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但是二者并非绝对分割,而是相互渗透的:感性认识阶段中渗透着理性认识;理性认识阶段中也渗透着感性认识。目前,学术界对前一个问题探讨的较多,对后一个问题即理性认识阶段中的感性认识因素问题较少触及。本文拟就此作点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教学工作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我们应当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规律来安排"中共党史"和"毛泽东思想"的教学过程:首先通过多种手段,增加学员的感性认识,为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打好坚实基础;然后引导学员正确把握中国革命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规律,进而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最后引导学员运用学到的理论去解释和解决历史与现实中的重大问题,自觉实现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相似文献   

3.
一、再认识的必要性再认识是辩证认识总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毛泽东把认识总过程概括为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实践。这样,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是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再认识,就是指人们根据实践的结果,修正原来的认识(包括理论、假说、观念、政策、决策等),发展新的认识。对于决策来说,再认识是总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批判了唯心主义的错误,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建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的基础上,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知"、"行"这对哲学范畴作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化、民族化、大众化的界定。一、关于认识毛泽东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认为知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感性认识作为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的产物,是观察者与现象相互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是实践创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是实践创新论,能动反映中的创新是人类认识的深刻本质,并提出和深入阐述了“人类认识包含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创新认识三个阶段”的观点,最后认为,应以科学认识论指导认识创新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判断     
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阶段进入理性认识阶段,形成概念,又要用概念进行判断。前几次我们讲了概念,现在来谈谈判断。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说明认识发展过程的时候,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他说:“例如有些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到了  相似文献   

7.
一目前见之于多数哲学专著和教科书的认识论,其主要任务在于阐述人类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反映活动,强调认识与客观事物的现状相符合和相一致,科学地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说明了人的认识怎样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低级到高级的辩证过程,因而对于认识事物的现状,它不失为重要的指导思想。但是,由于它只是告诉人们怎样去科学地认识事物的现状,而  相似文献   

8.
所谓认识世界,其实就是认识客观事物的矛盾。任何现实矛盾都是其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即特殊与一般的统一。不了解矛盾的普通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不可能了解矛盾的普遍性,也无法了解矛盾的特殊性,因而就不能了解任何具体矛盾或具体事物。从人类的认识过程来看,也是这样。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到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以及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实际上就是  相似文献   

9.
真理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转化,包含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理性认识向真理性认识的转化,其二是真理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关于第一方面的转化,笔者曾在《真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三阶段》和《试论真理性认识阶段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原载《争鸣》1985年第4期和1986年第2期)两篇文章中作了论述。本文集中探讨的是第  相似文献   

10.
金羽 《前线》1964,(11)
经验论是一种认为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的哲学理论:唯理论是一种认为唯有理性是真正知识的源泉的哲学理论。在哲学史上,经验论有唯物主义的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唯理论也有唯物主义的和唯心主义的两种。  相似文献   

11.
社会调查的认识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天楠 《理论学刊》2003,(1):116-117
通过搜集和处理信息并逐步深入认识的社会调查 ,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有必要对社会调查做专门的深入研究。社会调查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专门搜集和整理社会因素和社会结构的有关信息 ,经过理性分析来认识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自觉活动 ,实质上是认识由量的积累即感性认识到质的飞跃即理性认识的过程 ,是认识逐步加深的过程。社会调查具有鲜明的参与社会实践的特征。在实践基础上从搜集直观感性的材料、分析研究材料到形成理性的调查结论的认识过程 ,就是调查的过程。社会调查的初衷 ,就是要从迷离混饨、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12.
《求是》2002,(9)
总结,是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概括的过程,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将感性认识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推向理性认识的过程。我们党是一个非常重视总结、善于总结并从总结中受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新的历史阶段,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总结新鲜经验,积极进行理论概括,正确回答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提高全党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进一步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结,既是党的工作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指出 ,中央大政方针已定 ,现在的关键是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江泽民同志对这个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视 ,因为它不仅是当前工作中的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 ,而且还是一个事关思想路线和作风的大问题。抓落实的过程 ,首先是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过程 ,是任何一项工作都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只有认真地抓落实 ,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进而用理性认识指导实践 ,把这两次飞跃有机地统一起来 ,才完成了一项工作的全过程。因此 ,任何轻视抓落实的思想都是十分有害的。从大的方面看 ,历史上不乏空谈误国的事例 ;从小的方面看…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站在形而上学的对立面,科学的解决了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问题。同时,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具有极强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经受住实践的考验,是人类从感性认识转向理性认识并指导人类科学的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5.
一、知性问题的提出及其内涵知性问题的提出源于人们对认识过程的思考和疑问 :感性具体和理性具体对于人来说都是无法一下子达到的 ,那么人们的认识是如何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呢 ?人的认识从感性具体上升到理性具体需不需要中介环节呢 ?是否人一旦形成了概念 ,并用这些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 ,就能够从事物的总体和事物的发展把握住事物的内在本质呢 ?正是这些问题促使人们提出知性问题。在哲学史上 ,康德与黑格尔都曾对知性下过定义 ,但他们共同的局限在于没有揭示知性的实践基础。本文认为知性是认识主体从一定的认识框架和实践目的出…  相似文献   

16.
《前线》1966,(6)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毛泽东铁合金是铁和一些元素的合金,它是冶炼各种合金钢必不可少的原料,也是冶炼普通钢的脱氧材料。铁合金课是一门讲授铁合金冶炼原理和工艺的专业课。在党的领导下,从一九五八年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7.
理论前沿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它通篇贯穿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是我们党探索执政规律的新结晶。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长期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在执政实践中,把执政能力建立在更加自觉地把握和运用执政规律的基础上。我们党是一个高度重视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党。总结和积累执政实践经验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逐步深化对执政规律认识把握的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实践论》发表至今已经50年了。过去,它指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今天,它仍然在指导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所阐明的“再认识”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思想。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一理论,对于我国当前进行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为要认识现实事物,从而变革现实事物,必须经历一个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认识发展过程。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  相似文献   

19.
科学的抽象,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重要方法。这种认识方法的特点是:舍去具体事物的个别的、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概括事物最一般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科学的抽象,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开始对事物只有一些初步的表面的感觉印象;再通过实践,这些印象在脑子里经过几个反复,认识过程就发生了突  相似文献   

20.
第二章 概念     
《前线》1984,(11)
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征的思维形式,是理性认识藉以反映现实的一种思维手段。它是在实践基础上经过感性认识,对感性认识中所获得的感性材料加以综合、整理和改造而形成的。概念一经形成,不但与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