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实现目标要求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也必须相应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市场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法律体系。作为其中社会保障体系要得以完善,当然需要在实践上作许多革旧创新的完善工作。不过,无论是革除旧的还是创立新的,都要基于在理论上对社会保障体系有全面、完整的确认。对于社会保障体系的确认,时下不少研究者是从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四个方面制度的组成体系来确认的,在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时,也就一般指这四个方面制度体系的完善。然而,一则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完善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体系是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减压阀",是民生工作的重要环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以建立和完善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以创新二元化社会保障体系为动力,以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和执政能力建设为手段,逐步健全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多地关注民生。  相似文献   

3.
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与稳定的关系社会保障与社会稳定密切相关,特别是就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时期的中国而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促进社会稳定意义十分重大。因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深化改革、稳定社会、治国安邦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全局的大事。现在看来,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和脱困的目标可望实现。但是,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要真正实现国有企业的根本改革,必须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形成公平竞争、公开监督的企业机制,并且逐步建立符合国际水平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而稳定推进改革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完善的、规…  相似文献   

4.
建立和完善以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深化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当务之急,也是劳动、工资、保险三大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有计划地推进保障制度的建立,对进一步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有着积极的作用。一、目前社会保障情况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50年代国家企业统包,由国家出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障大伞撑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滨 《瞭望》2000,(45)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对于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基本权宜和基本生物至关重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将在“十 五”计划中专门单独列项,表 明“十五”期间将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到更加突出的重要地位。据权威人士透露,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社会保障体系的步伐将比原来预期更快一步。不久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一项国家社会科学的重点研究项目业已完成,该研究报告已提交有关部门,届时主管部门将对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实施,作出具体部署。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有了50年历史…  相似文献   

6.
赵桂生 《学理论》2012,(22):107-109
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包括宁夏在内全国实行城乡二元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目前,宁夏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仍然滞后于城镇社会保险体系。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不高。宁夏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安置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体制和制度。可是在农村,上述基本社会保障体制和制度仍在积极探索和完善中,城乡社会保障工作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经济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维护社会公平的"调节器"。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建立并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和财力保证。然而由于当前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存在诸多漏洞和不完善之处,挤占、挪用社保基金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通过对武汉市社保基金监管体系的考察和分析,对于健全和完善现行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有望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重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工作,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围绕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刘永富同志。记者: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加快建立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任务。请您谈谈我国当前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刘永富:国家要改革,要发展,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只有社会稳定了,改革才能顺利进…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 ,事关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全局。目前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虽已初步确立 ,但却不尽完善。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思路是 :全面推进社会保险制度建设 ,完善社会保障责任共担机制 ,加快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整合 ,建立高效的社会保障资金筹措和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社保改革选准攻坚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将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建立可靠稳定的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机制和有效营运、严格管理的机制;抓紧完善和规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进一步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进程,加大执法力度;同时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什么样我国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究竟是什么样?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建立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则,是…  相似文献   

11.
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深化改革、稳定社会、治国安邦的根本大计,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过程中,着重处理好社会保障的历史与现实、权利与义务、公平与效率三组重要关系,对于推动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方式和运作机制,为推行社会保障制度指明了方向。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计划在未来的三年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就对上海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一、社会保障:现代企业制度的呼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和热点。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步伐,既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重要条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运行的一个关键。概而言之,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构建和完善之中,在前一段社会保障改革已取得诸多突破的基础上,最近国家又作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决策。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事涉全局,是关系到我国跨世纪发展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应当看到,在我国新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还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解决,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由于不适合新形势下的经济运行机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出现了保险基金入不敷出、保险覆盖率低、国有企业负担加重等等。专家分析指出,仍按旧体制运行,这个体系将很快因财源枯竭而失效,进而使中国人失去社会保障体系的保护,造成一系列严重后果。  如何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关系到未来中国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信心。对此,我国政府已经将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明确为“低水平、广覆盖、多层次、双方负担、统账结合”,但是,这一目标能否落实,取决于制度如何设计,避免传统体制下的漏洞;取决于改革的整体推进,提供好的运行环境;更取决于各级政府的愿望与决心。  相似文献   

14.
我们要把握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规律,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实现社会保障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第一,坚持从国情出发,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人口众多,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仍然比较低。因此,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始终坚持从  相似文献   

15.
于亚琴 《学理论》2012,(11):67-68
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现在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善和成熟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体系。通过日本老龄社会保障制度,结合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老年保障制度的发展提出相应对策:一是制定政策,完善法律法规;二是建立养老保障行政机构;三是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社会现代化: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王鲁宁,包心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改革传统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和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有重大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制度之间,不...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保障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建立,但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为此,需要确立基本的思路和应对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又是实现社会和谐和长治久安的基础工程,同时还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重要契机。在包含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中,社会保障体系是基石。早在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中,就把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9.
面对日益严峻的城市贫困问题,国家初步建立了涵括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在内的城市反贫困制度法律体系。但是这一制度法律体系还不够系统完善,还存在城市反贫困主体单一、社会参与有限的问题,尚未建立系统完备、保障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全国统一的城市反贫困法律体系。城市化进程中的主体贫困、制度贫困和法律贫困是致使产生城市贫困问题的重要原因。这就需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城市反贫困工作管理机制,解决反贫困制度建设滞后和立法不规范的问题,科学规划、统筹规范反贫困工作,形成以宪法为基本依据、以《反贫困法》为核心、以《社会保障法》等相关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为支撑的反贫困法律体系,强化城市反贫困权利救济和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提升城市反贫困制度化、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罗晴 《党政论坛》2004,(5):22-23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安邦兴国的根本大计,是“关乎国运、惠及子孙”的大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以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为主要内容,多渠道筹集保障资金、管理服务逐步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初步建立,社会保障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就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而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