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贯高度重视创新工作,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加快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科技支撑。新时代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新时代要把握我国科技发展主要矛盾,从"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转化为"提高科技有效供给";新时代要提高创新的能力和效率,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创新体系;新时代要培育创新文化和倡导中国特色的科研核心价值观,提高国家创新软实力;新时代要完善人才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筑牢创新根基。  相似文献   

2.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到来以及我国发展的现实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论述,立足于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的逻辑进路,围绕科技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指明了新时代进行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为新时代推进我国科技创新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贺韶轩 《理论导刊》2023,(12):17-2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中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上深刻阐释了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围绕科学技术的相关理论阐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科技创新的理念,在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深化了对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实践路径、制度保障以及价值旨归等方面的认识,是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4.
试论江泽民的科技创新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恒 《理论探索》2005,(6):101-102
科技创新思想是江泽民科技思想的精髓。江泽民从治国方略的高度敏感地洞察到了“创新”对于解决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等多方面实际问题的价值所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从民族自强、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和中国实施科技创新的现实途径三个方面,建构起关于科技创新的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进步思想,对于推动我国的科技进步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科技创新的作用、发展道路、体制机制、具体举措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分析和论述,形成了内涵丰富、体系完整、思想深刻的科技创新思想体系。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引领我国科技由大到强的科学指南,是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鲜活灵魂。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新时代高校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在高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既是完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必要途径。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  相似文献   

7.
世界范围内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成为全球化时代的新动向。在文化建设上,应当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地迎接新时代提出的挑战。这就是按照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党的战略任务,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强化科教兴国国策,把“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任务提到新的高度;应当在不断开拓和创新本民族文化的发展道路中,融汇到全球化时代的发展大潮,以优秀的传统文化铸造民族文化精神,在对民族文化的自觉中努力建设符合时代特点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强调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坚持教育、科技、人才统筹推进一体化部署,加强基础研究和大力发展核心科技,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等,形成内容丰富、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重要论述全面阐述了新时代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丰富和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力的科技支撑,是指导我们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为指导,在深刻分析国家发展现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基础上,深度揭示驱动国家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及其作用规律,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提出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选择,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提供强劲支撑力。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在理论层面,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丰富和加深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认识和理解;在实践层面,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进一步加快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是一个集时代、理论和现实发展诉求的中华民族国族身份意识的全新认识,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创新的集中体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全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对于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明确的政治方向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黄成峰 《学理论》2023,(5):11-1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报告,提出了大会主题和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品格。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人才支撑,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高水平的教育。为人民创造幸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要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20,(2)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灵魂,代表着历史和精神的传承。而文化自信则是文化主体对于该民族文化所具有的肯定和自豪。习近平总书记以高瞻的视角和历史担当对文化自信予以更深层次的深化和创新,从文化立场、使命、主体内容等层面更深层次地诠释新时代文化自信,并将其提升至一个新的层次,并依托于新时代,成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理论。而想要对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予以理解,就需要分析其中的思想内核,并探讨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精神引擎。习总书记执政以来,更是将文化自信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了一系列的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为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注入强大精神力量。新时代下,在多种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坚持文化自信既有困境,亦有成就。新时代下,必须发挥主流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不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文化创新,提升文化软实力,使文化自信成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14.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时代中国研究生既是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群体,也是弘扬和践行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然而,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个别研究生文化自信存在一定问题,因此,高校应该加强正确引导,有效提升研究生传统文化素养,提升研究生革命文化底蕴,坚定研究生理想信念,这对我们更好地建设主流意识形态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20,(4)
鸦片战争的爆发使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势的西方文化冲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和自足性,中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评价越来越低,最终产生了文化自卑心理。面对民族和文化危机的步步加深,中国人没有在自卑中沉沦,而是选择在自省中奋起,通过器物——制度——文化方面的不断探索,中国逐步从文化自卑走向了文化自觉。五四运动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在道路、理论和制度建设取得伟大成就基础上,重建了文化自信,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8,(12)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方略,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支撑,是我国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从世情、国情、民情入手,分析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背景,探讨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科技创新理论,并与时俱进地加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20,(1)
世界科技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课题与战略目标,这就给中国的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增添了社会主义、民族复兴、生态文明、和而不同等新的时代内涵,其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霸权主义、工业主义的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当前基于数字技术、物理技术、生物技术有机融合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针对"中国制造2025"提出质疑和排斥,这些在给中国的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基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及国际形势提出相应的智慧谋策,如完善高校及企业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发展经济与高科技、调整产业结构等。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引下,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论断,对党的民族理论做出了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其中,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伟大历史成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解决区域不平衡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共同体身份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重点,“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秘诀,以人民为中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主线。这一论断的提出、创新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9.
张媛媛 《学理论》2015,(4):13-14
习近平的科技创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在当代中国发展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系统性、前瞻性特征。在倡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的新形势下,习近平从民族自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人才培养的角度论述科技创新,不但给我国科技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方向,而且为科技创新在生态文明社会的转型提供了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共享文化理念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着墨颇多的共享发展、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在文化上的反映。共享文化的创建融贯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社会进程之中。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时代映现,彰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趣,共享文化在创新中得到发展。共享文化与经济、政治联系密切,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一脉相承,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文化发展理念的最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