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水资源价值与水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问题是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最突出的重大问题。我国的水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干旱缺水;水污染严重,水环境恶化加剧;洪涝水患频繁,经济损失巨大。水问题已成为当前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水问题中突出的又是水资源的使用和保护问题。水资源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但是由于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工农业和城市对水资源的要求逐年大幅度增长,我国的水量耗用每年约以100亿立方的规模增加,人均占有水量2300立方,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110位(联合国1990年人口统计结果),已被联合国列…  相似文献   

2.
易杳 《瞭望》1999,(34)
中国的淡水资源虽然较丰富,地表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占第110位,还不到世界人均值的25%。被列为世界人均水资源缺乏的13个国家之一;加上水资源分布不均和受到严重污染,水资源不足的状况还会加剧。近20年来,水资源缺乏或不合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据估测,到2000年中等干旱年份缺水278亿立方米。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再遇到较为严重的持续性干旱,其后果不堪设想。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缺乏。目前,全国江、河、湖、库(水库)水域仍普遍受到不同程…  相似文献   

3.
历非 《瞭望》2005,(14)
贵刊的国情国策栏目曾公布一组数据,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已 面临着水资源问题的巨大 压力:一方面,90年代初我国用水总量即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用水大国,另一方面,水资源的短缺又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重要的制约因素。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用水大国 我国在前50年中,用水发展基本可分两个大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至1980年和第二阶段1981至1999年。第一阶段全国的用水量,1949年为1031亿立方米,至1980年增加到4437亿立方米,31年用水量增加了4.3倍,年均增加 110亿立方米,是我国用水高增长时期。1999年,全…  相似文献   

5.
从去年初冬到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雨量持续偏少,有些重旱区无有效降雨时间长达280 多天。严重的旱灾在造成了我国3.1亿亩农田受旱,1770万人饮水困难之时,也在威胁着我国的城市:我国668个建制市中一向缺水的400多座城市雪上加霜,其中100多座严重缺水城市供水缺口进一步加大。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300吨,为全球人均拥有量的四分之一。我国城市的贫水状况更为严峻:据外国有关机构调查表明,上海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760立方米,是世界上缺水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事实上,深圳…  相似文献   

6.
海水淡化:解决沿海缺水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年 水资源总量约为28000亿 立方米,人均不足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沿海地区虽然只有国土面积的13%。但却居住着全国40%的人口,提供6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这一地区由于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水资源供需矛盾尤为突出。大部分沿海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其中天津、上海、大连、青岛、连云港等城市甚至在200立方米以下。充分发挥这类地区濒临海洋的优势,走海水淡化之路,是解决缺水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人口增长是推动我国粮食需求增长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因素。据测算,即使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到2000年,我国人口仍将达到13亿,到2010年达到14亿。我国现有耕地20.89亿亩,林地17.3亿亩,天然草场43亿亩,水域4.3亿亩,河川径流量2.7亿立方米,地下水约8300亿立方米,资源绝对量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少,耕地仅2亩,林地1.7亩,草地41亩,水资源2600立方米,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的中国农业以全球7%的耕地上养活了世界人口的22%。中国的播种面积只有美国oh7O%,但必须供养比美国多三四倍的人口。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缺水形势,全国有300多个城市缺水,日缺水量1600万方,农业年缺水量达300亿立方米。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用水效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这是水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综合利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工程手段和科技手段优化配置水资源,这是水管理体制改革的实现途径。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经济手段将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水利的市场化改革也将成为水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浙江省发生的东阳一义乌水权转让事件能够带给我们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9.
地处辽东半岛的最南端的大连,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600多立方米,是全国人均量1/4;金州以南地区人均占有量不足20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量的1/14。缺水已成为制约该市工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这几年,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面,大连市坚持开源节流并举方针,一方面,兴建了引碧入连供水工程,另一方面,结合农田基本建设,狠抓了小水源开发和大力推广节水措施。自1987年至1998年间,全市建成各类闸坝200余座,井、塘3000余眼(座),改善灌溉面积60万亩,新增灌溉面积60万亩,使全市实灌面积达到160万亩,极大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  相似文献   

10.
国际人口行动组织预测,21世 纪人与水的矛盾将异常尖 锐,淡水资源的紧缺将严重束缚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食物的生产及经济发展。因此,人与水的和协,水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便成了人们面临的一个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 大连属水资源贫乏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金州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长海县及大连市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20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l/14,全区年平均降雨量只有600至800毫米。 然而近几年来,大连并未因缺水而放慢自己的发展速度,到过大连的人都亲眼目…  相似文献   

11.
一、耕地数量减少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但耕地面积较少,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推进,耕地面积将日益减少.解放初期,我国人均耕地2.71亩.40多年来,我国累计丧失耕地 5亿多亩.1985年前后是一个侵占耕地的小高潮,最多的一年减少1500万亩.1978年至1994年,我国人口净增 2.3亿,耕地面积却净减了6880万亩.1995年2月中旬,我国人口已增至 12亿,而人均耕地面积已经下降到预计下世纪中叶才达到的1.2亩,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危险线0.8亩仅差0.4亩,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且,全国现有1/3的省人均耕地不足1亩,广东、浙江、福建等省人均耕地在0.6亩以下.  相似文献   

12.
正一、人类文明发展的困境及其生态化转变由于粗放型增长方式以及偏重追求效率的生产模式,我国生态环境遭受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3以上;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39.54亿亩,影响到4亿人口的生产生活;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不少城市人口基本生活用水难以得到保证;全国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每年都有近4亿亩农田受到不同灾害的影响,生态问题确实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年 人均拥有量不足2400立方 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由于缺水,每年受旱上地面积达3.8亿亩;大量耕地、草场荒废、土地沙漠化以每年2460公里的速度扩展,总面积已达160.7万平方公里;全国668个城市中400多个供水不足,生产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由于超量开采地下水,一些地区地面沉降,河湖干涸。我国还是一个水污染严重的国家。每年污水排放量达606亿立方米,80%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农村基本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地表水受到广泛污染,造成江河水质下降,4、5类水占河长…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黄河出现历史罕见的缺水局面。黄河水文部门的分析显示:到7月10日前,黄河主要河段来水将仅为82亿立方米,比有实测记录以来最早的1997年同期还少55亿立方米。来水量和黄河主要水库现存可调节水量相加,黄河干流可供水量仅为117亿立方米,对照同期沿黄地区最低耗水量,即使将黄河水“喝子放净”,供水缺口仍达49亿立方米。“大河上下齐喊渴”,黄河来水少、不够用,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些黄河专家指出,黄河枯水,有自然因素,但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人们无节制地取水、引水,已远远超出了黄河水资源承载能力,结果是“喝干乳汁喝血汁”,滔滔黄河渐渐退化为涓涓细流。 与此同时,在黄河上游,滥垦滥牧造成草原沙化,减少了黄河水补给,降低了黄河的自净能力;在中下游,污水大量排放,人类自食其毒,生存压力加大。如今,缺水之痛、断流之痛、污染之痛、生态之痛折磨着母亲河,使她失去了往日的风采,疲惫而憔悴,向内陆河演进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黄河流域是资源性缺水地区,而本世纪的前20年,正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用水量必然增加,如何在发展与黄河水可持续利用之间寻找平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为了缓解北方水源不足,国家已启动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  相似文献   

15.
以色列农业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色列是位于中东地区的一个国家 ,全国国土总面积1 49万平方公里 ,其中有2/3的土地是沙漠和山地。年平均年降水仅有200毫米 ,人均水资源270吨 ,不足世界人均有量的3 % ,以色列全国拥有耕地面积41万公顷 ,人均1亩耕地 ,就在这块看起来并不优于发展农业生产且带有传奇色彩的神秘土地上 ,以色列人不但成功的发展了特色农业 ,而且创造性的走出了一条干旱半旱国家和地区发展农业的成功之路。其中1997年全国实现农业产值37亿美元 ,农产品出口8亿美元 ,全国6 7万个农业劳动力中 ,1个农民可供养90人 ,远远高于我国和世…  相似文献   

16.
《民主》2015,(3)
<正>水是生命之源,发展之要。长期以来,民进中央高度关注国家的水环境、水资源和水安全问题,我们认为:水不仅关乎民生,也事关发展;"水危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危机!如果说雾霾是国家的"心肺之患",那缺水正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如果说雾霾让今天变得昏暗,缺水就是在一点一滴中扼杀明天!水,看似生生不息,实则极度紧缺。虽然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居世界前  相似文献   

17.
目前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300吨,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5%,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吨的缺水下限。北京多年平均可利用水资源约41亿吨,而近年还在逐步萎缩。多年来大量开采地下水,已经形成大面积漏斗区。 1999年,辽宁省动态水资源课题组提出了动态水资源概念。传统水资源的概念是:江河湖泊及浅层地下水等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水。根据它的特点,我们把它叫做静态水资源;而动态水资源概念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处于水循环状态的水量总和即动态水资源,主要包括云中水、降水及其所有后续形态。所谓降水后续形态,主要指  相似文献   

18.
去年长江、嫩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国人又一次领教了水“多”之患,已相应采取种种对策;其实水“少”之祸,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国从总体上看,属于世界上水“少”之国。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7300立方米,而我  相似文献   

19.
拉巴特专电 到本世纪末,水的消耗量将比世纪初增加10倍;在未来的20—30年间每立方米的饮用水成本将比现在高出2—3倍。当今世界上仍有10亿以上的人口享受不到卫生用水,迅速增长的人口对水资源  相似文献   

20.
前言 我国水资源总量约28000亿立 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 仅为世界平均数的1/4,在世界排列 第八十八位,属缺水国家。 全国水土资源分布很不均衡,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河流的径流量占 全国的80%以上,耕地面积不到全 国的40%,属富水区;而黄河、淮河、 海河三大流域和西北内陆的面积占 全国50%,耕地占45%,人口占 36%,水资源总量只有全国的12%, 属缺水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