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辩诉交易制度源于美国,是用于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减少积案的一项特殊制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刑事犯罪率不断上升,而我国司法资源远远不能满足案件的需求,导致大量案件积压,办案效率低下,为了提高司法效率,保障被告人及被害人的权益,实现实然意义上的正义,我国有必要借鉴吸收辩诉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2.
辩诉交易产生于19世纪的美国,从辩诉交易价值取向和我国司法实践的现状来分析,我国有必要而且完全可以借鉴适用辩诉交易制度.辩诉交易制度是我国刑罚的社会功能和刑罚观念发生转变的必然选择,是解决我国刑事诉讼现实问题的必然要求,我们应在寻求公正和效率平衡点上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辩诉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3.
辩诉交易制度作为一个刑事诉讼程序在部分国家存在,如美国、德国、意大利,以美国为其典型。根据中国的司法实际,笔者认为,应在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引入辩诉交易制度,但对其制度之构建,应当审慎,防止辩诉交易产生不应有的负面影响。一、辩诉交易的特征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交易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主要是检察官实施刑事追诉的过程中;第二,由控辩双方对被告人定罪与量刑进行协商;第三,体现了控辩双方的能动性,赋予了控辩双方一定的选择权即“自治权”。二、辩诉交易制度的显性作用首先,提高了诉讼效率,缩短了案件处理的时间,节约了…  相似文献   

4.
辩诉交易是一种在英美法系国家刑事诉讼中普遍采用的制度。这一制度的理论基础是现实主义的正义观和后现代主义的司法理念,它起源于美国,后广为传播,虽遭到许多的抨击,但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辩诉交易制度对中国的法律建设具有的借鉴意义,已引起我国法学界的关注和讨论。本文指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虽然也存在着一定的辩诉交易,但有必要对我国的辩诉交易进行重新设计,提出条件,建立相关的制度与程序。只要规范得当,辩诉交易便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更大程度上实现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刑事司法实践中,绝大部分案件包括未成年人案件都可适用辩诉交易.而作为与刑事司法并行的司法制度,美国少年司法在恪守“国家亲权”理念及“儿童最佳利益”原则的基础上,亦逐步加大了辩诉交易的适用.刑事司法与少年司法双轨制下的未成年人辩诉交易在制度设计、程序运作及司法救济上存在一定差异,亦面临一系列质疑与规制.  相似文献   

6.
辩诉交易制度是20世纪以来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刑事诉讼模式,我国的一些刑事法律制度及政策都蕴含着辩诉交易的精髓.本文指出司法改革客观要求加大对辩诉交易制度的运用,应设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辩诉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7.
辩诉交易制度是美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刑事诉讼法律中没有辩诉交易,然而司法改革客观要求加大辩诉交易的运用,在改革我国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同时,可以分步设立有中国特色的辩诉交易制度。我国的辩诉交易应当规范化及制度化,同时鉴于特定的制度背景,应注意在立法上为其确立一定的限度,以提高刑事诉讼的效率与效益。  相似文献   

8.
建立中国式辩诉交易制度之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珊琦 《法律科学》2004,22(4):115-118
如何兼顾公正与效益 ,乃现代刑事司法理论重点之关注 ,国外司法实践表明 ,“辩诉交易”实为求得二者平衡之最佳选择。在司法资源相对匮乏的中国 ,建立辩诉交易制度 ,对提高诉讼效率 ,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 ,促进司法观念的革新意义重大。然而 ,辩诉交易利弊共存 ,当限制适用。因此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辩诉交易模式 ,应是中国司法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辩诉交易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非常规的处理刑事案件的程序,但在我国刑法体系中却始终无一席之地。我国相当一部分法院办案效率低,案件久拖不决的问题相当严重,影响了我国司法体制的正常运转。而以“高效率、快结案”为特点的辩诉交易制度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在司法实践中我国已经出现了运用辩诉交易处理刑事案件的成功事例,为引进辩诉交易制度开了个好头。  相似文献   

10.
辩诉交易制度源于美国,是用于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减少积案的一项特殊的制度。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司法现状,本文认为我国有必要借鉴和学习这一制度,从而构建中国特色的辩诉交易制度,以实现提高诉讼效率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1.
Plea bargaining     
《Commonwealth Law Bulletin》2013,39(3):1112-1120
  相似文献   

12.
13.
With the growing recognition of the salience of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attention to biases in the earlier phases of case processing is increasing. Still, few studies have considered the influence of defendant race and race/sex within the plea process. The present study uses a sample of felony cases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race and race/sex on the mode of disposition,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factors that predict the likelihood of a plea across race, and potential racial disparities in the plea value received pertaining to a charge reduction.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blacks, and black males in particular, are less likely to plea, and are expected to receive a lower value for their plea. Also, the factors that predict the likelihood of a plea are substantively different across race. Conditioning effects of race and sex are found in the likelihood of a plea and probabilities of a charge reduction.  相似文献   

14.
以辩诉交易为代表的控辩合作纠纷解决机制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刑事案件处理的一种新型模式,越来越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司法效益观是辩诉交易制度产生与发展之本体因素,契约观是辩诉交易制度产生与发展之基础因素,实用主义思想观是辩诉交易制度产生与发展之动力因素,抗辩式诉讼结构是辩诉交易制度之支持因素,沉默权与证据开示是辩诉交易制度之促生因素,发达的辩护制度是辩诉交易之保障因素.  相似文献   

15.
关于票据抗辩限制的新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票据抗辩限制的意义 从债权转让考察债务人的抗辩情况,在民法上和票据法上表现迥异.民法上的债权转让,适用罗马法上的"谁都不能转让优于自己的权利"的原则,债权是在不丧失其同一性的前提下移转给受让人的,所以,债务人可以把对抗让与人的一切抗辩向受让人主张(见德国民法第404条,日本民法第468条,我国合同法第82条),即使受让人为善意,也不能取得比转让人更优越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解读美国辩诉交易制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辩诉交易虽源于英国 ,但却在美国发扬光大 ,成为美国刑事司法最具特色的制度之一。只有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辩诉交易制度的来龙去脉、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辩诉交易的各种评价之后 ,才能根据我国的法制环境进一步研究是否引入 ,如何引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现有技术抗辩制度本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鹏 《科技与法律》2010,83(1):42-46,51
现有技术抗辩制度与无效制度不同,其理论基础在于善意第三人可得利益的保护,亦即在被控侵权人为善意的情况下,其具有通过检索等方式,合法获得涉案专利申请日之前公开的自由公知技术的可得利益;且具有通过获得涉案专利申请日之前公开的专利的专利权人实施许可等方式,合法使用在先专利的可得利益。  相似文献   

18.
论辩诉交易对反贪工作之借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莫燕珍 《政法学刊》2001,18(5):27-29
在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起诉工作中引入辩诉交易制度,可以加大反贪力度,达到遏制和预防腐败的目的。首先是辩诉交易的概念与特征;其次,引入辩诉交易可以从体现司法公正性、完善司法豁免体系和提高司法效益;最后是引入辩诉交易后的司法上如何运作及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不断发展,该制度的整体适用率逐步提高.其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重罪案件领域的适用问题备受关注,这与重罪案件办理的现实需求关系密切.从实践情况来看,在重罪案件办理过程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地方适用情况差距较大、适用影响因素较复杂、部分重罪案件适用效果较有限等.实际上,在重罪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过程中,检察机关发挥重要的审前主导作用,体现在证据情况的把握、控辩协商的程序以及量刑建议的提出等方面.为了更好地促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重罪案件中的有效实施,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的适用标准,完善控辩协商机制,发挥庭前会议功能,保障良好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