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月27日,在联合国安理会 会议厅,一场特别的会议 正在按照议事规则与原定议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会议结束时,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孟加拉国驻联合国代表安瓦尔·乔杜里大使宣布,安理会15个成员国的代表决定正式推荐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为下届联合国最高行政首长的入选,联大将于29日对安理会的推荐结果进行表决。安南的当前任期到今年12月31日结束。  相似文献   

2.
3月26日,由于北约成员国的阻挠,安理会在表决时未能通过由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印度三国联合提出的一项要求北约“立即停止”非法军事行动的决议草案。安理会的这一表决结果引起许多国家的强烈不满。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说,中国政府“强烈反对”北约对南联盟采取...  相似文献   

3.
美国何时补交联合国会费周锡生美国拖欠联合国的巨额会费何时补交?这是相当长一段时间来国际上十分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本来不该发生,或者说早就应该得到解决,因为及时缴纳会费是每个成员国应尽的义务。但奇怪的是,现在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美国不仅至今没有补...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于1月17日出人意料地正式宣布提名颇有争议的人物、瑞典现驻美国大使埃克乌斯为联合国对伊拉克武器监测、核查和视察委员会主席,并于当天通知本月安理会主席、美国常驻联合国大使霍尔布鲁克。安理会18日就这项提名召开非正式磋商会,由于分歧严重,安理会未能批准这项提名。 根源仍在1284号决议美国和英国未经安理会授权,以伊拉克没有与联合国监督伊拉克销毁化学、生物和核武器特别委员会(联合国特委会)全面合作为由,于1998年12月中旬对伊拉克实施了连续四天的军事打击。在美英的授意下,联合国特委会…  相似文献   

5.
对伊武器核查主要负责人在2月14日向安理会报告后,对伊“主查”与“主战”两方的外交斗争大致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这一轮角力的结果,不仅对伊拉克问题的走向,同时对今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应不结盟运动主席国南非的要求,联合国安理会18日开始就伊拉克问题举行为期两天的公开辩论,以便非安理会成员国能有机会就14日的核查报告发表看法。在辩论中,绝大多数非安理会成员国的代表主张继续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希望通过进一步核查和平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今年1月间 ,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美国纽约的气温较低 ,雨雪偏多 ,往日繁华的街道不时出现国际大都市中少有的冷清景象。然而 ,联合国安理会的会议厅内却经常显得热闹非凡。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霍尔布鲁克利用1月份担任联合国安理会主席的机会 ,主持安理会集中讨论了包括非洲艾滋病、刚果(金)、安哥拉、布隆迪、非洲难民等许多非洲问题 ,因此新千年的第一个月也被当地舆论称为“安理会的非洲月”。不过 ,当这个“非洲月”在1月31日降下帷幕后 ,人们发现 ,“非洲月”虽然有助于增加国际社会对非洲问题的关注 ,但它自始至终充满了美国味 ,场…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和英国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后,联合国安理会就如何解决伊拉克危机进行了数天的紧急磋商。但由于安理会成员国在有关问题上分歧严重,对伊磋商陷入僵局。安理会的分歧主要反映在:联合国如何对美英在未经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对主权国家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的霸权...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发言人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经常做的一件事是宣读“荣誉录” :又一个会员国交清了当年的会费。不过 ,每年除夕都有几十个会员国上不了光荣榜 ,而自动进入拖欠会费的“另册”。另册的榜首是财大气粗但狠卡联合国脖子的美利坚合众国。不久前 ,负责预算事务的联合国副秘书长、美国人约瑟夫·康诺在主管行政和预算的联大第5委员会说 ,今年联合国仍然流年不利 ,存在“三多一少” :支出多、会员国拖欠会费多、联合国维和债务多、手头现金少。以拖欠会费而论 ,截至今年9月30日 ,拖欠总额达30.94亿美元 ,比上年拖欠额增加5.84亿美…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安理会7月31日通过一项决议,授权组建多国部队,采取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一切措施解决海地危机.由谁来组建这支多国部队呢?美国驻联合国大使马德林·奥尔布赖特直言不讳地说,应当由美国“准备组织和领导”.这项决议为美国手握联合国的令牌对拉美地区进行军事干涉开创一个危险的先例.  相似文献   

10.
美国9月3日在联合国安理会散发了一份有关解决伊拉克问题的“新决议草案”。“新草案”要求安理会授权建立一支由美国将领担任总司令、接受美国“统一”指挥的“多国部队”,接替美英联军在伊拉克的军事“负担”,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持伊拉克的安全与稳定。“新草案”还呼吁联合国各成员国为解决伊拉克问题提供各种支持。美国的“新草案”牵动了各大国的神经,各大国纷纷以不同方式表示自己的立场。美国的两大盟友法国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分摊联合国会费比额与其他经济有明显增长的国家一样稍有上调●美国多年来单方降低会费比例,造成联合国与美国计算的会费有大约4亿美元的差距;以部分答应美国降低会费的要求换取美国清偿欠款●美国降低了经常性预算与维和费用的分摊比例,但仍是第一会员分摊大国为一个非赢利性国际组织,联合国的各项活动完全依赖会员国缴纳的会费进行。联合国会费由经常性预算、维和费用和国际刑庭费用3部分组成。根据《联合国宪章》,各国的会费多少由联合国大会制定分配比额,涉及到每个国家的切身利益。联合国自1945年成立后,一直依照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03,(37)
事件 安理会15个成员国5日召开非正式会议,首次就美国提交的伊拉克问题新决议草案进行讨论。法、德、俄明确表示若提案不做修改,它们不会投赞成票。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办公室6日说,阿拉法特已接受总理阿巴斯提出的辞职,但要求阿巴斯作为看守总理继续主持政府工作,直到新内  相似文献   

13.
对于已三易其稿“接近完成阶段”的《成果文件草案》,美国8月24日提出的修正案可谓是“当头棒喝”。尽管9月7日美国又表示愿对修正案略作妥协,美常驻联合国的代表博尔顿表示美国愿意在“千年发展目标”、发展援助目标的时间表,以及有关气候变化的措词等方面作出让步,但有报道说联合国很多成员国的外交官担心,最后的《成果文件》有可能只剩下薄薄的两到三页。  相似文献   

14.
德黑兰专电新年伊始,海湾的紧张局势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两伊战争虽仍在继续,但最近动作不大。据传,美国等西方国家可能减少在海湾的舰只。联合国秘书长等还在继续为贯彻安理会598号停火决议与两伊磋商。在海湾地区部分国家的努力下,伊朗与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正在酝酿一次以缓和地区紧张局势为目的的区域对话。这些新动向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海湾“热点”有可能降温。  相似文献   

15.
国际要闻     
《瞭望》1996,(49)
安理会未通过推荐加利连任决议草案 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国11月19日就埃及等0国推荐加利连任秘书长的决议草案进行秘密投票。结果,14票赞成,1票反对,未获通过。 按照《联合国宪章》的规定,联合国秘书长5年改选一次,由安理会推荐,联合国大会批准。在安理会,候选人须获得至少9票和5个常任理事国的一致同意方可向联大推荐。美国坚决反对加利连任。 东非三国建立地区贸易组织 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11月19日签署协议,同意建立“东非贸易委员会”,以加强地区贸易合作。该委员会包括三国制造业、工业和商业部门的123名成员。  相似文献   

16.
《瞭望》1997,(47)
全球要闻(11月10日—16日美国拒绝补交联合国会费广受批评美国国会参众两院11月13日分别通过了1998年财政年度援外法,但拒绝了克林顿总统提出的向联合国补交会费9.26亿美元的要求。决定传到联合国后,引起内外一片“震惊失望”,并指责美国国会的这一...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7,(26)
全球要闻(6月16日—22日)美参院通过有条件补交联合国会费议案美国参议院17日通过了有条件补交拖欠已久的联合国会费的议案。根据此议案,美国将在3年内补交所拖欠的联合国会费8.19亿美元,但条件是联合国要按照美国的要求进行一系列改革、并要减少美在联合...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专电美国政府于今年6月30日向联合国秘书长递交了一份报告,正式提出,“日本和德国应当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份报告是根据去年12月11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一项决议准备的。这项题为《安理会席位公平分配和成员数目增加问题》的决议要求联合国各成员国于今年6月底以前就安理会组成一事提出本国的主张,并责成秘书长将这些报告汇总整理,提交于今年秋季召开的第48届联大审议。  相似文献   

19.
1997年1月10日中午,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新闻发言人那里得知,当天下午联合国将就危地马拉问题举行正式会议,中国可能要采取行动。就在这天上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约见本月安理会主席、日本驻联合国代表小田和恒,称”中国对决议草案本身不提出异议,与提案国在向危派遣军事观察员问题上也没有分歧,但是危的所作所为,干涉了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和联大2758号决议,从而破坏了中危在联合国合作的政治基础,使得中方很难在安理会对危方有关要求采取合作态度。中国的立场已很明确,如果坚…  相似文献   

20.
国际要闻     
《瞭望》1996,(13)
克林顿签署赫尔姆斯—伯顿法案 美国总统克林顿3月12日签署强化经济制裁古巴的赫尔姆斯—伯顿法案。该法案是参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杰西·赫尔姆斯和共和党众议员丹·伯顿1995年秋提出的,其正式名称是“古巴自由和民主声援法”,旨在强化美国对古巴长期实行的经济封锁,阻止外国公司在古巴投资,企图颠覆古巴现政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