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哲学教科书肯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是阶级性与继承性的统一,对政治上层建筑则只讲阶级性、而不讲继承性。我认为,这是片面的。政治上层建筑也是阶级性与继承性的辩证统一。剥削阶级的政治上层建筑相互之间从本质到形式都是可以继承的,因为剥削阶级的政治上层建筑在本质上都是少数剥削者镇压和剥削广大劳动者的工具,都是保护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这里要探讨的是无产段级国家的政治上层建筑与剥削阶级国家的政治上层建筑之间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这可以从社会意识形态的继承性来说明。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不能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这一指示意义十分重大。一、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首先 ,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要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 ,历来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要求作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演变及其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哲学、宗教等各种具体的意识形式,是“观念的上层建筑”,是社会生活过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对以往意识形态理论进行扬弃的智慧结晶,后经列宁、毛泽东等理论家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为其添入了新的科学成分和指导革命实践的积极内容。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期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航标。  相似文献   

4.
对于任何社会形态而言,意识形态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形态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的思想表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加强社会主义意以形态建设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不仅是国家核心利益之所在,也是国力角逐的新话题。从不同角度来审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蕴涵着话语权利和话语权力的统一、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一元指导与多样并存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五个统一",对于坚持政治导向、增强价值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和强化国家政治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郭燕来 《前沿》2013,(9):20-24
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政治伦理有着密切的逻辑关联,在现代社会当中,这二者共同营造着现代民主政治社会的合法性诉求。意识形态领导权是社会意志和国家的统一,政治伦理构成了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规定了政治忠诚的形成机制及其作为理论形态的基本特征:在形成方式和内容上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在主体上是集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的统一;在构成要素上是知情意的统一。政治忠诚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它鲜明的阶级性和斗争性,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立场则决定了我们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以及思想和理论要求。与一定社会形态、观念上层建筑以及政党和阶级利益的内在相关性,决定了政治忠诚的具体性和实践性。在我国,讲政治忠诚首先是对党忠诚,并且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具有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田惠爱 《前进》2001,(10):32-3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信息化和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特别是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对广播电视发展规律、传播本质、行业属性、社会地位作用的认识,站在新的高度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是当代广播电视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一、广播电视具有强烈的政治属性广播电视是以新闻报道、反映和引导舆论为己任的大众传播媒体,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作为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它是被该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法律因素在…  相似文献   

9.
青年是中华民族振兴的脊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也是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争夺和侵蚀的重点对象,故从某种程度上说,青年政治社会化关乎国运兴衰、民族存亡。在当代中国,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以恢复历史为幌子,企图对青年政治社会化进行颠覆性破坏,以达到摧毁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大厦、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乃至颠覆中国国家政权之目的。在国际国内形势复杂、环境变化多端的当今,深刻分析历史虚无主义在新时期盛行之因,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提振青年政治信心、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法规制新媒体内容,是有效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捍卫社会主义制度的强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新时代,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最前沿,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至关重要。国铁企业历来深受社会公众和广大网民关注,且拥有200多万人的职工队伍,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既是政治责任,也是政治任务。一、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意义1.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和灵魂,集中体现政党、国家、民族的政治目标导向和社  相似文献   

11.
论法治与德治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二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把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今年六月他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指出: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应该相互结合,统一发挥作用。这一重要而深刻的思想,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   法治与德治的结合体现了社会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基本特征   法律和道德都属于上层建筑,其思想层面则属于社会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领域。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2.
意识形态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不仅批判了资本主义国家虚假的意识形态,同时预示了未来社会的意识形态教育需要指向人的终极关怀——人和人类的解放。立足于意识形态教育本身,当前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性在于:对于个体而言,意识形态教育有助于推动个体的政治社会化,促进个体政治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国家而言,意识形态教育有利于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养成,推动社会各种利益的有效整合,凸显意识形态教育的社会"软实力"的作用;对于国际社会中思想文化交流而言,意识形态教育有利于在多元的文化交流中把握自身的话语主动权,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地位。  相似文献   

13.
意识形态又被称为观念上层建筑,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承担对社会成员进行引导与教化的责任。自我认同理论强调个体建构和社会塑造的互动过程,而意识形态一方面在"秩序"  相似文献   

14.
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同国内外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战胜了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对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权的进攻和干扰。列宁同反马克思主义斗争的经验,对于当前我们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做到四个"自觉划清",特别是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须遵循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弘扬主流意识形态,批判并驳斥各类消极、错误乃至反动社会思潮。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具有利益诉求多样化、观念交锋多维度、价值认同多元化的特征,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培育、崇尚、践行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强化其作为国内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和主导意识形态,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批判精神,这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常青的最可贵特质。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在铸魂育人方面重塑和弘扬马克思主义整体批判精神和批判路径,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6.
赵伟 《前沿》2011,(1):65-69
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有"虚假意识""观念上层建筑"和"拜物教"三种不同的界定。国内理论界对这三者的关系一直是聚讼不已。实际上,上述三种结论并非简单的对立或等同的关系,相反它们呈现为一种不断扬弃和提升的进程。马克思对于意识形态的探索采用的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最终在拜物教理论中实现了对意识形态的全面、具体、历史的把握。准确理解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精髓,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保证。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民主政治则属于上层建筑的范围。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一旦确立起来,又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相互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认识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关系,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基础的一个方面,向上层建筑提出了建立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如果不搞民主政治建设,上层建筑就不能适应经济基础中的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的需要。而民主政治具有何种性质,民主政治建设如何进行,又反过来制约和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存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的晚年书信,阐释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重新强调了二者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特别是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对经济基础的巨大反作用,而且驳斥了"经济决定论"的观点,并进而提出历史合力论。这些思想为我们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当前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政治体制改革(当前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重大的理论依据和有力的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9.
金海斌 《人民论坛》2014,(12):46-48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长治久安,影响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发挥。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关键时期,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尤为重要。分析我国意识形态的矛盾特点,阐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这正是理论研究、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者所要搞清楚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同志们:今天,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三次法制讲座。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两年来,已经举行了十二次法制讲座,比较系统地学习了民主法制建设的基本理论以及宪法和其他主要部门法律知识。法制讲座对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工作水平的提高起了一定的作用。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仍将每两个月举行一次法制讲座,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理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国际法与国际条约、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法律问题等。我们要把每两个月举行一次法制讲座形成为一项制度,坚持下去,这对于我们做好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有重要意义。今天,是新年伊始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的第一次法制讲座,请吉林大学教授王惠岩同志为我们主讲《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政治属于上层建筑,国家、政权、民主、法治、权利、义务、平等、自由等都属于政治的范畴,而政治学则是研究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重要内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