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国富与富民间保持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GDP以年均近10%的增长速度被称为“中国奇迹”,令世界叹为观止。然而,直到今天,中国人均年消费额只有1000美元左右,而美国人的这一数字已经超过3万美元。对比美国国民储蓄率在多数年份为负值或近于零,中国居民储蓄存款14万亿元,还握有2万多亿美元外汇,但就是形不成现实的购买力。把钱窖存起来也有点太“地主”,只能借钱给美国人去花——这就是发生在扁平化时代富人反向穷人借钱挥霍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当代》2009,(9):54-54
周大平在7月6目的《嘹望新闻周刊》上报道:“在美国,教授年薪8到10万美元;而三大汽车公司的装配工,年薪可达15万美元。中国职教不景气的本质就是一线技工待遇太低。”国家教育改革专家陈宇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蒋乃平认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还要体现在职业稳定上。”中国有两类人的职业相对稳定,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筹划职业教育的恰恰是这两类人,  相似文献   

3.
报刊文摘     
普京:年薪突破3万美元,达到俄罗斯“历史新高”。俄罗斯总统普京2002年的月薪由2001年的21158卢布(690美元)增加到84291卢布(2736美元),增幅达到3倍。据报道,普京今年的正式年薪首次突破百万卢布,达到1011500卢布,按1美元兑换308卢布计算,约合33000美元左右。这虽然与美国总统的年薪无法相比,但在俄罗斯已经是“历史新高”了。布什:年薪40万美元,是克林顿的两倍。美国总统布什的年薪已经达到40万美元,相对于前任总统克林顿的20万美元来说,这是30年来美国总统首次大加薪…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社会福利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福利这个词通常让人们想到的是救济穷人,美国有约40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如果美国政府每年用在福利方面的资金全部给这些人的话,那么这4000万人将至少每年得到25000美元。这一笔钱足以让他们不  相似文献   

5.
尽管美国工业生产连续下降、失业率居高不下,但外国投资人对美国国债仍然兴趣浓厚。美国财政部最近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称,2009年1月份外国投资人购买美国国债的数字净增加了107亿美元,这让担心美国国债吸引力不再的人们略微宽心。美国财政部报告说,中国目前大约持有74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相当于美国国债总额的6%。  相似文献   

6.
2002年美国政府制定的新的贫困标准是:如果一个四口之家,父母年龄均在65岁以下、有两个18岁以下的孩子、年收入低于18244美元,则被视为贫困家庭;如果一个成年人的年收入低于9183美元,这个成年人就属于贫困者。提到美国,很多人一定会马上想到这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心中浮现出家家汽车洋房、人人生活富足的升平景象。不过,这只是媒体展示给我们的美国,现实中的美国,至今仍然有近3500万人苦苦挣扎在贫困线上,这些穷人是被美国媒体遗忘的一群人。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3年度经济报告公布的数据,美国的贫困人口连续两年上升。2001年美国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7.
学会赞美     
据中国人才调查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每百位头脑出众、业务过硬的人士中,有67位因人际关系障碍而在事业中严重受挫;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障碍,那就是不善于赞美别人。美国《幸福》杂志对美国500位年薪5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300名政界人士的调查也表明:33.7%的人认为人际关系畅通是事业成功最关键的因素,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学会赞美别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人类  相似文献   

8.
信贷消费渐成消费趋势说白了,信贷消费就是老辈儿人一直反对的"借钱过日子"。这种传统观念和发达国家的消费观念对生活质量有什么不同影响呢?一个小故事作了生动的说明:中国、美国的两位老人,都为了自己的住房而省吃俭用,并最终住上了理想的住房,但生活质量却大不相同。中国老人直到临终前才攒足了买房子的钱,搬入自己理想的住房;而美国老人  相似文献   

9.
《时代》作为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之一,由出生于中国的美国人亨利·卢斯和布里顿·哈登筹资6.8万美元于1923年创办,其观点代表并影响着人们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受众对新闻事件的看法。 在《时代》创刊至今的80余年里,美国人从未停止过从大洋彼岸远眺中国,回顾《时代》封面上那些在不同的文化底色下描绘出的一个个中国面孔,也许可以让我们对自己进行一次与以往不同的回访。  相似文献   

10.
阿忠  春雨 《党史文汇》2011,(7):46-48
著名翻译家沙博理先生是一位中国籍的美国人。64年前,刚过30岁的沙博理带着身上仅有的200美元和对中国这个古老神秘国度的向往,只身来到了上海。没想到就是这一举动,使他跟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成就了这位老人的传奇人生。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与当代》2007,(12):51-51
徐启生在11月17日的《光明日报》上报道: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四海论道”世界巡讲活动15日晚在美国费城举行,中外百余企业家、学者就“中国制造”这一话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针对最近美国一些媒体对“中国制造”接连不断地发表失实报道,与会专家强调,美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事实上也是与“中国制造”息息相关的。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美国在中国有5万多家企业,直接投资额超过540亿美元。而中国在美国只有1100余家公司,投资总额30亿美元。在过去的5年里,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发展最快的产品出口市场,每年以24%的速度增长,换言之,近几年来,“中国制造”为美国提供了400多万个就业机会。同时,86%的在中国的美国公司郝有赢利。显然“中国制造”对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率的提高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巴基斯坦商务部称,在过去5年,巴基斯坦共出口160万美元的头发,出口对象国包括中国、美国、阿联酋等。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价值13.2万美元的头发出口到了中国。据巴媒报道,巴基斯坦在过去5年向中国出口头发超过10万公斤。一名美容师称,中国对头发的需求增加,主要是由于美妆行业的快速发展,戴假发在中国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也与中国本土手工制作假发的没落有关。  相似文献   

13.
近日翻书,竟从不同的两本书上看到两位名人异曲同工的廉洁故事。一个是关于美国平民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1837年,林肯辞去新撒伦邮政局长职务,前往春田镇担任律师。一天,州政府来了一个人,向他收取一笔未曾缴清的邮费。还没等那人把事情说清楚,林肯就从身上摸出一个钱包,数也不数就交给那个人,说:“过去你们是每个月都来收钱,这一次却过了五个月,我很着急不论走到哪里,这17元公款总是带在身上”。其实,在那几个月里,林肯生活窘迫,一直靠借钱维持生计,但他从没打过这笔公款的主意。“我就是饿死,也不会动用这笔钱的”,林肯对借钱给他的朋友…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书贵,一本书要价几十美元上百美元是常事,不但中国留学生受不了,就是美国学生也大喊吃不消。书价高的原因是纸张质量好,印刷精美,学生用的教科书彩印漂亮,书的插图不是平面图,而是立体图。一般美国知识阶层对付新书价高的一种方式便是跑旧书店。如果中国的留学生或学者在美国开始跑旧书店,那么,这表示他已经摸清门道了。  相似文献   

15.
美国并不酷爱战争,但美国需要战争。过去20年里,美国是世界上唯一连打过四场对外战争的国家。为什么要如此频繁地发动战争?地球人不懂,恐怕美国人民也不懂,因为这四场战争,发生在三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开战的理由也都十分充分且冠冕堂皇,谁会把它们与一张轻飘飘的绿纸联系在一起?为美元而战,这就是美式战争的全部秘密。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20,(2):74-74
美国《阿肯色民主公报》发表文章称,玩具流行时尚和投机热潮会不时地在世界各地冒出。眼下,所谓的盲盒——放在神秘包裹中的可收集的人偶,则是中国最新的一股投机热潮。如果找到正确的玩具,几美元的东西能在转售市场上卖出数百美元。这股狂热已扩散到毛绒玩具、街头游戏奖品以及购物中心自动售货机上所出售的玩具。据中国一家二手货平台统计,2018年有约30万人买卖盲盒。一款深受欢迎的人偶价格上涨近40倍,达330美元。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与当代》2008,(6):61-64
2006年以来我国股市行情回暖,吸引了大量投资者踊跃人市。特别是2007年1月至5月,沪深股市新开户数屡创历史新高。在很短的时间内,8000万户,9000万户,1亿户大关连连被突破。从公司白领到普通工人,从退休老人到家庭主妇……“谈股论金”成为街头巷尾最热门的话题。不少人见面第一句话就是:“股票涨了没有?”有的全家老小齐上阵,有的卖房借钱去炒股……不少人惊呼:“这是一个全民炒股的时代!”那么,什么是股市,如何看待股市的风险,怎样才能利用股市理好财,在风云变幻的股市中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呢?  相似文献   

18.
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2011年7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1.1735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欠每个中国人约5740元人民币。然而,在美国主权信用被降级,经济复苏乏力的形势下,中国为何还要买美国国债,很多人对此不理解。  相似文献   

19.
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2011年7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1.1735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欠每个中国人约5740元人民币。然而,在美国主权信用被降级,经济复苏乏力的形势下,中国为何还要买美国国债,很多人对此不理解。  相似文献   

20.
国宁 《新湘评论》2010,(14):16-17
在象征资本主义最高成就的纽约,有这样一群人:17名全职工作人员,10名全职志愿者,2000名骨干党员,月收入两千多美元的中低收入者,每天经营着看似遥远的红色梦想——要在资本主义的大本营——美国和平实现社会主义。这就是拥有91年历史的美国共产党(以下简称“美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