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执政18个月的以色列总理巴拉克12月9日晚突然宣布 辞职和参加下届总理竞选,并正式向总统卡察夫提交了辞呈。根据以色列有关法律,巴拉克的辞职将在其提交辞呈48小时后生效;新总理的选举将在总理辞职生效后的60天内举行。巴拉克此举主要是为了防止前总理、反对党利库德集团的内塔尼亚胡卷土重来,并平定党内斗争。但巴拉克能否胜算,从政经验丰富的内塔尼亚胡是否就此被“噎住”,都尚需拭目以待。而以色列政局一向是影响中东和谈的关键因素。巴拉克此举不是盲目决策,而是基于目前巴以局势的严重恶化和以国内政局的动荡不安,经…  相似文献   

2.
举世瞩目的以色列第15届议会和新一届总理选举已圆满结束。工党主席巴拉克在总理的选举中获得总有效选票的5608%,从而以12个百分点的绝对优势击败现任总理、执政的利库德集团主席内塔尼亚胡,当选以色列下届总理。以色列选民在这次大选中选择了巴拉克,不仅反...  相似文献   

3.
克林顿1月20日结束总统任期前达成以巴协议成为泡影后,以巴随即于1月21日在西奈半岛的塔巴首次举行了没有美国人在场的最终地位密集谈判。原定10天的谈判,谈了6天就结束了。以色列看守内阁总理巴拉克于28日决定,在2月6日以色列总理选举前中止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和巴方官员进行任何和谈接触。目前,以色列总理选举还充满变数,谁将在选举中获胜将对以巴和谈产生决定性影响。反对声高各不相让克林顿曾在2000年12月23日会见巴以和谈代表时提出和谈新建议。其主要内容是:巴勒斯坦拥有整个加沙地带和西岸地区95%的土地,…  相似文献   

4.
7月的中东,政治舞台11的气候远比自然界要清爽宜人得多,所谓"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这风便是以色列总理巴拉克掀起的外交旋风,暖风阵阵,中东和平进程的又一个春天来到了。1999年的和平进程之春酝酿于以色列前总理内塔尼亚胡执政的三个漫长冬季,复苏于以色列选民今年5月对内塔尼亚胡的抛弃。而巴拉克登上政坛后开始的外交之旅打破了积淀厚重的政治冰层,扫荡了封杀天空的阴霆和愁云,使人们看到了和平进程的好兆头:7月9日会晤埃及总统穆巴拉克,11日会晤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13日会晤约旦国王阿卜杜拉......翻开以色…  相似文献   

5.
以色列总理巴拉克 11月 28日在议会一读辩论通过反对党利库德集团提交的解散议会提前举行大选议案时宣布,他同意解散议会和提前举行大选。巴拉克这一举动震惊以色列政坛。但综观以巴两个多月的流血冲突对以巴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和国内政局的发展,巴拉克执政目前面临诸多困难,同意提前举行大选实属无奈,其结果不仅使以色列的政局发展充满新的变数,同时也对中东和平进程带来一定冲击。 自去年 7月上台以来,巴拉克至今执政刚满 17个月,距 4年一度的法定大选期限相差甚远。巴拉克上台时许诺在 1年内通过和谈同周边阿拉伯国家实现和平,但…  相似文献   

6.
路撒冷当地时间2月7日凌晨,以色列反对党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龙在6日的选举中以压倒性优势击败现任总理巴拉克,成为以色列历史上的第11位总理。根据以色列媒体的非官方最后结果,沙龙在6日举行的选举中获得了近162张选票,得票率为62.5%,而巴拉克则只获得了不到97万张选票,得票率为37.5%。巴拉克已经于6日晚承认失败。巴拉克的失误帮了沙龙巴拉克是1999年5月以同样巨大的优势(56%对44%)击败他的前任、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内塔尼亚胡的。为何在短短20个月的时间内,他的支持率就急剧下滑,并最终导致选举失败呢?此间舆论分析认为,沙…  相似文献   

7.
《瞭望》1999,(46)
美以巴领导人举行会晤全球要闻11月1日至2日,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和美国总统克林顿措纪念以色列前总理拉宾遇刺4周年之机聚首奥斯陆,三方分别举行了双边会晤,而后又举行了近11个月来的第一次以巴美三方非正式首脑会晤。三方讨论了进一步推动巴以和平进程问题,虽然会晤未取得具体成果,但是,它对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积极愿望是显而易见的。舆论认为,这将为巴以即将开始的最终地位谈判营造良好气氛。英上院开始告别世袭制全球要闻英国议会上院11月5日开始落实一项逐步取消议员世袭制的改革计划,从而使60…  相似文献   

8.
暗杀以色列总理拉宾的犹太青年凶手阿米尔供认,他之所以下此毒手是为了“制止把以色列领土拱手让给阿拉伯人”,是为了“阻挡和平进程”.很明显,象当年埃及总统萨达特一样,拉宾是推进中东和平的又一位牺牲者.在长期同以色列敌对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中,确有一些人对拉宾之死幸灾乐祸,甚至认为是“罪有应得”,这反映了阿以之间积怨之深.拉宾确曾是个强硬派,他曾率领军队侵占大片阿拉伯领土,是以色列人心目中的战争英雄.但是他的伟大和受人尊敬之处在于,他在其生命途程的后期选择了同阿拉伯和解之路,并且利用他独一无二的权威试图把部分被占领土逐步归还给阿拉伯人,寻求以色列在中东的和平和发展.他不是死于战争而是死于和平集会,他不是死于敌对阵营而是死于犹太人之手,他是为和平而死.  相似文献   

9.
《瞭望》1999,(29)
7月6日,以色列当选总理巴拉克在耶路撒冷宣誓就职,正式出任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巴拉克1942年出生于以色列的米斯马·哈沙龙基布兹,父母都是东欧移民。1959年,年仅对岁的巴拉克加入以色列国防军,在特遣队服役。参加了第三、第四和第五次中东战争。他先后获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数学学士学位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巴拉克1987年出任以副总参谋长,并晋升为中将。1995年至1996年期间,他先后在拉宾政府和佩雷斯政府中担任内政部长、代理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O1997年6月,巴拉克在以色列Xi党换届选举中当选为工党主席,并在今年5…  相似文献   

10.
正当中东和平进程陷于僵局、以色列同某些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又趋紧张的时候,以色列总理西蒙·佩雷斯突然从七月二十一日到二十三日访问了摩洛哥,就中东地区的形势和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途径等同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进行了“探索性”会谈,讨论了佩雷斯提出的为举行阿以谈判停止中东暴力活动一年的新建议。这是以色列在职总理首次公开访问一个与之尚未结束战争状态的阿拉伯国家,而哈桑二世国王则是在埃及已故总统萨达特之后第一位同以色列领导人进行直接会晤的阿拉伯国家领导人,是阿拉伯一以色列关系史上又一起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1.
开罗专电 今年4月第一周,可谓是中东和平进程的谈判周。在这一周内,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和以色列总理沙米尔相继去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了以巴勒斯坦问题为中心的会谈。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01,(8)
●在以色列2月6日举行的总理选举中,利库德集团主席沙龙击败了工党主席、看守政府总理巴拉克,当选以色列下届总理。●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奎格2月6日宣布,美国军方计划在今年5月或6月进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导弹拦截技术的第四次试验。●在去年11月26日海地大选中获胜的原天主教神父让·贝特朗·阿里斯蒂德2月7日宣誓就职,再次成为海地总统。现年47岁的阿里斯蒂德曾在1990年当选总统,随后在次年发生的军事政变中被推翻而流亡美国。1994年美国对海地进行军事干涉,阿里斯蒂德回国复职。由于宪法规定不许连任,他在1996年将权力交给了…  相似文献   

13.
经过耐心曲折的谈判,以色列当选总理巴拉克终于成功地组建了一个基础广泛的联合政府,为实现其内政外交政策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近来,阿拉伯世界对巴拉克表示了充分的信任,同时表达了尽快实现和平的愿望;美国和欧盟等也纷纷表示,将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推动和平进程。可以说,中东和平正面临着多年来最难得的机遇。在5月17日大选中,以色列的中、在路线党派和阿拉伯党派在议会中占据了多数,巴拉克可以轻易地组成一个范围较小的联合政府,但由于他在获胜后提出了实现国内团结和推动和平进程两大全民性的目标,他决心组建一个在议会内占据2…  相似文献   

14.
杨光 《瞭望》2000,(51)
2000年是中东和平进程严重受挫的一年。尽管以色列在2000年1月7日完成了1998年10月巴以美3方签署的《怀伊备忘录》所规定的、1999年9月巴以签署的《沙姆沙伊赫备忘录》所重申的从约旦河西岸第二阶段撤军,5月又完成了从黎巴嫩南方全部撤军,中东和平进程在年初似乎小有进展,但1999年11月正式启动的巴以之间关于巴勒斯坦最终地位谈判毫无结果,原定在2000年1月20日完成的以色列从约旦河西岸第三阶段撤军已经变得遥遥无期。3月份,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亲赴日内瓦与克林顿总统就叙以和平问题举行会谈,也是…  相似文献   

15.
以色列新总理巴扭党组阁后如何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巴拉克登上政坛后的外交之旅,丹始打破积淀厚重的政治冰层,使人们霍到了和平进程的好兆头。巴以反复商谈执行休伊协议之举可视为和平进程已经后动,谈判不断出现的僵局,只能说明原来的“冰层”之厚,但是执行怀伊协议不仅是巴以人民的愿望,也是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愿望。不刊驻加沙记者就中东和平进程的方方面面、恩恩怨怨做了下面的报道,要有助于读者了解中东和平进程。中东和平进程程:结束中东百年战乱的多国行动中东和平进程指的是中东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为结…  相似文献   

16.
探戈的魅力在哪里?伴随着节奏极强的舞乐 ,一对舞伴挽臂攥掌滑入舞池 ,忽而甩头对视 ,岿然不动 ,忽而你拽我扯 ,翻转盘旋 ;刚刚紧倒碎步 ,转瞬大步流星 ;时而“扬手接飞猱” ,时而“伏身散马蹄”。可谓前张后仰起风云 ,指左趋右惊四座 ,令人目不暇接 ,叹为观止。中东和平进程恢复已半年 ,其状恰如探戈 ,跌宕曲折 ,扑朔迷离。这场探戈的主旋律自然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土地换和平” ,舞星当数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 ,其中 ,又以巴拉克最抢眼 ,最主动 ,因为他手里掌握着阿拉法特和阿萨德渴望索回的大片国…  相似文献   

17.
全球要闻     
《瞭望》1997,(16)
美以会谈 未获实质成果 美国总统克林顿4月7日在白宫同来访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了会谈。两人未能在打破中东和平僵局的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克林顿拒绝了内塔尼亚胡提出的由美国出面组织中东问题美、巴、以三方首脑会谈的建议,认为三方首脑会议的时机尚不成熟。 克林顿在同内塔尼亚胡举行会谈前发表讲话,要求巴勒斯坦领导  相似文献   

18.
耶路撒冷专电 右翼的利库德集团主席内塔尼亚胡在选举中能以微弱优势战胜工党候选人佩雷斯,出任下届以色列政府总理不仅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也使正处于关键时刻的中东和平进程面临新的严峻考验。 现任总理佩雷斯是目前以色列政坛上资格最老的一位领导人,从政50年以来颇有建树。特别是近几年,在与周边国家实现和解,推动整个中东和平进程方面成绩卓著,是公认的中东和平进程的主要设计者。这样一位世人尊重的政治家,而且是在其和平政策已经取得重要成果的时刻,竟然在选举中输给了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内塔尼亚胡,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以色列公众对和平政策的疑虑。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00,(46)
第五十五届联合国大会10月31日通过了一项题为《朝鲜半岛和平、安全和统一》的决议,对朝鲜半岛和平进程的积极发展表示欢迎。这是联合国首次就朝鲜半岛和平进程问题通过决议。 俄罗斯总统普京10月31日结束了对法国为期一天半的正式访问。这是他就任总统以来出访了所有的西欧大国后,第一次访问法国。 巴勒斯坦示威者同以色列军队10月31日再次发生剧烈冲突,共有7名示威者被打死,150多人受伤。联合国秘书长安南31日发表声明,再次敦促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遵守最近在沙姆沙伊赫就制止暴力冲突达成的协议。 约旦首相拉吉卜1…  相似文献   

20.
约旦国王侯赛因和以色列总理拉宾7月25日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主持下,在白宫签署《华盛顿宣言》,郑重宣告一劳永逸地结束两国之间长达46年的战争状态,并保证加强经济合作,作为关系完全正常化的第一步.侯赛因同拉宾历史性会晤,不仅掀开了两国关系史的新篇章,也是中东和平进程一个新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