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求知》2016,(7)
正北辰区广泛组织开展学雷锋"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活动长效化、常态化。在全区不同层面,树立了王秀敏爱心团队、万科为老志愿服务队、佳荣里志愿服务队、格桑花西部助学服务队等22个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典型。先后组织开展了以"共建美丽北辰、共享美好生活""践行雷锋精神、传承中华美德"为主题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围绕困难群众、残疾人、空巢老人、农民工等重点关爱群体  相似文献   

2.
刘鑫 《求知》2013,(4):63-63
今年3月5日,作为全市学雷锋纪念活动的分会场,河北区文明办联合河北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和天津医科大学,在全市首批100家志愿服务基地之一——北宁志愿服务基地举行了"河北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基地启动仪式"。中共天津市河北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李耀进同志出席活动,河北区相关部门负  相似文献   

3.
<正>在第54个学雷锋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经中央领导同志批准,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召开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加强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公布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总结工作、交流经验、部署任务,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深入开展,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社  相似文献   

4.
刘惠音 《学理论》2014,(7):83-84
近年来,哈尔滨市志愿服务事业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相比国内其他发达城市,我市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起步较晚,而且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些亟须解决的瓶颈问题。本课题通过调研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总结了七个方面解决的途径和办法,以期更加有效地促进我市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于国君  杜菲 《学理论》2013,(15):362-363
雷锋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高校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以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以在校园中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氛围为中心,以高校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为载体,坚持贴近社会、贴近校园,推动高校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建立。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3,(33)
志愿服务体现着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人们自觉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共同建设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新形势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并且把"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作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文博志愿者是我国志愿者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文博志愿者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社会管理方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阳春三月天气新,志愿服务暖人心。2月28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11个部门隆重集会,对2016年宣传推选的"100个最美志愿者""100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100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100个最美志愿服务社区"(以下简称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进行表彰。按国际通行标准解释,志愿者是指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等资源,自愿为国家、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的人。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对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良好  相似文献   

8.
<正>2月28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在北京召开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这条主线,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着力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着力扩大  相似文献   

9.
工作动态     
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成立 7月19日,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正式成立。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是根据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要求,经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业务主管单位为中央宣传部,设在中央文明办。基金会的宗旨是大力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支持和推动志愿服务活动,为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搭建平台,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4)
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重要形式,但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服务深度不足、服务同质化等问题影响了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建设。南京林业大学"红木文化进社区"立足社会需求,发挥学生专业优势开展特色志愿服务,通过发动专家教授和研究生参与、密切高校与社区间的联系、加强新闻媒体宣传等途径,实现了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志愿服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天津轨道交通集团作为公益类企业,集团党委把志愿服务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深入实践"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紧密结合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活动,广泛开展独具特色的轨道交通志愿服务活动,树立起"文明天津,地铁先行"的志愿服务品牌。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构。集团公司把志愿服务作为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来抓。集团分管领导牵头抓好年度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2)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随着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的不断形成与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出现了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效果不显著以及宣传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高校应该不断加强"微文化"平台和志愿服务的有机统一,丰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效果、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宣传机制,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普陀区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组织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市民需求的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健全了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在全区形成了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有力推动了志愿服务从活动性、临时性转向常态化、专业化,使志愿服务逐步内化为广大市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和生活方式。在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的具体实践中,普陀区探索形成了"七个抓"的工作方法。一、抓体系建设,推动志愿服务组织化  相似文献   

14.
志愿服务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治理方式,发展志愿服务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党员志愿者服务是共产党员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形式,通过党员的志愿服务理念彰显道德理想的引领力是新时期维护和体现党的执政地位的有效途径。"被志愿"、不配套、走形式等现象反映了当前基层治理中党员志愿服务制度化面临的困境:服务组织行政化、服务平台摆设化、服务结果低效化。要让党员志愿者愿意、能够而且有效地参与基层治理,必须强化三种机制:动力机制、承载机制和保障机制。要真正使基层治理中的党员志愿服务常态化既要解决相关的制度缺失问题,更要解决党员的信仰危机问题。  相似文献   

15.
周井娟 《学理论》2013,(33):226-228
利用"志愿乐活"调研小组"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借助于SPSS软件,对在校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大学生持续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在校大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参与过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行为与其所在群体直接相关,且被动参与居多,自发参与的比例不高,注册志愿者更少;过去参与志愿服务的体验、同学或朋友的影响对个体以后是否会持续参与志愿服务以及投入程度等影响较大;多数学生认为工作强行摊派、不被服务对象理解和尊重是志愿服务过程最不能忍受的,宣传太少和活动单一是目前志愿活动组织中存在的较大问题,而形式主义、组织混乱等则是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开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16.
当前,志愿服务已成为中国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救援效能的重要依托,为减少灾害损失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缺乏组织化的管理,在救援中出现了无序或低效,不仅造成了应急资源的重叠与浪费,也给抢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立足志愿服务参与应急救援"组织化建设"这一新的视角,深入探究志愿服务参与应急救援时组织化能力不足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志愿服务应急管理组织化建设,增强组织化的管理能力,把具有不同动机的志愿者凝聚在组织内部和项目周围,在制度层面有效地组织志愿服务力量,构建顺畅的制度化参与渠道,提出加快志愿服务参与应急救援组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苏州市地方税务局水韵沧浪志愿服务队苏州地方税务局水韵沧浪志愿服务队现有志愿者1100人,组建15支志愿服务分队,广泛开展扶贫帮困、岗生结对、助残献爱、文明创建、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项目化,践行"水韵沧浪源于一点一滴,志愿服务始于一言一行"的志愿服务承诺,先后荣获苏州市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工作先进单位、苏州市群众公认服务品牌、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一等奖等荣誉。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15)
大学生社区义务家教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一种较为多见的形式,兼具"社区服务"和"大学生支教"的双重性质,同时避免了这两种模式的常见弊病。这种模式由于富有长效性、稳定性和实效性,获得了较高社会认可度。在"服务学习"的理念中不断健全社区义务家教的组织制度和长效机制,有利于促进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专业化和基地化建设,充分地发挥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26)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对提高社区服务能力、推进高校人才培养等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大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具有必要性,但也存在问题,可行途径如下:加强和社区的沟通联系,增加志愿服务的途径和方式;立足社团,增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和支持机制;实施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但由于我国志愿服务活动起步晚、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志愿服务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基于对驻保高校志愿服务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志愿服务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志愿服务宣传机制,建立健全持续稳定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的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机制,实行社工专业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有机联合等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