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面临很多挑战,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经费仍然是"捉襟见肘",文化设施和设备仍然很难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为此,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发展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健全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更多的文化宣传阵地和休闲娱乐场所,进一步提高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面临很多挑战,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经费仍然是“捉襟见肘”,文化设施和设备仍然很难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为此,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发展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健全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更多的文化宣传阵地和休闲娱乐场所,进一步提高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如何解读和研究当代的中国农民,田翠琴、齐心撰写的专著《农民闲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开辟了农民研究的新视角,即以闲暇时间和闲暇生活方式变迁为视角解读农民的发展变化。休闲时间是以时间形态存在的重要社会资源,是衡量社会文明与人类进步的重要尺度。伴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化,农民的产业结构、耕作方式、劳动空间、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的休闲生活正朝着多层次、新领域转变,在这方面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农民闲暇》作为我国首次系统研究中国农民休…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16,(3)
农村公共文化可以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粮食。但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过程中会出现部分问题导致农民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本课题通过调查S县的公共文化建设情况,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价值取向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巩村磊 《理论学刊》2014,(1):100-104
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物质生活明显改善。但在市场逻辑和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乡村社会传统价值体系面临着更新与转型,一些地区的农村出现了农民价值追求迷失、公共精神消退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被时代赋予了新的价值取向,其内在功能不再是仅仅满足农民娱乐需求,而且蕴含着重建乡村公共秩序、重塑农民精神生活、缓解认同危机和伦理危机的价值取向,其现实意义不仅在于促进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完善乡村社会治理,而且在于关照农民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进而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农民闲暇时间的增多,也为农民休闲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然而,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在休闲的品质、结构、意识、福利等方面存在严重障碍。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利于发展江西经济,实现绿色崛起,改善农民休闲生活。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泛创建了以县图书馆为依托、乡镇文化站为支撑、行政村“农家书屋”为基础的农村基层公共图书室服务体系。“农家书屋”的建立,满足了广大农民朋友就近、便捷享受阅读乐趣的需求,为农民学习休闲、增长知识、致富信息的交流提供了良好平台,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农村传播的途径,有效地帮助了农民提高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妇女闲暇生活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妇女的闲暇活动逐渐多样化,出现了一些新型的休闲方式。然而,农村妇女闲暇生活中也有许多问题。农村妇女闲暇生活的改善对妇女自身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祖群 《前线》2015,(4):81-83
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中,农村文化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要做好农村文化建设,一个基础就是不断提升和完善现有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需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是为农村民众提供基本的文化服务需求。它大体上包括适应需求的内容体系、层级分明的责任体系和协同高效的运行体系。伴随着经济社会的稳定快速发展,北京市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发生了一些明显的甚至是质的变  相似文献   

10.
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农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是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由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事权与财力不匹配、官员晋升锦标赛模式下地方政府偏重经济建设而轻视文化发展,以及传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阻碍,当前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存在总量和结构性双重失衡,严重制约了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与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解决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求失衡,要不断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支出制度、强化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创新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模式,从而切实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