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在签署了一份4840万吨石油的合同之后,俄罗斯石油公司从中方获得了60亿美元贷款,用来购买尤科斯公司资产。这一协议的达成,如同在俄罗斯顽固的石油保护主义堡垒上炸开一道豁口,此后俄罗斯石油公司又同中石化公司签署了"萨哈林-3"合作项目协议以及后来购买秋明石油子公司的协议,直到目前的中俄石油大单。  相似文献   

2.
新闻眼     
《南风窗》2005,(4)
中国和拉美展开“石油蜜月”1月下旬,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对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访问,在所到地区迅速刮起“中国旋风”。中国和秘鲁、委内瑞拉又相继签署了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等领域的合作备忘录和合作协议。石油是这场“旋风”的源头。从去年开始,中国与拉美各国关系迅速升温,中国的“大国石油外交”策略在南美最大、世界第五大的石油出口国委内瑞拉的发挥更是可圈可点。去年底,在查韦斯总统访  相似文献   

3.
媒体     
《南风窗》2014,(12):15-15
<正>01中俄天然气协议与地缘政治英《经济学人》5月24日在5月份的一场紧张谈判中,中俄签署了一项庞大的天然气协议。普京称这项协议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史上最大一笔交易。但其真正价值却是协议背后的地缘政治。在经过了为期10年的讨价还价后,两国在这个当口达成协议并不出人意表。它将有助于克里姆林宫减少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到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2016,(25)
正如果参与协议的各国只能在数月内维持石油冻产协议,随后不甘市场被美国攻占,纷纷再度增产出口,那么国际油价恐怕又要下跌,传统产油国增收的目标就无法实现。从4月"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中文称"欧佩克")商议冻结成员国原油产量,到9月底在阿尔及尔会议上初步达成一致,再到10月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代表聚首伊斯坦布尔,以及最近的欧佩克专家会议,欧佩克今年就原油冻产问题持续磋商,是该组织在长时间里试图就石油生产问题进行国家间合作、重振国  相似文献   

5.
国际     
《南风窗》2014,(14)
<正>周边哈批准俄过境对华输油哈萨克斯坦议会上院6月26日批准关于俄罗斯通过哈萨克斯坦境内向中国出口石油的合作协议。该协议对俄指定具体企业经哈境内输油管道每年向中国出口700万吨石油的各种条件作出规定。被指定企业有权使用鄂木斯克(俄)-阿塔苏(哈)-阿拉山口(中  相似文献   

6.
<正>一、普京访印签大单"充电之旅"意"突围"12月10日晚,俄罗斯总统普京悄然抵达印度首都新德里,在没有隆重欢迎仪式和盛大宴会的低调气氛中开始了对印度为期一天的"充电之旅"。12月11日,莫迪与普京会面,两人共同主持了俄印双边峰会,并签署了涵盖核电、石油和防  相似文献   

7.
巴西缓解贫富悬殊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伟 《南风窗》2012,(9):61-63
尽管巴西贫富差距依然比中国大,但在破解收入分配不公现象方面,巴西人的政治智慧、治国理念和社会政策值得同为"金砖之国"的中国借鉴。巴西的基尼系数曾经高达0.6,几乎是全球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处于社会分裂与动荡的悬崖边。在工业化的驱动下,巴西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进入了GDP年均增速超过10%的"经济奇迹"周  相似文献   

8.
印度的能源外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印度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其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04年它的增长率高达8.2%,与中国一起被称为亚洲经济的"双引擎".然而,同中国一样,经济高增长的背后是惊人的能源消耗.目前印度的石油日均消耗量达200多万桶,是亚洲地区仅次于中国、日本的第三大石油消费国.能源消耗量的增大和世界石油价格的不稳定,使得印度意识到需要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能源外交.  相似文献   

9.
保罗·盖蒂是美国的石油大王,1957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美国首富”。1976年盖蒂逝世时,他的财富达到40亿美元。保罗·盖蒂20岁时,有两年时间在他父亲的油田里做杂工,取得了很可贵的采油经验。到22岁时,他在牛津大学读了两年书,回到美国后,他放弃了准备做外交官的打算,决定投资自己熟悉的采油业。他以500元买了一块地,便成立公司筹款在那块地上凿一口探井。这口井日产原油720桶。两个星期后,那块地卖给了另一家石油公司,他第一次赚得1.2万元的利润,这就坚定了他在石油  相似文献   

10.
西班牙《起义报》12月19日同名文章(作者泰森特·雷孔多)中国最近与一些南美洲国家签署了若干合作协议,再次在西方世界目前展现了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前进步伐。这些重大的投资与合作协定意味着,在中国巨龙的前进步伐目前,许多国家将再次亮起警惕的红灯。此外,近期还有一条关于中国的新闻震惊了西方世界:中国与东盟的十个成员国在老挝签署了贸易协定。根据这份协定,将建立一个拥有全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自由贸易区"。而这只不过是可能会在不远  相似文献   

11.
一、非洲能源形势:变与不变 几组数据可以显示非洲能源形势发展的“变”与“不变”: 第一,非洲大陆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近年来油气资源与供应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根据《英国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统计评论》资料,非洲探明石油储量从1991年的604亿桶、2001年的968亿桶,增长到2011年的1324亿桶,目前非洲探明石油储量占世界的8%。按2011年生产水平计算,非洲石油的储采比年限为41.2年,低于中东的78.7年,高于欧亚(俄罗斯、中亚及北海)的22.3年以及亚太地区的14年,说明非洲的石油生产与供应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2.
媒体     
《南风窗》2014,(24)
<正>01中国为何创立新的"世界银行"英《经济学人》11月11日当下,各类国际性开发银行早已不胜枚举,但名册中又将迎来一位新成员。10月24日,来自21个亚洲国家的代表在北京共同签署协议,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英文简称AIIB。顾名思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面向亚洲欠发达地区提供贷款,用于道路、通信基站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作为倡议者和发起方,将力争在2015年底前使该机构正式投入运作。  相似文献   

13.
数字     
《南风窗》2016,(2)
正29.71美元1月6日,OPEC称原油价格降至29.71美元每桶,较上一日每桶31.21美元的交易价格大幅下跌,这一价格是2004年以来新低,创12年最低水平。去年OPEC在沙特带领下一直在为捍卫该组织的原油市场份额而坚持不减产,助推了油价腰斩。油价暴跌令石油出口国家遭受重创,委内瑞拉正在面对史上最严重的衰退,IMF称委内瑞拉去年GDP锐减10%。  相似文献   

14.
<正>金砖国家的概念最初来自高盛公司经济师吉姆·奥尼尔,表达了对未来50年金砖国家发展前景的看好,这一信息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两年里,金砖国家经济表现良好,曾一度引发金砖国家经济与发达国家经济表现存在"脱钩"的论调。在金砖国家峰会连续召开之后,国际社会认为金砖国家试图将其经济实力转化为国际政治影响力。与中国、巴西、印度和  相似文献   

15.
中、日、俄三国能源博弈:花落谁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由于日本的半路杀出,中国与俄罗斯能源合作项目中修建由俄安加尔斯克到中国大庆的石油管线波澜骤起,中、日、俄三国围绕俄远东能源进行着激烈的博弈,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并牵动着东北亚国家关系的走向。 中俄能源合作与日本的介入 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最早起源于1994年,当年,俄向中国提出修建一条从西伯利亚到中国东北地区的输油管线。1996年4月,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共同开展能源领域合作的协议》,该项目纳入两国关  相似文献   

16.
起因继与俄罗斯之间众所周知的飞机业务合作之后,1994年,南德集团展开与俄罗斯国际卫星组织联合研制、发射、经营卫星的业务,急需大量的资金,但南德作为非国有企业从国内金融机构直接通过贷款融到充足资金几乎不可能。1995年夏天,经夏宗琼介绍,牟其中认识了澳大利亚X.G.I集团代表何君。何君为了能通过南德联合开发俄罗斯的卫星业务,表示愿意利用X.G.I与中国长期的进出口业务帮助南德"吸取境外资金",方式是通过开立远期信用证,贴现后获得资金,然后借款给南德使用。于是经过商讨,双方于1995年8月8日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简称"八八"协议)。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中海油和台湾中油共同签署了勘探石油合作意愿书,意向合作区域包括台湾海峡以及肯尼亚、非洲区域。未来,双方会在台湾海峡共同进行海洋油气勘探,也会携手进行海外勘探开发。对双方共同感兴趣的海外项目,两公司将通过联手投标或以转让权益的办法实现合作。双方在天然气市场开发、原油代炼、原油和成品油贸易等方面,也会继续洽谈合作机会。  相似文献   

18.
10月22日,在我国广西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胜利闭幕,这标志着中国在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迈出了新的步伐.自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定以来,中国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开始出现"迈大步、看多步"的战略转变.2004年在老挝举行的第八届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标志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ACFTA)进程的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2014,(8):35-35
<正>刚刚从"欧洲菜篮子"荷兰留学归来的徐帅,十分思念荷兰口味的乳制品,回国前他以为自己以后吃不上这个味儿了。而近日他从电视上得知,习近平主席访荷,中荷加强了奶业合作,不仅将扩大荷兰奶制品对华出口,中国最大乳企伊利还现场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现场签署了共建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合作协议。中荷两国的经济合作成果,马上就会反映在他家里的"菜篮子"上。  相似文献   

20.
从奥斯曼帝国解体到2020年阿联酋与以色列建交,阿拉伯民族主义历经百年兴衰.二战后,泛阿拉伯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成为阿拉伯国家加强团结、支持巴勒斯坦事业的"武器",阿以矛盾成为中东地区主要矛盾.然而,随着阿拉伯国家内部矛盾的激化,加上域外大国和中东非阿拉伯国家对阿"分而治之",阿拉伯民族主义开始让位于地方民族主义,阿拉伯世界的整体利益让位于各国的现实利益.从埃以签署《戴维营协议》到阿联酋与以色列签署《亚伯拉罕协议》,阿拉伯世界不断分化,利益诉求、安全挑战和身份认同日益多元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为了在海湾地区应对伊朗的威胁以及在东地中海地区应对土耳其的挑战,部分阿拉伯国家选择与以色列"化敌为友",多极化的"新中东"格局已现端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