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析财产继承中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财产继承领域表现尤为突出。中国现行继承法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规定却存在着明显的疏漏与不足。这是一个关系整个社会经济交易安全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的继承法律规范对此规定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继承法的相关规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温秀宇 《法制与社会》2013,(36):18-18,25
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财产继承领域表现尤为突出。中国现行继承法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规定却存在着明显的疏漏与不足。这是一个关系整个社会经济交易安全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的继承法律规范对此规定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继承法的相关规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简要介绍了公司合并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立法现状,同时提出了在公司合并中债权人利益保护方面的不足:我国法律对于债权人利益保护的规定过于笼统;在某些问题上立法过于严格,操作性不强,而在有些方面立法过于宽松不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没有规定深石原则;缺乏债权人会议制度。并且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改革建议:改进和完善债权人保护的程序设计;关于异议权的成立条件上,要进行条件限制;确立公司合并无效之述;改进和完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以及引进"深石"原则;规定债权人会议制度,提供债权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4.
公司股东与公司债权人是与公司最为关注的两类利益群体,我国公司法对股东的权利与法律地位有着充分的规定,但公司债权人的保护则缺乏积极、有效的手段。针对时下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本文从公司债权人的概述出发,在探讨我国公司法关于债权人利益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5.
破产企业债权人权益保护之我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破产法的基本原则是既保护债权人也保护债务人的利益,其中更重在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而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债权人权益被侵犯的不正常情形却屡有发生。本文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破产企业债权人合法权益保护机制的若干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6.
财产继承中债权人权利的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债权人权利保护问题是继承法律制度中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涉及继承人及债权人的经济利益,而且关乎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因此,各国继承法均用大量条文规范这一问题,以防继承人利用有利地位侵害债权人利益。我国《继承法》亦有规定,不过仅规定了有限责任继承原则,关于如何确定遗产范围以及继承人侵害债权人利益时债权人应如何应对等一系列问题则无明文规定,本文拟就我国财产继承中如何保护债权人权利问题谈些认识,以期对《继承法》的修改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何尧德 《法学杂志》2007,28(2):128-131
本文从企业改制及加强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理性认识出发,分析了企业改制中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利益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及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对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和新<公司法>有关企业公司改制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基本规则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继承法》偏重于保护继承人的利益,忽视了对于遗产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建议在编纂民法典时,坚持继承人利益与债权人利益并重和同等保护的理念,明确规定先清偿债务后分割遗产原则,建立相应的遗产管理制度、遗产清册制度和遗产债权公告制度,采取有条件的限定继承制度,规定共同继承人对于遗产债务的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9.
最低注册资本限额是立法者设定的民事主体进行商事活动的一道门槛,目的在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保护交易安全。但该项制度违背了法律平等、自由与公平的价值,阻碍了公司的健康发展。我国在取消该项制度的同时,需要完善相关制度,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公司合并既是公司资产的重新组合,也是公司债务的重新分配,因此公司合并的结果关系到参与合并公司的债权人、债务人,相关问题的处理不当则可能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实践中,法律规定的缺陷和不足日益显现,债权人的利益得不到相应的保护。笔者认为,出于我国现实情况的考虑,对于此种情况,法律宜明确赋予债权人在合并中享有更加明确全面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对关联企业的规定相对单薄,相关企业在经营中利用关联关系损害其他股东、债权人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关联企业破产时,控制企业利用对从属企业的不当控制或影响,损害破产债权人的利益从而获得不法利益。对此,相关的法律、法规应进一步整合完善。  相似文献   

12.
朱和鸽 《法制与社会》2013,(13):100-101
公司清算是公司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作为一个完整的程序,是由一系列的法律行为构成的。公司债权人作为公司清算过程中的利害关系人之一,其利益的保护是整个清算过程的重中之重,虽然公司法通过各种制度的构建对公司和公司股东的利益进行了合理保护,但是总的来说我国的公司清算还存在着很多缺陷。这极大的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并且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我国关联企业破产欺诈、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客观情形,通过对关联企业概念的比较研究,探讨关联企业破产债权人的法律保护问题。针对五种关联企业破产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客观现象的分析.寻求完善我国关联企业破产债权人法律保护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法院批准是重整计划生效的必要条件,它直接影响到债权人的利益。在法院批准重整计划的制度中,应当为认为受到不利影响的债权人提供异议的机会,保障其程序权利,同时应当设立完善的保护债权人利益的法律标准,作为法院在批准重整计划时必须遵循的条件,防止法院重整计划批准权的滥用和误用。我国新《企业破产法》中的重整计划批准制度存在许多不足,不能充分体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关于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尚处于不完善状态,其研究者大多局限于经济管理和公司管理层面,法学研究相对比较薄弱.也正因如此,需要通过债权人利益保护为视角,为非股东利益相关者权益进行法律保护提出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商事活动日益频繁,关联企业的控制公司利用从属公司法人外壳操纵其经济活动,通过无偿调拨资产、转移利润等方法肆意进行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严重扰乱了我国的经济秩序。而我国现行法律对如何实现对关联企业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存在着大量的法律空白和缺失。因此,通过对民事执行程序的立法完善是实现保护关联企业的债权人利益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认缴登记资本制度下,注册资本担保功能的丧失、认缴登记制对债权的阻碍以及股东自治权利扩张对债权人利益的挤占,使得对债权人利益进行均衡保护成为必需.其具体方式包括:强化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降低公司资产信息不对称给债权人带来的风险和加强公司对债权人社会责任的承担.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继承法》侧重保护继承人的利益,而忽略了对遗产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在制度内容上存在着遗产债务范围过于狭窄,接受和放弃继承的期限不明确,对债权人利益保护和权利救济的具体制度缺失等明显缺陷。为此,当以《继承法》修订为历史契机,抓紧建立有条件的有限责任继承制度,进一步明确遗产和遗产债务的范围,完善遗产管理制度,增设对债权人利益保护和权利救济的具体制度等,以协调与平衡遗产继承中继承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9.
重整计划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重整制度的引入是我国新破产法的最大创新,该制度旨在促进债务人复兴以维护社会利益,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发生冲突。如何协调这种冲突,是破产立法与司法的难题。重整计划是重整程序的核心,其具体制度设计应以不损害债权人利益为原则。为此,债权人可以以自己的意思表示表决通过重整计划,法院也可以在符合法定条件时强行批准重整计划。  相似文献   

20.
《政法学刊》2017,(3):5-11
重整程序不仅强调当事人意思自治,还贯彻公权干预。司法权介入重整程序具有现实的理论基础,但司法权相对于债权人利益保护而言却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对债权人利益形成保护,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债权人利益的实现。基于此,重整制度在允许司法权介入的基础上,应在立法上完善对于债权人的救济机制,并对司法权的行使作出必要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