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祎波 《今日海南》2007,(12):32-33
加快海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打造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把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打造成为支撑海南未来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意味着海南旅游业将大力增加“国际”元素,加速与国际接轨。因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海南旅游市场营销战略,应当充分地结合海南旅游发展战略目标,进行有目的有策略的营销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沈薇 《时代主人》2012,(11):8-9
近年来,景德镇市决策层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正是旅游经济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全市上下牢牢把握这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努力在旅游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做文章。景德镇市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突出文化观光、休闲度假、陶瓷创意三大特色,努力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的转变。于是,景德镇市旅游产业管理委员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范式,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融合对于正面临着严重资源和环境约束亟待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国制造”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发展范式。通过对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过程价值链分析,揭示出两大产业的融合过程实际上就是两大产业的价值链重组过程。在此基础上,将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产业融合方式分为价值链纵向延伸、价值链横向拓展、价值链活动虚拟及价值网式融合四种类型,以百丽为例,对其从传统制造业转型为服务企业的产业融合化发展路径进行了剖析,以期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服务”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大开放带来大发展——海南旅游业20年发展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是中国第一个生态省,也是中国八大重点旅游区之一。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海南旅游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过20年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海南省最具特色、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产业。目前,旅游增长方式已呈现由适度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旅游产品从观光旅游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旅游客源结构由低端向高端转变,旅游产业步入了发展加速、质量提高的转型升级时期。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均从国家层面指明了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省委书记罗保铭曾指出,信息化建设是岛屿经济和开放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是旅游产业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的有效保障和重要基础。旅游业要真正实现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转变和提升,需要旅游业与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不断地融合发展。目前我省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着由规模到效益、由粗放到精细的产业提升阶段。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旅游业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化服务业转变的重要途径,对实现旅游业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我省旅游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7.
《云南人大》2007,(2):I0002-I0003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二次创业”的有关部署和要求,省旅游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和省政府旅游现场办公会会议精神,进一步创新旅游开发方式,积极实施旅游大项目带动大开发,促进大发展战略,以大思路,大品牌,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是奉化的传统产业,也是奉化最具活力、最有潜力、最富特色、产业关联带动作用最强的新兴产业。作为旅游大市的奉化,多年来,旅游产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势头,但也面临着传统观光旅游占主导、旅游产品单一、旅游资源整合不足、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产业优势、产业关联带动作用不强等问题。“十一五”期间,必须以大旅游、大产业的视野,发挥优势,明确定位,产业联动,整体推进,促进奉化旅游从观光走向休闲度假,做深做活休闲度假旅游文章。一、奉化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必要性1.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是迎接休闲时代到来的需要。据统计,在世界旅游市…  相似文献   

9.
袁卫 《今日浙江》2015,(3):30-31
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是浙江经济向新常态转型的重要根基.在不久前闭幕的浙江省两会上,高端装备制造业被列为支撑浙江省未来发展的七大万亿级产业之一. 近日,省发改委和省经信委联合发布了《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14-2020)》(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浙江7大产业的首个全省性规划,明确将以“绿色化、智能化、超常化、融合化、服务化”为主攻方向,以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为手段,着力打造良好发展环境,扩大产业规模,提升创新水平,加快推进由“装备制造大省”向“装备制造强省”转变.  相似文献   

10.
旅游精品线路,是连接精品旅游目的地及相关节点,旅游“行、游、食、住、购、娱”六大要素配套设施好、服务水平高、市场品牌响、带动作用强的主打旅游产品。建设旅游精品线路,对全面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软硬件设施、提升旅游产品品位、树立旅游品牌形象、强化旅游产业素质、形成核心竞争力,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加快旅游精品线路建设,是把我省建设成为面向海内外旅游休闲“后花园”、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和红色旅游强省、生态旅游名省、旅游经济大省的必由途径。为加快我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特提出如下设计构思。  相似文献   

11.
河池市将打造“生态、长寿、民族、红色”四大旅游品牌.推进观光游览型向养生休闲度假型转变,从一日游到多日游.从赏风景到观风情,从宾馆格式化接待到民族村寨原生态体验,努力打造中国生态旅游基地。  相似文献   

12.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旅游消费越来越大,拉动经济的力量越来越强,而文化旅游正成为旅游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在谋求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的今天,南充旅游发展迅速,增长较快,但总的看还是知名度不够高,效益不明显,与特大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对此,笔者认为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让文化旅游成为南充的重要特色支柱产业,是加快南充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之举。  相似文献   

13.
《云南人大》2009,(10):I0007-I0008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旅游完成了从“接待事业型”向“经济产业型”,再到“支柱产业型”的转变升级,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旅游产业不仅在促进服务业发展、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对外开放、统筹城乡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弘扬民族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带动就业和增加群众收入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擎 《长江论坛》2010,(6):75-78
准确的区位选择是房地产投资开发获得成功的重要因数。随着我国旅游业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提升转变,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紧密结合,共同合作,产生了一个新型业态——旅游地产,并成为各地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支撑。本文在调查和归类大量旅游地产开发实例的基础上,探讨了旅游区位对旅游地产投资开发的重要影响,并将房地产企业的区位选择策略归纳为顺适区位、改造区位、创造区位三大类别,旨在为旅游地产项目区位选择提供参考,促进我国旅游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旅游产业融合动力机制研究——博弈论的解释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世武  郑向敏 《求索》2011,(12):5-7
旅游产业融合是产业融合大趋势下的产物。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是由旅游者需求与企业利益追逐的原动力、科技进步的助动力和产业环境优化的支撑力三个子系统促动形成,并演化发展。本文从旅游者的现实需求、传统旅行社、信息技术的相互影响关系及政府政策扶持方面进行博弈分析,以验证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提出进一步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树立“大旅游”的发展理念、提供旅游产业政策的支持以及寻找旅游产业融合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美丽的乡村婺源,经营风景区的人很多。43岁的吴向阳就是其中之一,他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旅游发展战略,配合由观光型到休闲度假型的转变,独具慧眼.开辟了一个个新领域、新思路,令人刮目相看,从最初的鸳鸯湖到卧龙谷。从卧龙谷到现今的篁岭民俗文化村,风景之花总是处处向阳开,映照灿烂的光明前程。在婺源旅游发展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同心协力为婺源旅游发展树品牌作为上饶市民进成员,吴向阳从事旅游业这一行已10多年.积累了许多经验。他深深地懂得,只有配合县委县政府的旅游发展战略,才能更好地赢得市场,做大做强这一产业。从最初的单打独斗做景区,到后来主动配合县里规范旅游市场,组建婺源旅游集团,他都义无反顾。就是牺牲自己的局部利益也毫无怨言,  相似文献   

17.
桂林旅游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燕 《当代广西》2010,(7):M0002-M0002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这使桂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迎来新的重大历史机遇。桂林市将充分利用现有的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历史机遇,在推进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中着力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宣布2016年我国旅游将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将在全国开展全域旅游试点工作。早在2013年,琼海市就已经以建设百姓幸福家园为目标,以打造田园城市为抓手,以5A景区标准大力推进以乡村旅游为主打的全域型旅游。琼海的创新经验被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点赞”,他称琼海探索出了一条很有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22,(5):9-10
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常州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要求,坚决扛起“三大光荣使命”,紧扣“六个显著提升”奋斗目标,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长三角交通、创新、产业、生态、文旅中轴,加快打造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现代物流中心、休闲度假中心,不断提升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统筹发展和安全示范区建设水平,高标准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努力为全省现代化建设贡献常州力量。  相似文献   

20.
调研背景我国是文化和旅游资源大国。如何加强文化与旅游深入融合,在互动共赢中将两者资源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是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建设文化强国面临的新课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对准确认识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