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寻求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中,严复的“道通为一”思想为处理现代化历程所涉及的本土与西方文化资源、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提供了借鉴与反思。严复提出了“援西入中”的思想启蒙方案,基于“道通为一”的现代化路径,承认人类社会发展存在共同的本质与规律,也肯定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严复选择性借鉴和吸收苏格兰启蒙思想,试图构建现代中国的理想方案和发展蓝图,透视出中国文化精英阶层艰难探索现代化模式与路径的历程,有助于为中国社会学自主话语体系以及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构找寻文化根基、理论资源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严复悖论”是一个具有奠基意义的关键命题。这一命题意指中国在引入现代性因素改造本国社会继而走向现代化时所面临的“单项引进”与“全盘引进”的互悖矛盾,其实质乃是中西社会有机体由于各自内在结构不同而萌蘖的异质社会有机体之间的互斥现象,根本缘由来自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塑造性”功能。纾解“严复悖论”,需要将从专制政体变革的民主政体作为支撑现代化的杠杆、将传统文化的价值符号作为引领现代化的中介、将社会内源性质素的渐进发育作为激发现代化的动力,从“新”“旧”整合中探寻现代化的出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重新慎思“严复悖论”具有重要的价值,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路,应当保证外来的现代化思想与传统文化相结合,重在实现“社会存在”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严复把塑造国民作为拯救民族危机的根本出路,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率先建构了近代国民的三重素质结构,赋予国民以自由、平等、独立等近代权利。化臣民为近代国民,以人的现代化引领中国的民族复兴构成了严复思想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和煦的阳光驱散隆冬的寒意,福建会堂国际厅里一片暖热。1月5日上午,福建省纪念严复诞辰170周年大会在福州举行,共同缅怀严复的历史功绩,学习和弘扬严复“严谨治学、首倡变革、追求真理、爱国兴邦”的精神品格,激发和凝聚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的强大力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祖翼出席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赵龙主持,省政协主席滕佳材致辞。  相似文献   

5.
李儒斌 《求索》2011,(12):109-111
“实事求是”思想对当代中国产生了深刻影响,它的渊源可追溯至近代以来自严复,中经胡适,而影响到毛泽东的相关思潮。这股思潮有其特定的内容,从而,它的出现与内容均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的一个特定阶段的现象。本质上,它是中国在接受西方,走向现代化,走向富强的过程中最优秀的思潮之一。  相似文献   

6.
严复对卢梭思想之批判述评欧阳哲生辛亥革命时期,严复发表了《政治讲义》、《〈民约〉平议》等文,对卢梭的思想理论及其负面影响给予了批评。过去,一般论者均据此认定这是严复思想倒退的证据,忽视了严复这一思想的西学渊源。其实,卢梭不过是西方近代启蒙思想家之一,...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早期海军留学生,严复是鸦片战争之后向中国系统介绍和研究西方社会科学基础理论与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曾被时人誉为“哲学初祖“和“新道德”的启蒙者。严复对近代中国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都作出了贡献,有人把他比作英国的哲学家、经济学家、法学家,一生从事经济学、伦理学和哲学的研究与著述的边沁(1748~1832),甚至说他是中国的边沁。应当说,自从有了严复,近代社会科学才在真正的意义上来到中国。中国的社会科学能够发展到今天,严复的启蒙和奠基之功是不可没的。  相似文献   

8.
重读严复救亡篇樊洪业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所起作用的飞速增大,科技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构成中的最重要因素。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5年5月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它顺应世界的发展潮流,符合中国的现实需要,同时它也是中国现代化运动先驱者们“科学救国”...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月8日,是我国著名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先生诞辰160周年。早在1908年8月,严复应邀第四次来天津供职时,就曾发出"吾系卅年老天津"的感慨。严复执教北洋水师学堂二十载,其熠熠生辉、闪烁着思想光芒的译作《天演论》完成于天津。经文史专家考证,"天津宫北大街(今古文化街)大狮子胡同大甡字号后严公馆",是严复先生多年生活的旧居。2004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在整修古文化街时,特在故居旧址旁辟"天演广场"、铸严复铜坐像一尊,身后是《天演论》节选的背景墙。与此同时,在天津博物馆、天津军事交通学院(内设严复与北洋水师学堂纪念馆及"严复园")、塘沽区世纪广  相似文献   

10.
严复的进化论思想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前进性,二是循序性。对进化论"前进性"特点的坚定认识,使严复对其理想政治的最终实现抱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对进化论"循序性"特点的深刻把握,使严复对其政治理想的实施强调稳定有序的操作原则。严复把进化论的这两个特点充分地融进了他的政治理想的推进理论当中。严复的这种对其理想政治推进保持积极而又稳重的态度,同他对理想政治本身既发展又稳定的特征取得了一致,从而实现了他的理想政治思想本身和其推进理论在理论基础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这是19世纪末严复译介《天演论》时提出的主张。在这位思想先驱眼中,中国人的道德的革新,是国民现代化的三大重要任务之一。“新道德出焉,而新民出焉”。20世纪初,戊戌变法失败后东渡日本张扬“新民说”的梁启超先生也曾对比中西,认为不仅要启迪“民智”,还要革新“民德”。21世纪初的今天,草根力量在推动中华民族道德复兴的过程中又为其注入了怎样的时代内涵呢?  相似文献   

12.
商务印书馆于1931年和1981年两次重印严译名著丛刊,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但由于《国富论》(郭大力、王亚南)的出版,其中的《原富》"却不曾引起任何值得重视的反响"。随着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学者在对严复思想进行深入发掘时又重新关注《原富》汉译本的社会价值。对比《原富》与《国富论》可以看到,译本的生成蕴积了不同时代的诸如主流诗学、意识形态等的社会文化内涵。严复的《原富》饱含了严复对积贫积弱、处于现代化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高度关注,为处于学问饥荒时代的中国社会提供了精神食粮,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吴小曼 《新东方》2008,(8):43-46
在中国近代史上,探讨国民素质问题,严复并非第一人。比严复稍早一些的思想家冯桂芬、钟天纬等都一定程度上涉及了民族性格问题,与严复同时期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则主要从政治角度展开对国民性的探讨。但是可以说,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较早、较深刻、全面探讨国民素质问题的思想家。严复从国民素质的基础地位和作用、现代理想国民模式及提高国民素质的途径等方面都有展开论述并有精辟见解。系统总结和分析严复探讨国民素质问题理论成果,对于我们今天倡导教育改革,探寻提高国民素质途径,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进化史观是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显著标志。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指导,是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进步。理性的觉醒和理性精神的发扬,使20世纪的中国史学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20世纪的中国史学突破了传统的自我封闭和个人英雄史观局限,使历史涵盖面更宽广、内容更丰富、体系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15.
<正>观看严复主要译著、信札、家书以及严复用过的打字机,与录制有由严复作词的清朝国歌《巩金瓯》的八音盒“亲密接触”……1月5日,在福建省纪念严复诞辰170周年大会暨学术研讨会配套活动之一“科学与爱国——纪念严复诞辰170周年文物展”上,大量珍贵文物吸引了参会嘉宾的目光。“严复先生是从福州走出的思想大家,是‘闽都’近代的骄傲。我们今天隆重纪念严复,就是要更好地继承他‘开眼看世界,以笔醒山河’的思想和事业。”这次文物展的策展人和主讲者是福州市政协委员、严复翰墨馆馆长郑志宇,展品也均来自严复翰墨馆。  相似文献   

16.
严复故里寻踪日农他手握译稿屹立在闽江北岸,眺望那滔滔江水东流入海。这是故乡人为纪念一代哲人严复(1854-1921)在其出生地福州市苍霞洲江畔的天演公园而立的石雕。公园取名“天演”系显示他的翻译巨著《天演论》曾深远影响中国近代的变革图强。今年5月是他...  相似文献   

17.
严复国民性思想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燕 《长白学刊》2007,(3):131-133
中国近代的国民性改造,即实现人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严复作为最早提出这一问题的思想家,对国民性的弱点进行了深刻揭示和尖锐批判,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自我剖析和反省意识,在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上,体现了民族的觉醒。他的敏锐思考,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石 《长白学刊》2007,(2):84-87
任何社会科学都有时代局限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不例外。迎接挑战,再铸辉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惟一出路与前途就是跟上时代步伐,实现现代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进程,即是其基本原理不断充实、完善,不断适应新社会实践要求的过程;同时也是其个别原理和个别结论被扬弃与否定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已成为21世纪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9.
《政协天地》2024,(1):10-11
<正>100多年来,严复的思想和精神始终感召他的后人坚守爱国之心、践行报国之志。在严复诞辰170周年之际,几位严复后人就如何传承和弘扬先祖“严谨治学、首倡变革、追求真理、爱国兴邦”的精神品格畅谈感受。严复孙女严倬云有人说,祖父是从福州走出去的中国近代史人物,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中国人之一,更是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道德价值取向的形成是围绕"义利"关系的争论展开的。义利问题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史的基本问题之一。处于国弱民穷近代中国的启蒙思想家严复,为探求中国富强之路,对传统义利观的偏弊进行深刻反思。严复借用西方科学知识和道德观念对传统义利观进行改铸,提出了"两相为利"、"义利合"的思想。严复倡导的"开明自营"指引了义利观新转向,严复义利观的具有不可忽视的启蒙意义及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