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2017,(3)
<正>自治区从2011年开始实施的"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工程", 是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文联、内蒙古作家协会共同打造的草原文学精品工程。工程实施以来,有效调动了自治区作家的创作积极性,内蒙古作协共收到申报作品347部,通过专家评选,61部作品入选,25部作品已出版,出版的作品社会反响和市场反映良好。其中《,毛乌素绿色传奇》获第6届鲁迅文学奖,实现了内蒙古文学的新突破,并且荣获全国、自治区"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  相似文献   

2.
布和布音 《实践》2007,(9):24-25
八月的青城到处洋溢着欢腾的喜庆气氛,到处弥漫着草原文化的浓郁气息.随着气势恢弘的"伊利情"大型文艺晚会《天堂草原》的激情上演,2007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中国·内蒙古第四届国际草原文化节暨呼和浩特第八届昭君文化节于8月2日在首府呼和浩特市隆重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3.
一 1957年《诗刊》第一期上、赫然登出了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清平乐·会昌》及《沁园春·雪》等18首旧体诗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当时,着力于将中国文学介绍到国外的英文刊物,是设在外文出版社的《中国文学》。毛泽东诗词发表之后,该刊物当然希望能尽快发表作品的英译文本。《中国文学》当时的负责人,是在英国剑桥读过书,并用英文发表过长、短篇小说的叶君健。当时的政治气候,叶君健当然不能擅自作主。可他知道,当时有翻译毛泽东著作的权威机构——“毛选翻译  相似文献   

4.
7月18日,由省作协和思南县委、县政府共同创建的我省惟一文学专项奖“乌江文学奖”首次在贵阳颁奖。该奖每两年一届,首次评选共收到全国各地78部送评作品。8部作品获“乌江文学奖”,排名以作者姓氏笔画为序:《桥溪庄》(长篇小说·王华)、《行吟乌江》(散文集·安元奎)、《车坠安江》(长篇小说·宋渤)《、散淡之吟》(诗集·李发模)《、为你流泪是我的欢笑》(诗集·陈春琼)《、乌江上的太阳》(长篇小说·赵朝龙)《、爱别离》(长篇小说·谢挺)、《独走乌江》(长篇纪实散文·魏荣钊);获“乌江文学刊物奖”的有2部作品《燃烧的乌江》(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5.
<正>享有"中国草原文学的开拓者、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重要推动者"之誉的著名作家玛拉沁夫,在60多年的文学生涯中,共创作发表有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上、下部)、中篇小说集《第一道曙光》、短篇小说集《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春的喜歌》《花的草原》以及散文集《远方集》和歌词《敖包相会》《草原晨曲》等,还有电影文学剧本《草原上的人们》《钢城曙光》(电影改名为《草原晨曲》)、《绿色  相似文献   

6.
何金玲 《实践》2005,(9):42-43
8月上旬,中国·内蒙古第二届国际草原文化节在包头 市举行,期间,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内蒙古社科联、包头市委 宣传部联合主办了“中国·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分为草原文化与包头文化两个学术专题,将草原 文化研究和区域文化研究相结合。内容涉及包头文化的特征、 阴山草原文化发展的历史、地区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 城市文化定位问题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与会学者、 专家们认为,包头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重要城市,一 直是内蒙古草原文化的传承之地。同时,大型现代工业企业 在包头市的建设发展,又为内蒙古草原文化增添了现代工业 文化的内容,使包头市在内蒙古草原文化中别具特色。因而,  相似文献   

7.
辽阔的草原哺育了他,使他有着一颗宁静朴实的心。1953年,纳·赛西雅拉图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蒙古语言文学专业,先留校任教,1957年被借调到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任教,1959年又回到母校。在四十多年的教学、科研和创作生涯中,他先后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和内蒙古大学等高等院校讲授文学概论、蒙古族文学史、蒙古文论、马列文论、蒙古诗歌理论等十余种专题课,还先后培养了四期9名蒙古文学硕士研究生,为我区蒙古文学的研究和发展培养了高层次人才。早在50年代,纳·赛西雅拉图教授就默默地从事着蒙古文学教材的…  相似文献   

8.
积极开拓努力进取不断塑造《草原》新形象闻欣《草原》文学月刊足我区最早创办的省级文艺刊物之一。从195O年创刊吨U刊时刊名为《内蒙古文艺》)到现在,《草原》已走过厂四十五年不寻常的历程。作为内蒙古文学创作的窗口和阵地,《草原》丈学月刊在党的领导下,刀内...  相似文献   

9.
1995年度全区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活动共评选出《草原炊烟》等10首歌曲、《金色的辉煌》等3个舞蹈、《也兰公主》等7台戏剧、《东方商人》等10部电视剧(片)、《母亲碑》子4个广播剧、《大梦谁先觉》等12本图书、《一个国有小穷亏企业起死回生的有益探索》等11篇文章为“入选作品”,现分期以介绍。歌曲:-《草原炊烟》,由呼盟委宣传部推荐。歌曲抒发了对草原的深深热爱和眷恋之付。分品采用蒙古族传统的长调歌曲形式,自调优美,自然流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羹蹈;《金色的辉煌》,由哲盟委宣传部推并。…  相似文献   

10.
李博 《实践》2014,(5):37-37
<正>2013年,全区宣传文化系统按照《"放歌草原·书写百姓"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意见》要求,组织广大文化工作者深人群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服务活动。一年来,全区广大作家、艺术家走人近期涌现的全国全区道德模范、感动内蒙古人物、最美内蒙古人等时代先锋的内心世界,走进农村、牧区,倾听农牧民身边发生的小事,饱览丰富的民俗文化、生动的民俗风情,为自己的文学和艺术创作积累了大量原生态的素  相似文献   

11.
一等组织工作奖: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组织工作奖:包头市委宣传部、呼市委宣传部、乌海市委宣传部、赤峰市委宣传部、兴安盟委宣传部、巴盟委宣传部、呼盟委宣传部、锡盟委宣传部特殊贡献奖:内蒙古文化厅、内蒙古广电局、内蒙古新闻出版局、内蒙古文联、赤峰市委宣传部入选作品特等奖:电影《珠拉的故事》、电视剧《水命》、戏剧《满都海斯琴》、歌曲《草原新绿》、广播剧《普通人家》、图书《我是寒星》入选作品名单:戏剧9部:《妇科专家》、《生命欢歌》、《春秀》、《香溪情》、《纳林河畔》、《猎魂》、《草原母亲》、《光棍和四川女…  相似文献   

12.
《中华大典》是依据我国历代汉文古籍编纂的一部新型类书,是我国历史上继《皇览》、《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之后,由当代专家学者编纂的最大的工具书,其规模相当于《四库全书》。经过专家学者10年艰辛努力,《中华大典·文学典·宋辽金元文学分典》(1200万字)和《中华大典·医药卫生典·医药分典》的《基础理论总部》及《儿科总部》(800万字)已经出书。 1987年4月。全国各省市古籍出版社根据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倡议,提出了编纂《中华大典》的设想和实施方案。全国许多专家学者积极参加论证。先后参加论证的著名专家学者有:胡乔木、钱钟书、冯友兰、梁漱溟、钱学森、周谷城、周培源、胡绳、赵朴初、吕叔湘等300多人,  相似文献   

13.
本刊第五期以《草原的儿子》为题,刊发了一组关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苏木萨如拉图亚嘎查党支部书记廷·巴特尔的报道,介绍了廷·巴特尔——一个将军的儿子,扎根牧区28年,带领牧民改变传统落后观念,脱贫致富的事迹,并采访了他的父亲,内蒙古自治区原第二书记、内蒙古军区原政委廷懋老人,请他就儿子成长的经历谈了自己的看法。 5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作出了向廷·巴特尔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广大党员和干部要以廷·巴特尔为榜样,自觉实践“三个代表” 的要求。 本期我们又组织了一组与廷·巴特尔相识、相知的牧民、上级领导的文章,从各自角度介绍了他们眼中的廷·巴特尔,以便使读者对廷·巴特尔进行多方位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张志华 《实践》2004,(10):41-42
作为“中国&#183;内蒙古首届国际草原文化节暨呼和浩特第五届昭君文化节“的一项重要内容,2004年8月8日,呼和浩特市政府、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了“中国&#183;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草原文化的起源、内涵、地位、特征、活力、影响和产业化发展等作了积极的探索和研讨,并就有关问题形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15.
一 1957年《诗刊》第一期上,赫然登出了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清平乐·会昌》及《沁园春·雪》等十八首旧体诗词,引起了不仅文坛甚至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正>现为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美协内蒙古分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赤峰市美协副秘书长的彭义华,退休前为赤峰市民族歌舞团舞美队队长、国家二级舞美设计师,曾任内蒙古自治区舞美协会副会长。他的舞美设计作品曾连续三届获得内蒙古自治区"金牛奖"和第四届艺术创作"萨日纳"奖,歌舞《欢腾的草原》获得沈阳国际秧歌节"金玫瑰"奖。他设计的《太阳·契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始建于1958年。是由几位蒙古族老艺人和民间歌手组成的内蒙古电台蒙古语演唱组。1960年正式成立内蒙古广播实验文工团。1982年扩编为现在的专业艺术团体———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拥有全国一流的蒙古民族音乐创作研究集体,二十多年来,他们创作的许多音乐作品传遍了大江南北、五湖四海。该团成长起来的著名作曲家阿拉腾奥勒、永儒布、色·恩克巴雅尔、乌兰图嘎、王瑞林,更成为国内少有的蒙古族民族音乐的创作方阵。他们的代表作在国内外屡屡获奖。阿拉腾奥勒创作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被联合…  相似文献   

18.
英译"毛泽东诗词"前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1957年《诗刊》第一期上,赫然登出了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清平乐·会昌》及《沁园春·雪》等18首旧体诗词.毛泽东这组诗词的发表不仅在文坛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而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5,(5)
<正>生长在内蒙古的各民族油画家都因长期描绘牧区生活而形成了共同的艺术风格:作品都以草原为母题,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无病呻吟,没有偷景猎奇,没有投好迎合,而以自然、朴实、真诚和热情的强烈草原气息与气质闯入中国油画艺坛,这独树一帜的画风被人们誉为"草原画派"。而几十年来使人们加深这种印象的关键人物就是妥木斯,是他把内蒙古的油画水平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说"草原画派"  相似文献   

20.
在已公开发表的毛泽东诗词中,吊挽之作有两首,一首是作于1942年5月的《五律·挽戴安澜将军》,另一首是作于1963年12月的《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依据作者手稿,由权威机构在作者逝世一周年时公开发表。这首吊挽之作在所有已经公开发表的50多首毛泽东诗词中,最难取得较为一致的理解。这不是限于个别词句的解释,而是涉及对整篇作品的主题的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