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家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国家理性,这是国家的自然属性之一。出现在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理性国家是国家理性的产物,强调国家治理符合理性精神,具有制度化、程序化以及公民有序参与等特点。尽管理性国家的规律是普遍的,但其实现条件、形式、渠道在不同国家却不尽相同。在理性国家规律的影响下,现代国家治理已远远超越于传统国家治理,并出现了一些共同特征,如:包容性的国家观念深入人心、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执政者集团中普及、良好的国家秩序与人民幸福的生活、建立在公民普遍认可的权威基础上的法治国家、公共权力受到监督与制约、公民合法的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协同与合作等。  相似文献   

2.
由于制度知识与制度理性的局限性,如何解读国家权力的运用不能偏离理性的价值要求,一直是市场经济秩序理论中不能不涉及的内容.哈耶克、布坎南和欧肯从建构理性出发,对市场经济秩序、国家制度设计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多元化的生活境域要求人的多元化生存。人类历史运动经验和精神探索的成果证明健全的个人理性是多元化生存的精神根基,提供这样的精神根基是近代中国人已经提出但是迄今未能完成的历史课题。借鉴西方人个人理性建构的历史经验和思想内涵,改造中国传统共名理性以建构健全的个人理性精神体系,进而塑造具有健全理性的个人和社会、民族、国家是多元化生存下的道德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4.
裴森  郭华 《唯实》2009,(10):46-50
理性主义国家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特定发展阶段,其理论来源主要是黑格尔的理性国家观以及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学说,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是合乎理性的社会存在,自由是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国家是相互教育的自由人的联合体以及革命民主主义的政治倾向。虽然这种国家观在不久之后即被马克思所自我否定迅速超越,但并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抽象继承,在以后的唯物史观语境中仍然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历史先进性及现代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四大古文明中,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唯一五千年连绵不断是由其特质和属性决定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是德文化、善文化、和文化.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具有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历史先进性.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人本、理性特征以及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观较之于西方文化的宗教性和人类中心主义,显得更为人文和理性.而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是那个时代世界最先进、最优秀的文明思想,是人类思想的高峰.孔子思想在西汉成为国家主流意识后,引领中国在2000多年中领先世界并维护着国家统一.党的创新理论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超越和前进.  相似文献   

6.
克罗茨纳赫时期的历史、政治和社会经济制度比较研究,对马克思国家现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这一时期的研究,马克思对黑格尔理性国家现产生怀疑,并萌生了经济结构决定政治设施,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阶级对立起源于经济事实的唯物主义观点,为全面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理性国家观和确立历史唯物主义国家现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克罗茨纳赫时期的研究是马克思思想转变和唯物史现创立过程中承上启下的环节.  相似文献   

7.
杨力 《唯实》2005,(11):40-43
民间社团组织的兴起,是国家与社会界限模糊、交叉渗透,以及权力与权利良性互动、平衡合作的产物和结果。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国家与社会、权力和权利关系,对现代法律秩序生长产生了重大影响。经过对自由主义和福利主义两种法律秩序的整合,“回应型”法律秩序兼具了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而民间社团组织在一定意义上恰恰反映了这种反思理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政治哲学基于他所创立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实现了对启蒙理性两种政治哲学基础即近代先验论和经验论的超越.并且在此引导下,马克思完成了对启蒙理性的先验理性维度的国家理性和经验理性维度的单子理性的双重批判.在批判过程中,马克思政治哲学对启蒙理性进行了重构,从而产生了独具实践性、辩证性和社会历史性特色的理性论.  相似文献   

9.
近代西方社会从中世纪宗教蒙昧时代向近代社会转型的理性化过程中,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作为完美智力的理性向作为自然规律的理性的转换中造成的。近代科学直接推动了启蒙运动中的理性转变,而智力理性转向规律理性则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说过,历史是由两条经纬线构成的。一条是人们创造历史的热情,另一条是潜伏在热情后面的理性。从传统工业社会转向新型的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是一种跨历史时代的大转折。作为继沿海发展战略、西部开发战略之后的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第三步棋,国家在重大转折时期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面对新的时代要求,仅有求生存、历艰险的闯关东精神,仅有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是不够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理性选择是求实、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根据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危机重重的国内实际情况作出的理性选择。国家利益至上原则是一边倒形成的历史必然,体现了新中国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边倒政策处在中国由屈辱外交向完全独立自主外交的灰色地带,在我国外交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霍布斯的《利维坦》和洛克的《政府论》表面上相互冲突,实际上分别论述了现代国家的两种职能—统治职能和管理职能。在《利维坦》中,国家是绝对的和意志性的,国家意志是一切价值和伦理道德的判准。在《政府论》中,政府是相对的和理性的,它努力保持着价值中立,扮演着不偏不倚的公共角色。而理性的政府是建立在意志性的国家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3.
当代理性范畴经过了由科技理性到价值理性的分立再到二者融合的过程。科学技术有它自身的双重效应,因此在发展科技、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应该注意重塑价值理性。在当今时代,只有以全面的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实现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合理重构。  相似文献   

14.
行政伦理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在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过程中,在公共行政领域所应遵循的行政伦理道德要求,其核心价值就是坚守社会公平、正义与秩序。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行政伦理与和谐社会理性诉求在于追求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有机契合。一方面,行政伦理所追求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理性双翼”,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和谐社会的构建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和谐社会的核心目标是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以及秩序,这也是行政伦理的终极关怀。因此,行政伦理与构建和谐社会因由共同的价值追求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近代思想史上,洛克的“社会契约论”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之间的差异耐人寻味,双方在价值旨趣上虽然都强调“社会契约”对个性价值——自由、平等、财产、安全等“自然权利”的保护,但在具体路向上却各趋一途。在洛克看来,人类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是一种历史进步,因此,人们订立“社会契约”有利于每个人在公共权力的庇佑下获得更大发展;最好的国家是能保障个人“自然权利”的政治制度,这当然非“人民主权”的民主政体莫属。而依据卢梭的视角,人类由“自然状态”迈向“社会状态”意味着人的“社会——理性”异化,所以人们订立“社会契约”的目的在于解决异化问题;最好的国家是符合社会“公意”并克服“众意”(人们出于私心而杂合的异化理性)的民主制度,只有它才称得上名副其实的“人民主权”国家。卢棱的学说强调克服“社会——理  相似文献   

16.
<正>18世纪,是法国人引以自豪的世纪。以法国学者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深信理性是至高无上的,无论是政治还是上帝,都要由它来解释和判断,相信理性是引导人们发现和确  相似文献   

17.
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发展中,农民主体将富有更强的理论化色彩,本文以影响个人行动的三个因素为维度,将农民理性划分为经济理性、道德理性和法理理性,并进一步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理性具有经济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如今大学生就业制度早已由传统的"统包统分"转变为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在截然不同就业形式交替转型过程中,60%-70%左右的毕业生都能理性地看待所面临的就业形势,转变自己的择业观念,强化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19.
书林漫步     
《理论与当代》2012,(9):57-57
《大目标:我们与这个世界的政治协商》 任冲昊 等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2-07《大目标:我们与这个世界的政治协商》是由凤凰联动策划酝酿三年之久的一本时政书,于2012年7月隆重上市。继《中国可以说不》《中国不高兴》之后,本书再创时政图书的新语体、新思路、新目标。这也是中国首部由80后年轻人创作的时政书。全书充溢着年轻人对这个国家的热爱以及对国家发展的理性思考,是新青年对旧格局的一次历史清盘。  相似文献   

20.
正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存在的首要条件,谋求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永恒的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自身特点和内外安全形势结合起来思考国家安全问题,我国的国家安全观不断趋向成熟与理性,有效指导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实践,提高了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也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