伊拉克特别法庭的审判。美国官员日前透露,为确保审判获得“成功”,伊拉克特别法庭的法官此前接受了来自美、英等国专家的特殊培训,还曾在伦敦进行过模拟审判;另外为“保护”萨达姆,避免他在法庭上遭遇不测,被告席还将安装上防弹玻璃。审讯萨达姆的3名法官虽然都经过美英等国的特殊培训,但伊拉克的法庭审判程序是参照法国和埃及的模式,因此,和常见的美国法庭不同,首先是法庭上不设陪审团,不会有律师当庭激烈辩论,此外,萨达姆有权召唤证人。此次陪同萨达姆被审讯的还有7名伊拉克…  相似文献   

8.
布什总统等美国政要虽然表示欢迎伊拉克选举的结果,但语气中多透着苦涩与无奈。阿拉伯媒体认为,伊拉克什叶派联盟获得伊拉克过渡议会多数席位,并将在未来的伊政坛中占据主导地位,完全背离了美国要在伊拉克建立一个“亲美世俗化政权”的初衷,使美想在中东地区树立一个“民主样板”的愿望变得渺茫,甚至会最终化为泡影。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让英语词库大大地丰富了一把,从此人们知道了什么叫“弹震症”(士兵因战争而得的一种精神疾病),“伞兵坑”、“闪电战”之类的军事术语也已经被广泛传播。越南战争中诞生了“鹰派”和“鸽派”,第一次海湾战争使词典上再添一个词条“战役之母”。战争的确是孕育新鲜词汇的一个温床。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的语言学家和国际问题专家已经开出了一个长长的新词名单。斩首:这个词的诞生有些渊源。早在1991年海湾战争时,美国人就将伊拉克比做西方邪恶的象征——蛇。当时的美军指挥官鲍威尔曾说过,伊拉克就像一条蛇,我们要将其“斩…  相似文献   

10.
伊拉克战争与国际石油战略格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油历史学家、剑桥能源研究协会主席丹尼尔·耶金曾说:“一个不同的伊拉克政权将改变整个地区的平衡;一个不同的伊拉克将意味着一个不同的波斯湾。”如果将这句话再引申一下,我们甚至可以说,一个不同的伊拉克将意味着一个不同的国际石油秩序。  相似文献   

11.
伊拉克战争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平淡地结束了。人们曾经预料这将是“一场复杂而艰苦的战争”,结果却是伊拉克并没能成为“越南泥潭”,巴格达也没有成为“斯大林格勒”。现在回过头来反思这场战争,笔者认为,美英联军强大的武力入侵只是萨达姆政权覆灭的外因,而内因则是萨达姆政权早就慢慢地掏空了自己执政的基础,已经经不起风吹雨打了。  相似文献   

12.
伊拉克战争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平淡地结束了。人们曾经预料这将是“一场复杂而艰苦的战争”,结果却是伊拉克并没能成为“越南泥潭”,巴格达也没有成为“斯大林格勒”。现在回过头来反思这场战争,笔者认为,美英联军强大的武力入侵只是萨达姆政权覆灭的外因,而内因则是萨达姆政权早就慢慢地掏空了自己执政的基础,已经经不起风吹雨打了。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2月13日,蓬头垢面的萨达姆被美军从地洞中掏了出来。美国驻伊拉克最高行政长官布雷默在次日举行的记者会上兴奋地说:“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抓住他了。”当时席上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人们似乎因萨达姆的被俘而看到了一个“民主、和平的伊拉克”。但两年来,伊拉克枪声依旧、政局烽烟不绝、民众不断伤亡,驻伊美军也是损失惨重。就在这种背景之下,经过精心准备的对萨达姆的“世纪审判”终于敲定10月19日开庭。将有70个证人上庭据美联社报道,“审萨”将完全按照阿拉伯国家的审判程序。按日程安排,19日的审判将于巴格达时间上午10时开始,下…  相似文献   

14.
布什“倒萨”行动正在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7月5日的《纽约时报》披露了一份美军从三面合围攻打伊拉克的计划,即美军将从北面土耳其、南面科威特、西面约旦三国包抄伊拉克。在美欲实施大军压境之时,伊拉克周边国家土耳其、科威特、约旦等纷纷对美国的军事打击说“不”!  相似文献   

15.
伊拉克战争结束了,战争总指挥、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弗兰克斯成了“大英雄”,可10名伊拉克人却要以“战争罪”将他送上比利时法庭。原告代理是比利时著名律师杨·费尔曼。他称联军应该对滥杀伊拉克无辜平民、轰炸巴格达市场、向救护车开火以及没能阻止对医院等机构的抢  相似文献   

16.
2004年6月28日,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召开的北约首脑会议上,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将一张纸条交给了布什总统,纸条上写着:“总统先生,伊拉克获得了主权。伊拉克时间上午10时26分,布雷默传来消息———康迪”。布什看了看手表,与英国首相布莱尔耳语了几句,两人会心一笑,相互握手。两位伊拉克战争最亲密盟友为之庆贺的是当日刚刚结束的美英联军向伊拉克临时政府的“主权移交”。移交在巴格达戒备森严的伊拉克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办公室里举行,仅有美、英、伊三方六位代表参加,场面既简单又冷清。尽管这次主权移交被许多人讽刺为是一场政治…  相似文献   

17.
1月30日,伊拉克将要举行大选。这是伊拉克政治重建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然而,随着大选日期日益临近,伊境内安全形势却日趋恶化。人们怀疑,伊拉克大选能否如期举行?不断升级的暴力活动是伊大选的第一大障碍。大选之日在即,伊境内各种暴力事件此起彼伏,恐怖活动再次升级。1月2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接受采访时信誓旦旦地宣称:“伊拉克大选将如期举行”。但他同时不得不告诫当局,“大选前还会有更多暴力事件发生”。话音未落,伊拉克国民卫队的车辆在巴格达以北约80公里的拜莱德镇遭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造成至少20人死亡;第二天,…  相似文献   

18.
老任 《思想工作》2006,(7):46-47
伊总理马利基5分钟前知情6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突然抵达伊拉克进行访问,这次访问事先没有任何宣布。12日,布什乘坐“空军一号”连夜飞行了11个小时,才抵达巴格达国际机场,然后再乘坐美国军用直升机直接飞抵位于巴格达市中心防守严密的“绿区”的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这是布什自从2003年11月访问伊拉克后第二次来访,也是马利基就任伊拉克新总理以来,布什首次访问伊拉克。布什在美国大使馆与伊拉克总理马利基等高级官员举行了会谈,讨论伊拉克局势以及美国对伊政策等重大议题。布什对马基利就任伊拉克总理以及伊拉克在民主政治进程中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伊朗同伊拉克之问的战争,从一九八○年开始,至今已有三年多。目前两伊战争的情况如何呢? 今年十月十九日,伊朗对伊拉克发动了代号为“曙光行动—4”的新攻势。伊朗发动这场新攻势的背景是:法国决定向伊拉克提供超级军旗式飞机。伊朗声明说,如果伊拉克使用超级军旗式飞机袭击伊朗的石油设施,它将封锁海上石油  相似文献   

20.
乔治·布什:可能的“伊拉克门事件” 美英两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前,布什政府断言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然而时至今日战场硝烟已经消散好几个月了,美国仍未找到相关证据。舆论纷纷质问:有关情报是谎言吗?目前,“伊拉克门”风波正愈演愈烈,对美英两国政府形成了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