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布袋戏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我要让它走向强盛。"因为这个理想,黄文章改名"黄强华",开始了自己的布袋戏传承推广事业。那一年,他26岁,刚开始做布袋戏编剧。1955年,生于台湾云林的黄强华是布袋戏家族的第四代传人,也是台湾霹雳国际多媒体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的公司在过去30多年时间里,制作发行了逾2600小时的霹雳系列布袋戏剧集,成为布袋戏领域佼佼者,不仅将这一原本小众的戏剧艺术推向大众,更让这一古老剧种走进年轻世代心中。布袋戏属于中华传统偶戏中傀儡戏的一种,起源于  相似文献   

2.
肖杨 《两岸关系》2009,(10):14-15
台大历史系毕业的吴敦义平时一大爱好就是看“霹雳布袋戏”,因此“历史”和“霹雳”总是被吴敦义有意无意用在思考和谈话中。只是不想“88水灾”一场晴天霹雳,提前终结了刘兆玄执政团队,也将吴敦义带上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3.
掌中有乾坤     
古汉 《两岸关系》2001,(10):57-58
“3、2、1”在台湾霹雳电视台的摄影棚内,听着工作人员读秒,突然间,原先放在一旁静止不动的布袋戏偶,立刻煞有其事地在镜头前活蹦乱跳,本来无神的眼睛也仿佛散发出熠熠光彩。除了配音的“八音才子”黄文择,成功地赋予个别角色不同的声音外,要让这些戏偶“走路都有风”,变成轰动武林、惊动万教的大人物,可不能不提到幕后的那只“黑手”——戏偶操作师。在台湾,由布袋戏演出的电视节目较受观众的喜爱,很难想象,在电视上看到炫丽、快节奏的武打动作,其实都是摄影棚里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拍出来的。由于是单机作业,摄影棚里摆着3台电视,戏偶操作师只好站在布景前,一边拿着戏偶,一边眼睛盯着电视,仔细地看戏偶的走位、动作,还得适时制造“飞沙走石”的  相似文献   

4.
沐泽 《台声》2007,(3):78-78
综合台湾媒体消息,在台湾布袋戏界有“通天教主”之称的黄海岱,1月16日因感冒引起肺炎,住进台大云林分院。2月10日晚因心肺衰竭病危,于11日凌晨病逝,享年107岁。台湾云林县方面已决定将他的生日1月2日,订为云林布袋戏节。  相似文献   

5.
布袋戏作为台湾地区备受推崇的一种基层民俗文艺活动,不仅是宗教庆典的重头戏,也是基层传播的重要媒介。研究发现,布袋戏作为一种基层传播媒介,在庙宇这个空间实现了宗教、娱乐、政治、社交等多种功能;庙宇进一步从情感联结、社会化、居民自治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促进了基层治理。挖掘台湾布袋戏的社会功能及其基层传播空间,加深了对两岸民俗文化和基层治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日前,台湾的国光剧院在台北“新舞台”剧场上演由京剧、歌仔戏、豫剧和布袋戏4种不同传统戏曲同台汇演的《再生缘》。各剧种在6个段落中各占一折,序幕“平寇”浩大的征战场面,让  相似文献   

7.
孙宇 《两岸关系》2007,(2):62-63
2007年1月2日至11日,由北京老舍茶馆演出人员组成的,集京味文化、茶文化、戏曲文化于一身的第七届“京味文化之旅”展演团,应台湾中华中道学会邀请来到宝岛台湾,先后在云林县虎尾镇布袋戏主题馆、台中耕读园、台北县坪林茶叶博物馆、台北县淡水红楼茶馆、台北紫藤庐茶艺馆和莺歌镇活动中心进行了四场演出和两场交流。老舍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两岸民俗文化交流,素有台湾"布袋戏教父"之称的黄俊雄率领其电视木偶剧团,5月9日首次赴北京演出。演出结束后拍卖40尊木偶,把所得款项捐献给青海玉树地震灾区,以表手足兄弟亲情。  相似文献   

9.
走下飞机,踏上台湾的土地,看到的是中文,听到的是汉语,吃的是中餐,喝的是乌龙茶,唱的是中国戏。到处都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民族气息。单拿戏剧来说,那里的戏剧舞台简直是中国戏剧的集锦。 最受民众欢迎的莫过于歌仔戏和布袋戏。歌仔戏起源于闽南漳州芗江一带的“锦歌”、“采茶”、“车鼓”等民歌,在明清时期由移民带入台湾,以后又揉合了当地的“七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7,(1)
<正>为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台湾青年来泉州创业就业,近日经过审核遴选,泉州市公布了首批10个园区(企业)为泉州市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首批10个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分别为:晋江市洪山文创园、晋江市创意创业创新园("三创"园)、五店市传统街区、石狮市狮城青年创新创业孵化中心、石狮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中心、泉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6,(5)
正民进党已经取得全面执政权力,但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的两岸政策依旧混沌不明,许多人预测两岸关系可能会倒退。有专家说,大陆可能会使出霹雳政策,让已陷入停滞的台湾经济雪上加霜。对此,台湾"经建会"原主委尹启铭认为,其实大陆根本不需要这么做,因为世界各经济体都在看,若两岸关系不佳或紧张对峙,他们自然不会和台湾签署经济合作协议。明显的例证就是印度尼西亚、印度,他们原本已经做好与台湾经贸合作的可行性研究,却由于两岸服贸协议在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4,(5)
<正>4月15日,海峡创新银行筹建研讨会暨筹委会成立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交流基金会在会上宣布,将联合台湾二十一世纪基金会、台湾并购与私募股权协会等机构,筹划组建"海峡创新银行"。此次研讨会邀请了两岸知名经济学者和银行家,就海峡创新银行的创新内容等选题献计献策、交流论证。据悉,筹建"海峡创新银行"的目的,是更好地协助台资企业解决在大陆"融资难、融资慢"等问题。同时,通过这一平台,为两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4,(6)
<正>5月5日下午,由台盟中央、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等联合主办的首届两岸传统文化艺术展示周开幕式暨"和平发展创新交流基地"揭牌仪式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台盟中央副主席黄志贤、九三学社常务副主席邵鸿、厦门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和副校长李建发、台湾艺术大师颜圣哲、  相似文献   

14.
布袋戏     
赵辉 《台声》2007,(6):83-87
台湾20世纪的百年中,可谓无所不百变.政、经、生活、文化……而百变中的千变万化,要属布袋戏了。演出时,台上手艺高超的艺人们则在幕后,一面用手熟练地操纵戏偶,表演各种细腻的动作,一面还要模仿各种人物声调,绘声绘色地叙述剧情,其中既有引人人胜的道白,也有典雅婉转的清唱,时而还插入一些幽默有趣的语言,配合着后场悠扬的音乐。  相似文献   

15.
<正>2月21日在台北举行的2019白先勇经典昆曲新版系列彩排记者会上,多位大陆青年昆曲演员畅谈昆曲创新。他们认为,随着时代变化,昆曲也需要进行创新,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赋予昆曲更多现代元素,才能更好守护经典,传承东方之美。由台湾作家白先勇携手苏州昆剧院创作的《玉簪记》《白罗衫》《潘金莲》三部经典昆曲的新版系列演出于2月22日与台湾观众见面。大陆昆曲演员俞玖林、沈丰英、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8,(3)
正1月10日,台湾戏曲中心在台北公布,将在3月29日至5月27日推出第一届台湾戏曲艺术节。艺术节期间,京剧、豫剧、昆曲、歌仔戏、南管戏等传统曲艺将轮番登场、好戏连台。主办者表示,艺术节希望通过传统剧目的集中展演和曲艺形式的探索创新,来推广和发展传统艺术,彰显戏曲的文化魅力。艺术节由台湾戏曲中心主办,展演的重要剧目包括以小说《狄公案》为文本的豫剧《武皇投简》,南管戏《陈  相似文献   

17.
李琳  ;谢家顺 《求索》2007,(7):181-182
李敖的成名作《传统下的独白》影响了台湾整整一代人,他对传统文化的藐视与反叛在高举传统文化旗帜的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而他在深层心理上却很难摆脱传统文化对自己的影响,也因此构成了这部作品特有的对传统文化的眷恋情结。正是在这种批判和承传中李敖完成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成为台湾文化界的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18.
民进党人在其文宣中常常强调台湾文化属于多元文化的统合性,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遂行"去中国化"的政治目标,在多元文化体中,中华文化不过是其中之一种而已,而且只居于落后的传统,不是那么重要.其实,文化是一个整全生机体,具有一个文化中轴在核心处运作,依赖这个中轴的生命力,文化体得以吸收多元的文化营养而壮大这个整全生机的文化体.台湾无论在明郑、清代以及日据时期,她的文化中轴主体性就是中华文化;迈入现代化的台湾,其文化中轴主体,仍然是中华文化,此由亚洲四小龙兴起与儒家文化深切相关可得明证.本文从台湾的原乡生活方式来诠释台湾民间文化中的大小传统就是中华文化之事实,指明作为台湾文化的主体性中轴之中华文化,乃是周文华夏悠久历史的延续创新.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5,(22)
<正>为纪念台湾光复70周年,进一步了解日据时期台湾人民的抵抗精神和民族意识,10月29日,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国务院台办两岸关系杂志社、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文宣部共同主办的"台湾文学的抗日意识与原乡情怀——纪念台湾光复70周年"研讨会在福建厦门大学拉开帷幕。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建发,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刘国深,  相似文献   

20.
正8月16日至19日,应河北省台联邀请,2018健康养老产业创业创新考察团一行26人在台湾传统伦理文化发展协会理事长陈孝忠的带领下到河北唐山参访考察。河北省台联副会长陈瑛陪同考察。陈瑛代表河北省台联对台湾传统伦理文化发展协会一行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台联的工作性质、服务职能。她强调,"两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