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周末的晚上.读高中的儿子回家.与我坐在一起吃板。儿子对我说:“我再也不会向物理老师问问题了。”我诧异地问:“为什么”他满腹委屈地告诉我:“我向物理老师问一道题.你瞧他怎么回答,他不屑一顾地数落我‘这也不会’,说完扭头就走出教室。”我再三为老师辩解:“可能老师还有别的事,或者上课他讲了你没有听。”  相似文献   

2.
钓鱼     
张学伟 《党课》2011,(10):71-71
廖老师在河边钓鱼,来了三个学生。仅仅小半天功夫,廖老师就钓上了半篓鱼。廖老师钓鱼却不吃鱼,要将篓里的鱼分给三个学生。谁知,有两个学生摇摇头,不要鱼。结果,半篓鱼让另外—个学生全部带走了。见岸上的两个学生不走,廖老师问:“你俩不要鱼,那要什么?”其中一个学生不客气地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宝贝——高级钓竿。”廖老师惊诧地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学生答:“那篓鱼虽然多,可很快就会吃完的。我要是有您这宝贝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鱼了,  相似文献   

3.
从事教育工作20余年,我和有些老师一样,对犯过错误的学生罚过作业,请过家长,写过检讨,罚站在教室门口,扫过地等。然而效果呢?老师是如此惩罚天天有,学生是小小错误总不断;老师批评乏味了,学生挨批疲沓了;老师气“老”了,学生无所谓了,有些家长对孩子也失望了……近年来,我想,能不能寻求一些更好的办法来改变一下这种状况呢?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尝试着改变“体罚”学生内容的做法,居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补上一课     
杨文艺 《学习导报》2011,(11):59-59
上课了,我照例走进教室,孩子们很安静。拿起粉笔,我默默地板书课题“听听他们的心声”。安静的课堂顿时骚动起来,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一个孩子站起来,疑惑不解地问:“老师,这一课我们不是上过吗?”我微笑着说:“对,但是,请允许我‘补上’这一课。”  相似文献   

5.
2012年的“3·15”,河南通许县的病死猪肉火了,史璞也跟着火了,尽管后者原愿。3月16日,星期五晚上7时,当穿着一身中式外套的史璞走进MBA学院多媒体教室时,底下的学生关切地问了声:“史老师,今天吃饭了没?”只见这位面容恬静、头发略微花白的男人会心一笑,淡然地回答道:“谢谢关心,今天的晚饭我吃了。”  相似文献   

6.
刚上完第一节晚自习,我走出教室,黄小东从我身后跟了出来道:“老师,我想跟你谈一谈。”早就听其他同学讲黄小东有很重的思想负担,现在他终于憋不住了。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导机会。  相似文献   

7.
背上的兄弟     
“所以牵了手的手,来生还要一起走……”这首动情的《牵手》,是残疾青年张连喜在结婚典礼上唱给背他走过30个春秋的“雷锋式的好民警”王书臣的。㈠30年前的一天,天津市红桥区欢庆里小学一年级一班的教室格外安静,学生们都在认真地自习。这时,一只小手悄悄地举了起来。班主任忙问:“张连喜,你有什么事?”“我要上厕所。”张连喜低沉的回答隐约夹杂着哭声。得到老师允许后,张连喜慢慢地从椅子上溜下来,用双手撑着身体艰难地挪向教室的门口。这时,又一只小手举了起来。举手的是王书臣。“我能背他去厕所吗?”在老师鼓励的目光…  相似文献   

8.
刚参加工作那年,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还在实行快慢班制度。而我,接手了学校最乱的一个班级:成绩最差,纪律最乱。我的第一节课终于要开始了,之前耳闻了这个班的学生如何“挑衅”老师的“辉煌”历史:把卫生巾放在粉笔盒里,在笑声中看着女老师的脸由红变黑;把扫帚放在门沿上,砸到推门的老师后又“诚恳”地道歉;上完课的老师出教室后突然发现裤腿上的墨汁……带着些许茫然和恐慌,我走进了教室,当然忘不了在进门的瞬间检查门沿上是否有“暗器”,踏上讲台时不经意地扫视粉笔盒……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我便开始了讲课。果不其然,不到两分钟,台下就有…  相似文献   

9.
公差 《求贤》2010,(12):30-30
这是一个让人想到学问的词。这是老师们最爱说的一句话: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进入职场后,我离教室远了,许多次大脑思考后的行为被人耻笑:“多傻呀!”“真是刚出校门,书生气!”我认真研究别人的思考方式,我发现,我的确错了,在这个花花世界,思考更丰富更多样:  相似文献   

10.
学生撒谎几乎是每个老师都大为恼火的事情。这不,我班的王者师就是一个爱说谎的孩子。一个星期一的早上,蒋经纬到校就对我说:“李老师,王者师要我代他请一天的假,他的爷爷死了。”我点了点头应允了,我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他连忙说:“刚才我在家接到王者师的电话,他告诉我的。”这一天王者师没到学校。第二天一大早,王者师按时到校了,  相似文献   

11.
“在教室外边,我拿着一张废纸,想随手丢掉,可当我看到一位同学正弯腰捡垃圾,就羞愧地将废纸装进了口袋。回到教室,我在桌子下挂了一个塑料袋,发誓以后再也不随手丢垃圾了。”这是濮阳市油田第十九中学初二(1)班李珂同学的“三省”日记。在这所学校,每个学生都有本“三省”日记,学校通过这种形式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2.
称谓的尴尬     
我的朋友到一个单位联系工作,因为叫了接待人一声“师傅”,使对方怫然不悦。“都什么年代了,还有叫师傅的吗?哪怕叫一声老师呢?”那位“师傅”愤愤地说。对此我感想颇多。 30年前,师傅们进驻学校之后,当被学生们称为老师时,师傅们就会更正学生:不要叫我老师,要叫师傅。不愿被称为老师不是因为自知没有学问,而是由于当时老师的地位不如师傅。今天,人们则更愿意被称为老师而不是师傅,是因为老师比师傅的社会地位高了。 到朋友、同事家串门,该怎样称呼他(她)的爱人,一直使我很挠头。见面的时候可以用“你好”搪塞过去,但告…  相似文献   

13.
王先生(一初三学生家长):今年我的儿子考上了重点中学,这当然与老师的帮助和培养密不可分,带毕业班的老师确实也非常辛苦,我们由衷地想感谢一下老师,“谢师宴”可以算是一种形式,但我想学生之间不应攀比,应根据自己家庭的经济情况量力而行,像我们家若是请老师吃饭就打算选择中档饭店,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4.
我当班主任时,我班小陈同学,属留守学生,由祖父母照顾他上学,平常有些散漫。一天下午上课后,同学们都欢快地跑回教室.但我发现小陈没来上课,直到下午第二节课后10多分钟,他才急匆匆向教室跑来。我当时就想:“这小子旷课玩去了,这是我亲眼所见,一定得给他点颜色!”于是.我在教室门口拦住他.严厉地批评他旷课违纪.并要通知他父母来校对他共同教育。  相似文献   

15.
我当班主任时,我班小陈同学,属留守学生,由祖父母照顾他上学,平常有些散漫。一天下午上课后,同学们都欢快地跑回教室.但我发现小陈没来上课,直到下午第二节课后10多分钟,他才急匆匆向教室跑来。我当时就想:“这小子旷课玩去了,这是我亲眼所见,一定得给他点颜色!”于是.我在教室门口拦住他.严厉地批评他旷课违纪.并要通知他父母来校对他共同教育。  相似文献   

16.
雷泓霈 《唯实》2009,(3):96-96
据报载:在印度的一些中小学校,沉思是学生的必修课。学生们的首要“功课”是帮助老师整理教室,然后一起参加“沉思”,只有在这些活动完成后,学生们真正的课程才得以开始。目前,印度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引进此类项目,有的学校还开设了戏剧课和瑜珈课。  相似文献   

17.
魏敏生 《廉政瞭望》2011,(11):45-46
人们有一句常常挂在嘴边的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个我从小就相信,因为父母给我讲过,老师也给我讲过。作为自小就是一个乖娃娃和好学生的我,自然是深信不疑。现在我是一个老师了,也为人父了,要讲给我的子女听,也要讲给我的学生听。如果像我的老师和父母那样讲,又有一点不甘心。哪一点不甘心呢?可能是认为照样讲太简单了吧。难道这道理有变化?想来想去,现实中有许多现象不是一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就说得清楚的。  相似文献   

18.
那天早晨,我到班上查看学生的自习情况。刚进教室就发现一个男同学和他的女同桌因为一点小事正吵得不可开交,双方将课桌上的书乱扔,刚好扔到了我身上。我走近他们,没有大声呵斥,而是面带微笑地对那个男同学说:“男子汉大丈夫,不可以和女同学计较。再说,同学问要互相友好……”我的宽容使“战争”平息了。  相似文献   

19.
“前,前进!”一阵朗朗的读书声从木里县东朗乡细绒村村小的教室中传出,身穿警服的鲁绒旦珠正在给孩子们上着语文课,他是学校的课外辅导员,学生们都叫他“卤蛋(鲁旦)”老师。这个老师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东朗乡派出所所长。乡里的乡亲们大小事情都爱找他帮忙,都叫他“卤蛋”所长。  相似文献   

20.
《廉政瞭望》2012,(8):44-45
瑟瑟寒风中,学生们做着欢迎仪式前的最后准备。老师说:“参加仪式是好学生的专属。”家长说:“这是成人世界的预演。”此情此景,孩子们在心里哼的是《迎宾曲》,还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之官员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