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足迹是案件现场出现率最高的物证,但其运用被不断弱化,原因主要在于现场足迹提取合格率不高、样本足迹制作不规范、鉴定方法未被广大技术员所掌握、足迹档案管理方式老化等方面。足迹检验鉴定如果能与压力分布系统、运动捕捉系统等科技有效结合,将使鉴定范围更宽广,结论更准确。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笔迹鉴定技术日渐成熟并且逐步走入了文件检验实务领域。从文件检验尤其是笔迹鉴定业务的视角出发,业内人士需要对计算机笔迹鉴定系统的设计原理、算法思想、发展方向有整体的了解。伪装书写等因素使“能全面、准确识别特征字符的最优算法”难以开发出来,这与综合评断的复杂性共同决定了此类系统应为鉴定人员快速、准确地作出结论而提供辅助作用。构建笔迹鉴定的客观标准,在人工检验中充分发挥计算机高效、客观的自动初筛功能,应成为笔迹鉴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司法精神病鉴定实践中的主要问题表现为鉴定意见的信度不足。这一方面源于涉及精神医学、心理学、法学在内的司法精神病学本身属于交叉学科,学科间话语系统融合存在困难;另一方面,司法精神病鉴定的对象本身存在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方面的复杂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执法、司法领域的普及应用,以及算法、算力、数据的不断成熟,遵循新型技术嵌入精神病学、心理学而产生新型理论的“一级嵌入”与新型理论嵌入司法精神病鉴定实践“二级嵌入”的“双嵌入”路径,采用“分块开发”“系统整合”“流程整合”三大操作程序,并借鉴人工智能技术中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心理计算技术和智能辅助决策技术资源,能够直接回应并一定程度解决司法精神病鉴定实践中信度不足的问题。这为人工智能辅助鉴定系统的研发,赋能司法精神病鉴定实践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汉字笔迹构形与书写动作系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笔迹鉴定的对象多为少量字迹、签名字迹,甚至单个构形复杂的字迹。对其进行科学的鉴定需要系统的检验,但是,它们鉴定的科学基础是什么,怎样构建其科学基础是笔迹学理论必须回答的问题。笔者从笔迹的构形与书写动作系统特性进行研究,提出笔迹鉴定科学基础系统构成的新观点,目的在于促进笔迹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运用现场勘验信息系统规范办理委托鉴定,要根据现勘系统"二级建库"的特点及委托鉴定的逐级多警种实况,采用四类流程式规程,将现场勘验信息系统的物证保管、检验鉴定子系统和实验室认可的委托受理、检验鉴定、文书发放等有机结合,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现场勘验系统工作的推进。  相似文献   

6.
应通过对不同鉴定制度的分析,结合我国鉴定制度的现状,构思我国鉴定决定权的合理配置。只有全面分析、系统研究,合理配置鉴定决定权,充分地适应司法制度、政治制度,鉴定活动的鉴定结论才能充分发挥证据作用,才能推动我国刑事证据规则的形成和实现。  相似文献   

7.
文件系统鉴定是应用多种文检手段对检材进行全方位鉴定的一种方法。文件物证作为一个系统,其构成要素包括笔迹、打印工具、纸张、印文、装订痕、文字布局、污损痕迹、标记(格线、折痕等)、案情等,各要素都有其各自的功能来反映此文件物证的某一特性。在一起签名笔迹鉴定中,我们可以运用系统鉴定意识,充分发挥文件物证系统的整体功能,在检验中要综合考虑到多个因素的作用,如案情因素、当事人因素等,确保鉴定结论的客观准确性。文件系统鉴定拓宽了鉴定思路,在笔迹检验中起到重要作用,增强了笔迹鉴定结论的科学陧。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几十年的司法会计鉴定实践中,逐渐暴露了许多问题,如何改善司法会计鉴定这个行业的状况,提高司法会计鉴定的质量,保证经济犯罪的判决能公平公正,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统一的司法会计鉴定资格考试;加快司法会计研究进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司法会计鉴定执行主体;提高司法会计鉴定人员素质等措施提高司法会计鉴定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9.
指纹鉴定是人身识别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为指纹鉴定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但在实践中有诸多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运用。研究和探讨影响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无疑对侦查破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民事证据规定》对鉴定费用的预收、鉴定人出庭费用的负担及计算标准、鉴定费用的退还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规定.这对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鉴定费用争议以及促使鉴定人积极履行鉴定义务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关于鉴定人出庭费用的计算标准、依职权启动鉴定程序的费用预交、退还鉴定费用等规定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鉴定费用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