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上中专的3年里,我一直是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女孩子,生活过得平静而恬淡。然而在中专生活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却开始了一段青涩的爱情。我喜欢的那个男孩叫伟,我们是同一所学校但是不一个专业,他学的是文秘,我学的是幼教。他平素总是少言寡语,可他很有才华,在报纸杂志上常常看到他的文章,无论是亲情还是爱情,都在他的笔下被演绎得荡气回肠,我就常常被他的文字“骗”去了很多眼泪。  相似文献   

2.
爱的艺术     
有一个12岁的小男孩,生在农村,从小家境贫寒。他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在他家东边盖起了两栋房子,土草的。村上说叫“青年点”。几天后,来了一群城里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男男女女的十多个。其中一个女的还戴着眼睛,孩子们都觉得奇怪,就背地叫她“眼镜”。眼镜是个书迷,她有个书箱,里面有许多书。村里的孩子喜欢在晚上去青年点听眼镜讲故事。因为小男孩喜欢书,每次去听故事都用贪婪的目光看着那个诱人的书箱。终于有一天,他按捺不住,就从书箱里偷了一本“小人书”——《野火春风斗古城》。  相似文献   

3.
我的老婆比我高上大学第一天我就有了老婆,她说第一眼看见我就一见钟情了。然后,她接过去我手里的行李说,走,跟我来吧。她个子真高啊,1.75米吧,我走在她旁边总有自卑感,但她实在喜欢我,一直甜甜地叫我老公,我们一起吃饭一起看电影一起偷图书馆的那些好看的书,更多的时候我们去操场上看月亮,直到她靠在我肩膀上迷糊了我们才回去。那时露水已经有了,她的裙子全湿了,她说,老公,天怎么这么冷啊?于是我只有脱掉外衣给她穿上。上高数的时候我们一起逃课,然后回到宿舍打“超级玛丽”,就是最低版本的那种,偶尔她也抱着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看,而…  相似文献   

4.
都市玉男     
就在那个时候,我意识到必须改变自我--两岁的女儿指着她童话书里的一个妖怪对我说:"爸爸,这个怪东西看上去和你一样."我看了看镜子里自己的形象.4个月大的儿子刚刚在我惟一一件干净的衬衫上吐了奶,我那体面的咔叽裤右腿上有一条自行车机油印,左腿上有一些斑斑点点的白油漆.  相似文献   

5.
肖琳 《新青年》2006,(12):64
它是我的经典.是我愿意,在年华老去,只能坐在藤椅上打发余尽时光的时候,仍然握在手中的书.我并不需要看那些评论,让它们告诉我,它具有如何的文学价值与人文精神,它只是一个故事,一个穿透时光能给我温暖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子非鱼     
我的同事张老师是个很有趣的人,他兴趣广泛,而且一旦爱上了某件事,那个痴迷劲啊,简直无人能及.张老师和我同一年毕业分配到学校教书.刚参加工作那会,我和他都住在学校的单身宿舍里.  相似文献   

7.
爱到底     
安芷 《新青年》2011,(10):52-53
我看着林薇意气风发地朝我走来,“怎么样?考的如何?”林薇说完这句话,我除了一个白眼什么都不想回应,在心里默默地鄙视了好几遍还顺带扎了小人.“我不知道,如果改卷老师大发慈悲,我们也许就能上同一所大学了.”我还不停地在心里默默安慰自己,改卷老师都是善良的观世音菩萨.“你还真够义气啊,就为了我?”林薇挑了挑眉,尽管是女生,但很帅气.  相似文献   

8.
一 夏日的傍晚,阳光从窗外斜照进来,柔软中带着一丝慵懒.沈如坐在沙发上涂抹指甲油,而我就坐在她旁边的藤椅上看书,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安详.突然,她回过头认真地看了我几秒,然后问我的爱情信仰是什么.我摘下眼镜,摇了摇头说不知道,暂时还没想过.她似乎对我的答案并不失望,乐呵呵地告诉我,她的爱情信仰就是爱到死的那一天!我笑了笑,生死相随的爱情只出现在书上电视里,这世上又有几人能爱到那种程度.  相似文献   

9.
《新青年》2007,(4)
陪朋友一起去喝酒,在座的,大都是朋友的朋友,都喝得有些高了。酒酣耳热,彼此都搂着肩膀,说些掏心窝子的话。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个年轻后生。他端起一杯酒,一边朝坐在里边的一个四十左右的男人敬酒,一边说:"虎子哥,你的事业一路高歌猛进,公司有百十号人,近千万的资产,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当问不当问?"话未说完,年轻后生便朝我旁边的几个人挤眉弄眼,好像是要暗示什么。那个叫虎子的男人,正襟危坐。脸膛红红的,淡淡地笑了  相似文献   

10.
1.一天晚上,与朋友阿伦正在某快餐厅里吃洋快餐。我有个习惯,喜欢边吃东西边看人。有两个民工模样的年轻人端着汉堡包、饮料等正准备坐在我们旁边的一个座位上,从他们有点慌乱、不知所措的举止上看,显然他们是第一次来这种快餐店。可能是看见了我杯里的吸管,他们小声地商议了几句,其中一个便自告奋勇地来到垃圾箱边徘徊,观摩了一圈又折回座位上,显然他们不知道吸管该从何处取。这时,我听见他们中的一个人叫服务生过去,只听见服务生客气但大声地回答说:“对不起,我们这里没有汤匙,更没有筷子!”我为那个农村男孩焦急,更为那…  相似文献   

11.
阳光的味道     
得有个小女孩说过,妈妈晒过的被子里有阳光的味道。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阳光的味道。晚自习后和室友去打水,水房内挤满了人,室友因有急事就现出一副非常焦急的模记样,旁边的一个男生看了看室友,说:“你很急吗?那就先用我的吧!”于是二话没说就把自己刚打满的水倒入了室友壶中,室  相似文献   

12.
洗澡     
有部国产电影名字就叫《洗澡》,一直想看,但至今也未看过,借这个题目写个段子吧。小时候,我特烦洗澡,常为这事儿让我妈满大街地追,被逮着以后,屁股上挨上一顿板子,然后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坐澡盆里把澡洗完。完了以后,再看那一盆水,跟一锅熬了一个礼拜的排骨汤似的,一层汗泥沫儿浮在水面,那个脏。用我妈的话说就是:“你浑身上下都起蛆了。”太恶心了,不说了。直到我离家出门去上大学,我妈还为我这事儿操心,反复叮嘱:“别太懒,多换衣服,勤洗澡,集体生活更要注意卫生。”学校离家并不远,坐火车4个小时就能到,每到月末我都将一个月洗澡换下的衣服…  相似文献   

13.
很爱很爱你     
曾琦 《新青年》2002,(10):22
如果一个人的初恋沉闷而冗长,不知算不算很奇怪。高三的时候,别人还忙得昏天黑日,我父母就早早地替我办全了出国手续,只等我领到毕业证Go to美利坚了。我们班上有个人称大P的男生特能说,一般播音时间是早自习“体育快递”,课间插播“时政要闻”,午间休息“评书连播”,晚自习“Classical Music”,可每次考试他总有本事晃晃悠悠蹭到前几名。班主任拿他没办法,只好让他在最后一排和我这个“逍遥人”一起“任逍遥”。  相似文献   

14.
我爱sam     
中午饭后,别人都去玩扑克、打乒乓球,我迫不及待地回办公室上网。不见不散”聊天室里总是那么热闹,许多人在“公聊”嬉笑怒骂,更多人则在“私聊”软语呢喃。如烟———就是我,一登录,立即有亲切的问候映入眼帘,“午饭吃得怎么样?”看,这就是我的sam。他永远像一个宁静温和的避风港,随时等候疲惫的游子归来。我们相识在一个月以前。我因刚挨领导一顿批,满腹委屈无处发泄,就哀哀怨怨地跑到聊天室,发出一句“心比黄连苦,谁听我倾诉”。结果很快就有人扔过来一个字“我”。倚仗着网络的隐身衣功能,我二话不说,先重重地给他一记“降龙十八掌”作…  相似文献   

15.
来找他的人很多,不过,分分类,也就那么两种人,一种是商人,另一种是妹妹。这么大的一间公司,商贾云集,络绎不绝,那是理所当然,凭什么会有那么多妹妹出入其间呢?有一个问题,作为公司老总他也没法搞清楚“我究竟有几个好妹妹”?同样的问题,不少朋友也无数次问及:“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他付之一笑,笑容里深藏着外人无法捉摸的幸福,那是他心里涌起的泉,一滴滴,温热如初春暖阳。尽管有那么多好妹妹,在心里,他永远记得那个没能熬过16岁的亲妹妹。那是灵魂里永远的痛。那时家里很穷,妹妹只能穿他剩下的衣服,长衣长袖,宽宽展展,像是从戏里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如果我爱你     
素问 《新青年》2004,(2):25-26
有时候,我甚至不知该如何用这支不甚伏手的笔,将那一段缠绕不休的混沌记忆,春蚕吐丝般,织成一篇简洁明快、令人愉悦的文字。可是,如果我不将它写下来,等小白和我都老到失去记忆的时候,再去凭吊年轻的时光,除却一片云树模糊,就再也没有爱过的足迹可以追寻,那将是何等寂寞的事情啊。小白是一个人的网名。早已不记得是怎么聊起来的了,在我毕业之前,这个名字一直闪烁在陌生人里  相似文献   

17.
老师:您好!我是中学女孩。最近,我越来越感到自己有一些不正常现象。我明明是个女生,可是我发现非常讨厌男生,连跟他们说话都没有兴趣。相反,我却非常喜欢女生,特别是我旁边的那个漂亮的女孩。她在的时候,我很爱呆呆地看她;她不在的时候,我好像若有所失。当我和她一起玩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遥远的爱     
柳易 《新青年》2005,(11):36-37
那是一座小得不能再小的城市,在地图上,它悄无声息地躲在一个角落里,不注意看还真发现不了。原本,她是不知道那座小城的,直到在网上遇到了他,她才知道那座城市,知道它靠近黄海,风从东面吹过来的时候,涩涩的咸咸的,有一回她在电话里问,你不怕冷吗?他说,不怕,因为心里有你。她听了,心里也有了暖暖的感觉。她没有见过海,又问他,站在你办公室的窗前,能望见大海吗?他回答道,能啊,看,大海涨潮了。她就笑,她知道他在逗她玩,那座小城离海十几公里,怎么可能看见海呢?然而他又说,我的眼神好着呢,我不仅能看得见海,还能看得见你,傻傻的,好可爱。电话的…  相似文献   

19.
陈洁 《新青年》2005,(2):12
写下题目时我忽然觉得对别人会有点误导,因为我这里的妹妹文文刚刚读到高二。不过又想她的另一个名字叫“北大”嘛,所以就算是我的北大妹妹了。“我一定要走到未名湖畔!”这是她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我便笑她:“是不是高考失利,去投湖自杀啊!”她眼一瞪,一副要吃人的样子“我不上北大,谁上北大?”从此她文绉绉的名字就被我换成了“北大”,响亮得多了。北大小的时候酷爱唱歌,且颇有天赋,于是一路唱着竟轻轻松松地跨进了县一中的大门。要知道5年前的我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到那里去的,重点呐,哪能那么好进,北大可好,音乐特招,专业全县第…  相似文献   

20.
笑忘书     
小曾 《新青年》2002,(5):25
这是一个被秋风吹的枯萎的季节。枯萎的有我的泪水,我的爱情。A一条狭长的胡同里,我一个人戴着厚厚的帽子,厚厚的手套,背着一个大大的书包,啪哒,啪哒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身后,传来一阵嬉闹声:“冲啊,跑第一啊!”就在我还没回过神的时候,一群半大小子已经冲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