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阵痛中的嬗变——城乡结合部的"城中村"转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中村"现象是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改善"城中村"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改变"城中村"的物质环境面貌,各地都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推进"城中村"转制。但转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问题,违章建筑的产权问题,物质环境改造问题,就业和社保问题,基层管理体制的协调问题等。要缓解和解决这些矛盾,政府需要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引导"城中村"城市化进程;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建设和谐社区;对违章建筑制定适当补偿标准或承认部分临时建筑的合法产权,保障转制居民利益;促进就业和建立转制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帮助转制居民安居乐业;着眼代际转化,促进"城中村"居民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2.
《求知》2000,(11):46-47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所、光学技术研究所、机械科学研究所等十三家省属开发性科研机构,日前被福建省政府确定为首批面向市场实行企业化转制的科研单位。这标志着福建省科研机构改革步入实质性阶段。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势必要逐步趋向规范化.为适应这一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国行政体制的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将企业化管理模式移植到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中来,运用企业经营的五大原则,并借鉴美国政府行政改革的案例,对我国行政体制的结构性改革进行尝试性的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加大了对企业改革转制的力度,使一些改革转制力度大的国有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发生了许多变化,矛盾十分突出。运用劳动关系预警机制等措施来解决和协调劳资矛盾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张厚奎  强雪玲 《理论导刊》2005,24(10):49-50
针对目前农民严峻的就业形势,从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农民进城打工局限性的日益凸显、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等多个视角分析,进一步推进农民就业企业化需要拓展“四条途径”。  相似文献   

6.
企业化政府考虑了政府组织的运作过程、成本及管理方式,是行政改革的新的理论范式之一。其理论是美国行政改革实践的一个有待改进的版本,我们必须建立在自身行政生态环境中来考查其利弊。  相似文献   

7.
8.
在党的十六大上,我们党把“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庄严地写入了党章的总纲,从而确立了科学技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的细胞,新时期科研院所基层党建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要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本文旨在针对科研院所基层党建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结合近年我们的一些有益实践,提出科研院所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米广弘 《民主》2010,(5):39-4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业进行了三次转型,进入了空前繁荣、“做大做强”的时期。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计划经济时代的单纯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出版社的图书总发行由委托新华书店代理改变为由出版社自办。第二次转型是上世纪90年代上半期,由单一的数量增长向优质高效转变,把书刊质量提高和效益增长作为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北京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增长压力及环境日益恶化的局面。从北京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入手,探索性地从阿伦·奈斯的深层生态学理论中为治理北京生态环境问题寻求解决路径。从树立经济发展的整体观念着手,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实现北京的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  相似文献   

11.
北京卫星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对于北京市来说,加快京郊卫星城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是缩小城乡差距,缓解城市中心区人口压力,实现产业链深度整合,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为此,北京市总体规划确立的城镇体系布局,是建立市区、卫星城、中心镇和建制镇的四级城镇体系。本对北京卫星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快发展卫星城的政策。  相似文献   

12.
夏婧  周先进  段美娟  杨文建 《学理论》2012,(10):165-167
针对我国农业企业道德文化缺失的现状,从引导农业企业道德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精神理念入手,探讨了培养和加强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服务意识以及奉献精神对于构建优秀的企业道德文化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具体的方法措施,为建设农业企业道德文化体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的世界,将是城市化的世界。在我国强化对新世纪的干部——国家和城市的管理者的“城市观”的教育尤为重要。要遵循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教育干部坚持城市可持续发展观;以先进文化引领域市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干部树立学习型城市观。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风建设的反思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培养优良学风既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现在各高校都意识到学风建设对学生成才和高校发展的重要,也非常重视学风建设。但高校的学风状况仍堪忧。本文试图通过对学风建设进行反思,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根据问题的症结提出了几点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维稳越来越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针对首都维稳呈现的重人治轻法治的现象,提出必须加强法治建设才能实现彻底维稳。建议采取强化立法、完善行政法律解释体系、强化监督、对疑难信访案件公信听证等措施,推进法治以预防和化解矛盾,实现法治状态下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6.
论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是西部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起到了特定的作用,特别是随着对产业集群提高区域竞争能力内在机理认识的逐渐提高,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在制定政策规范产业集群发展目标,建立产业集群平台,创造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软硬件环境,提供公共产品和中介服务,维护平等竞争,促进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塑造信任、合作的区域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attempts to measure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s system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Vientiane Capital City from their operation. Meanwhile,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performances are measured through standard evaluation form, annual report, and technic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he data used in this analysis are primary data provided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by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Vientiane Capital City, the capital of the Lao PDR. The results are mixed results. On the positive side, the oper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focuses more on profit making, and encourages the directors, chiefs, and staff towar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their operation. On the negative side, the state-own enterprises face some risks as a result of oper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局级领导干部胜任力状况及培训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问卷调查数据,从必备知识、必要工作能力和个人特征三个方面考察了北京市局级领导干部胜任力的优势和不足,并从培训的原则、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北京市局级领导干部胜任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推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其研究质量不断提高,呈现出一些新的研究趋势,即纵向度的全程化、横向度的全面化与研究视角的多维化。  相似文献   

20.
国企腐败是中国最大的腐败。政治与经济双重体制的逆向挤压是国企腐败高发的动因。一方面,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依旧是以行政化手段为主,自上而下的公权力对国有企业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国企正是依赖这种公权力,获得民营企业无法企及的超额垄断利益。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具有市场经济主体的属性,在国家监管、社会责任与公益目的极度弱化的情况下,多元化的经济行为和经营方式又成为其谋取私利的重要途径。瓦解国企强势既得利益集团谋利行为在于分类监管。公益性类企业的监管模式应当摒弃市场化监管手段,实行以政府监管为主、社会民主监督为辅助的监督模式;对竞争性国企应确立“非禁即准入”原则,建立国有资产退出机制。从根本上说,国企腐败治理关键在于瓦解国企腐败所依赖的制度环境,以全面改革代替局部改革,以制度创新代替制度修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