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大学日本研究所是1964年成立的,从此我们就开始了日本经济的研究工作。从70年代末起,我先后参加出版的著作有:《1973~1975年日本经济危机及其特征》、《高速发展的日本工业》、《日本垄断资本》、《日本经营管理体制概况》、《战后日本财政》、《战后日本税制》、《战后日本物价史》、(1973-1989年日本经济发展史》、《当代西方经济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史纲》;现正在研究的课题有:《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影响和日本经济发展前景》(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相似文献   

2.
日本自1947年开始出版《经济白书》,至今已出版54年,出版时间基本是在每年夏季,由经济企划厅编制,而2001年的经济白书在12月出版,由内阁府编制,书名由原来的《经济白书》改为《经济财政白书》,副标题是《没有改革就没有增长》。2001年经济财政白书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均出现了不同的特点。 一、2001年经济财政白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日本是太平洋西岸一个蕞尔岛国。海运、造船业对于日本的发展至关重要。战后初期,面临经济复兴重大课题的日本,海运成为其瓶颈性问题,故此,海运政策曾成为战后初期日本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4.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日本经济中心主席金森久雄在莫斯科出版的《日本奇迹与苏联经济改革》一书中,就如何协调国家与私营部门的关系、保持国家干预与维持私营部门的积极性和独立性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独特的看法。 他认为,战后日本经济不同于西欧与美国经济,虽都为市场经济,但有着更高程度的国家参与和干预,这是40、50年代和60年代日本经济的明显特点。不过后来国家参与的规模减小了,且从80年代开始主张加强私营部门独立性、削弱国家干预的意见占了上风,但至今日本经济仍保留着国家与私营部门的和谐关系,成为西方世界国家中与私营部门保持和谐关系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2004年7月,日本内阁府编制出版了当年财政经济白书,副标题为《没有改革就没有增长Ⅳ),这是沿袭2001年财政经济白书而形成的,2001年白书的副标题为《没有改革就没有增长Ⅰ》,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白书发生的变化之一,另一个变化是将经济白书改为经济财政白书。  相似文献   

6.
从1986年底以来将近8年时间里,日本经济先是经过4年多的“平成景气”,接着转入“平成萧条”,至今尚未从萧条中走出来.这次从景气到萧条的交替过程,是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罕见的大起大落,它既有经济循环的原因,也有泡沫经济膨胀与崩溃等循环以外的原因,面对这种情况,日本国内外的学者正在反思日本的经济系统出了什么毛病,而为了进行这种反思,有必要再一次对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作一番回顾.  相似文献   

7.
孙叔林 《当代亚太》2003,(12):55-58
精雕细刻 ,十年磨一剑《战后中日关系史》(194 5 - 1995 )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田桓主持的“战后中日关系史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 ,也是该课题组推出的“战后中日关系史丛书”的最后一部 ,即第四部。前三部分别为《战后中日关系史年表 194 5 - 1993》(1994年 8月出版 )、《战后中日关系文献集 194 5 - 1970》(1996年 5月出版 )、《战后中日关系文献集19 71- 1995》(1997年 8月出版 )。显然这三部书都是为最终成果服务的 ,但本身又独立成书 ,且具有很高的文献史料价值。“战后中日关系史研究”课题大体于 2 0世纪 90年代初正式…  相似文献   

8.
一、战后日本财政体制的变化——国债的大量发行及其国债财政体制的确立。 战后,日本的财政管理,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1945~1949年战后通货膨胀时期的财政管理。(2)1950年以后的基于平衡监督理念而进行的财政管理。(3)1965年以后大量发行国债的财政管理。战后,日本鉴于战前国债发行的经验教训,一直采取比较保守的财战政策,严格控制国债的发行。但是,自1964年起一度高速增长的日本经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到1965年便出现了严重的萧条景象。在国家税收急剧减少的情况下,日本的财政支出却大幅度地增加,日本自1950年以来所奉行的均衡预算出现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为了弥补财政预算的不足以及为了刺激经济的回升,终于放弃了1949年道奇计划以来所坚持的平衡财政的方针而实行赤字财政,决定发行1972亿日元的国债。至此,日本的财政管理模式开始山均衡财政向大量发行国债的财政转化。 如果说1965年日本发行国债是为了弥补年末财源不足而采取的紧急措施,那么1966年日本则是有计划的发行国债。1966年度预算,一般会计年初预算规模为43143亿日元,比上年度初预算增加了17.9%,而国家税收的增加不能满足如此庞大的支出。因此,依据财政  相似文献   

9.
日本在战后曾经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 ,但 90年代却陷入了长期经济萧条的泥潭之中。政府虽然采取了大量的刺激需求的政策 ,不断扩大政府财政投资以制止总需求下滑 ,但只能形成对GDP增长的短期支持 ,一旦财政支持减少 ,经济又再度崩溃。这在 1 995~ 1 996年经济的短期恢复和随后的进一步恶化中表现得十分明显。现在 ,日本的利率已接近于零 ,财政赤字高达GDP的 1 0 % ,日本企业严重依靠隐含收益和财政投资的经营方式已走到了尽头。无论是IMF的《世界经济改革》 ,还是克鲁格曼 1 999年 9月在《财富》杂志上的专论都指出 :重振日…  相似文献   

10.
以1991年泡沫经济崩溃为转折点,日本经济步入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萧条,1991年至1995年日本经济的平均增长率只有0.6%,这个增长率纵向比较是日本战后以来最低的,横向比较也是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最低的。1996年,在政策刺激和提前消费作用下,出现了3%以上的经济增长,但是在改革的全貌尚不明确的情况下,桥本政府不分轻重缓急全面推进。“提高消费税”“减少公共投资”的财政改革,阻碍了目前急待解决的头等任务──扩大内需,恢复景气,日本经济又出现了更严重的经济萧条。经济企划厅98年9月份公布的统…  相似文献   

11.
一、有关大学和高等教育的协会及学会1、协会及团体1)大学基准协会:1947年设立,出版刊物《年报》、《JUAA》内外大学有关情报资料》等.2)日本学术会议:1948年设立,出版刊物《日本学术会议月报》、《各种报告书》、《各种劝告》.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初期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开始了长期的调整阶段,经济增长持续低迷,特别是自1997年以来,日本经济停滞进一步深化。到目前为止,已出现了战后未曾有过的连续两年的负增长,消费、投资低迷,金融体制不稳定,信用收缩,复苏乏力。本文主要分析20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为促使其经济走出萧条实施的经济政策及其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3.
曾铁 《日本问题研究》2001,(2):40-42,48
一、五十~八十年代195 6年~ 195 7年 ,日本元元社出版《元元社科幻丛书》(共 2 0本 )。 195 7年 ,日本成立科幻俱乐部 ,出版科幻杂志《宇宙尘》。195 7~ 1974年 ,早川书房推出《早川科幻丛书》( 1970~ 1991年 ,它又推出《早川科幻文集》)。1960年 ,日本政府公布 10年内国民收入翻番计划。为此 ,从中小学到大学都加强了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教育。同年 ,日本中学课程设置便体现了这一计划 ,中学自然科学教育明显得到了充实和改进。1962年 ,日本召开了首届科幻大会。1963年起 ,创元社陆续出版《科幻译丛》 ;桑日欧出版社推出了《科幻文库》…  相似文献   

14.
吉田茂(1878~1967)是日本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在二战前长期活跃在日本外交第一线,二战后,又在日本战败改组和重建时期,五次组阁并三度兼任外相,成为战后日本复兴与发展的奠基人。吉田茂的执政时期,正是本世纪40年代后半期到50年代前半期复杂多变的历史时期,日本面临经济复兴与国家重建与独立的两大课题。战后初期,日本被盟军占领,旋即即又被冷战风云抛卷至国际政治斗争的夹缝之中,使本已困难重重的日本重建事业更加举步维艰。本文试图将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某些特征,同美国对日政策的演变相结合,考察吉田茂战后经济外交思想的形成、实践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战后一度被誉为经济增长“优等生”的日本,进入九十年代后,陷入了长期的经济衰退和萧条。在九十年代的前半期,日本经济的平均增长率只有0.6%左右,1996年虽有所好转,但增长幅度仍低于稳定增长的八十年代,而且好景不长,1997年日本经济又重陷于困境,经济发展只有0.8%的实际增长,1998年经济形势更进一步恶化,并且暴露出全面性衰退的征象。目前,日本经济持续严重恶化的势态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引发经济萧条原因的探讨成为热点,本文认为引发日本经济萧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周期性因素日本经济在8…  相似文献   

16.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以来的近10年中,日本经济总体上一直处于长期萧条甚至衰退的困境之中,日本舆论称之为“失去的10年”。据资料显示,在过去的10年中,虽也有个别年份的增长,但都是昙花一现。10年平均的经济增长率几乎为零,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失业率达到战后创记录的5.4%的水平;国家债务、财政赤字和银行呆帐坏帐都达到空前的规模,2001年日本经济出现负增长,而2002年的前景也很不乐观。在过去的相当长时间里,日本一直是西方国家中的优等生,在经济增长方面处于领先的地位,而现在却一改常态,陷入长期萧条的泥潭而不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原载日本1982年11月27日出版的《东洋经济》,题为“苏联问题七点即席解答”,兹将其中第二、三、四节选译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刘迪 《新民周刊》2012,(44):20-20
孙崎享依据长期从事情报分析的经验,指出了日本政治家垮台的美国因素。当下日本读书界,孙崎享众目所瞩。他的《战后史真相》和《美国摧毁的政治家们》两本著作,引起了日本读者的强烈兴趣。孙崎享是日本外交官,1943年生于中国鞍山。早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1966年进入日本外务省,曾任日本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外务省国际情报局长...  相似文献   

19.
战后以来,日本之所以能够迅速成长为与欧美各经济强国相抗衡的经济大国,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对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对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视。而职业技术教育又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作为一个法制较为健全的国家,早在1969年日本就制定了《职业训练法》,70年代末,又相继制定了《职业安定法》和《雇佣对策法》。1985年,日本政府对《职业训练法》作了较大修改,将其命名为《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这些法律是日本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对十年来日本经济发展的回顾进入90年代,由于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经济进入战后最长的“调整过程”。这个过程于1993年底结束。从1993年起,曾共同陷入90年代初经济周期性萧条的欧美各国经济相继复苏,唯独日本回升乏力。1993年的经济增长率几近为零。1994、1995两年也只有0.6%和1.4%。1996年度由于日本政府宣布将在1997年4月1日将消费税由3%提高到5%,刺激消费市场异常激动,当年经济增长率达到4.4%,为1991年以来最高点。1997年由于桥本前首相采取了结构改革优先的政策,使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