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建立有限合伙制度必要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限合伙制度历史悠久 ,它具有与普通合伙不同的经营方式与责任形式 ,在西方国家是一个重要的企业类别并有相关的法规调整。我国法律至今尚未有此方面的规定。由于有限合伙与其他企业形式相比有许多优点 ,在我国提倡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的形势下 ,对有限合伙的立法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有限合伙具有可以容纳多元化的合伙人、有利于企业融资、提高企业决策能力、合伙利益转移灵活等多项优点。市场经济要求多种企业组织形式的存在,尤其近年来兴起的风险投资企业需要有限合伙这种法律制度。我国有必要尽快建立有限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有限合伙是由有限合伙人和无限合伙人组成的特殊合伙企业,具有不同于其他企业的法律特征。有限合伙制度的确立将对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中小企业的壮大以及高新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论有限合伙人身份识别法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限合伙人因受有限责任制度保护而使其身份识别显得重要,有限合伙人身份识别体现在合伙协议的内部确定、有限合伙证书显示信息的外部公示、企业事务控制权和合伙企业名称四方面。有限合伙人身份存在被推定和被否定的制度设计,以企业事务控制权为核心的有限合伙人身份否定的证明责任在于债权人,以合理信赖的标准承担责任有利于保护有限合伙人。我国有限合伙人身份识别立法可以借鉴美国1976年的ULPA模式为主,确立合伙协议和有限合伙证书制度,明确有限合伙人身份错误责任以及依控制权、合理信懒原则设置有限合伙人的否认制度。  相似文献   

5.
民事合伙与商事合伙在属性、组织和经营方式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我国法律并未区分民事合伙与商事合伙。应当借鉴国外的相关立法规定,通过设立“不容否认合伙”制度和“揭开有限合伙面纱”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国合伙制度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6.
合伙企业作为独立的主体已基本成为共识,但合伙企业能否为法人制度所包容的争论却进一步升级.有限合伙与合作社的出现丰富了我国商主体的类型,也对原有制度形成了冲击:有限合伙企业的自治权与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协调问题,如何认识合作社的性质和功能等.  相似文献   

7.
从世界范围看,有限合伙是市场经济中一种重要的企业形态,在某些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我国目前立法对此却未加规定.为此,探讨有限合伙的相关内容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本文在综合分析了有限合伙的含义、法律特征、优越性的基础上,明确了我国建立有限合伙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关于建立有限合伙的一些立法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多数国家的法律都规定有限合伙企业有权变更为公司法人,甚至准许反向转变。但我国《合伙企业法》关于有限合伙企业变更为公司法人的规定仍是一片空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有限合伙企业变更为公司法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亟待法律的完善。变更企业组织形式应当规定严格的程序等加大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力度。如规定有限合伙企业的登记、公示义务,建立替代性赔偿资源等制度,赋予债权人请求提前清偿、提供足额担保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我国修订后的《合伙企业法》规定了有限合伙制度,完善了合伙形式,但同时也为有限合伙人滥用有限责任侵害债权人利益提供了条件.为规制有限合伙的滥用,需要借鉴国外立法,完善有限合伙资本制度、限制分配制度、有限责任否认制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早在1988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中对合伙企业就有所规定,1997年2月23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1997年11月19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这些法律法规构成了我国的合伙企业法体系,但均未明确规定有限合伙制度。本文就在我国设立有限合伙提出一些自己的浅见。 一、有限合伙(Limited Partnership)概述 有限合伙是指合伙人共同出资,其中一名以上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  相似文献   

11.
商事合伙体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事合伙体系存在于各市场经济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合伙制度单一,无法适应复杂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应该建立我国体系性的商事合伙制度。商事合伙体系的构成有普通合伙、有限合伙,同时要贯彻私法自治的精神,构造合伙发展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2.
有限合伙与风险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 ,风险投资作为高科技企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越发受到关注。比较公司制度 ,有限合伙这种古老的商业组织形式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企业吸引风险投资的更为有效的方式。由于我国立法对有限合伙尚无规定 ,应加快相关立法 ,以促进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有限合伙这种企业组织形式被具有成熟风险投资业的国家的实践证明,是风险投资企业最有效的法律组织形式,对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国法律明确承认了有限合伙制度,为风险投资初步扫清了制度障碍。但是,目前在我国风险投资企业中,大多数仍以公司制而非有限合伙制作为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形式。究竟是哪些因素构成了有限合伙制在我国风险投资行业领域的应用障碍,文章从风险管理人、机构投资者、上市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立法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唐艳秋 《工会论坛》2002,8(4):58-59
有限合伙制是风险投资机构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我国当前有限合伙制度发展缓慢的原因是 :一是有限合伙制度立法空白 ,二是双重征税降低激励机制 ,三是配套法规尚不完善。应当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 ,将有限合伙制引入我国的风险投资市场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限合伙风险投资企业除遵守<合伙企业法>外,还需要特别法规范,明确其准入的特殊条件和法律地位,建立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政府监管体系.同时,要营造由配套法律所构成的体系化的制度环境,才能保证其规范和有效地运行,充分发挥其为高新技术和其他创业企业提供孵化、成长资金的功能.有限合伙兼有法律制度设计优势和功能优势,但是也并非完善无缺,因此,决定了我国风险投资基金组织形式多元化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16.
美国合伙制企业法比较评析及对中国法的借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基于对美国的普通合伙、有限责任合伙、有限合伙、有限责任有限合伙、有限责任企业等几种合伙制企业组织形式的比较分析,从责任形式、税务负担、企业管理权及相关程序性规定几个角度分析了投资者在不同条件下选择不同的合伙制商事法律主体的利弊与取舍。文章作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酝酿出台之际,以比较法的研究视角,以期从美国的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的立法和实践中有所学习借鉴,在中国承认更多种类的灵活的合伙制企业组织形式,为投资者与企业家提供更广阔的经济舞台。  相似文献   

17.
论有限合伙     
有限合伙起源于康曼达契约,这种企业组织形态具有独特的价值,它可以完善企业的责任形式;有利于风险投资企业的发展,其形式上是风险投资企业的一种组织方式,但实质上是企业治理制度的创新,是完善风险投资企业治理结构的必然要求.我国立法虽然规定了有限合伙企业形式,但在具体立法模式、合伙人的数量、有限合伙人的权利义务等方面,仍有进一步完善的余地.  相似文献   

18.
鉴于我国目前的合伙企业法只规定了普通合伙一种形式,而有限合伙这种颇具生命力的企业形态却处于立法的盲区.因而对有限合伙企业予以立法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有限合伙在美国风险投资中取得的巨大成功 ,使得近年来我国建立有限合伙制度的呼声愈来愈高。国内相继有关于有限合伙的地方规章出台。通过对依地方规章成立的有限合伙的章程与公司、一般合伙的相关章程规定 ,以及不同地方规章的不同规定的比较研究 ,认为 :在有限合伙中 ,应该允许法人成为普通合伙人 ,并对合伙人数量做出限制 ;取消对于出资额及出资形式的限制 ;对合伙人的权利义务作出明确规定 ;对有限合伙组织的运作进行特殊限制 ;在章程中具体约定有限合伙的解散与公司化转化等。并指出地方规章这种立法形式的不足之处 ,对这种地方规章超越法律的做法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民商法典的合伙法律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合伙的法律性质中,合伙的民事主体地位、财产、责任承担尤为值得探讨。在立法方面,合伙的定义与形式、法人合伙、民事主体地位、责任承担、隐名合伙与有限合伙等问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