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湖湘文化与湖湘传统技艺共同孕育的湖湘工匠精神有其鲜明的精神特质,具体表现为"吃得苦"的专业敬业品行、"霸得蛮"的坚持不懈品格、"耐得烦"的精益求精品质、"敢为先"的创新升华品性。培育湖湘工匠精神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是推动"湖南制造"向"湖南智造"转变的重要动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加快湖南制造业升级的精神动力和弘扬湖湘精神的时代使命。要从加强培育湖湘工匠精神的政府扶持、引导培育湖湘工匠精神的社会舆论、搭建培育湖湘工匠精神的实践平台、优化培育湖湘工匠精神的育人环境等方面着手,全面探索培育湖湘工匠精神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庖丁解牛"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则寓言故事。它告诉我们,世间万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性,只要在实践中做有心人,不断摸索,久而久之,熟能生巧。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这与"庖丁解牛"般的工匠精神是分不开的。本文为"庖丁解牛"注入新时代的因素,从"庖丁解牛"分析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阐释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意蕴,进而探索在新时代的应用型高校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弘扬工匠精神,使之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战略、行为和意志。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大众化交通工具,顺应时代要求,传承弘扬工匠精神是其应有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一、回溯铁路发展历程,探寻工匠文化基因铁路工匠精神的发源。铁路工匠精神是随着中国铁路的艰难起步而生发的。1909年,由詹天  相似文献   

4.
工匠精神是中国人绵延百代、孜孜以求的一种职业精神。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实现中国制造2025,需要一批新时代的工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更需要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宝钢股份作为中国钢铁行业的领头羊,是实现中国钢铁强国伟大愿景的中坚力量。宝钢股份历来重视人才培养,构建了系统的工匠发现、培育和激励机制,营造了"炼匠艺、铸匠心、筑匠魂、塑匠人"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5.
我国工匠精神自古至今,延绵不绝。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是一个思想家、科学家还是一个著名的工匠大家。本文旨在通过解读墨子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剖析当前工匠精神的缺失,进而说明墨子工匠精神对当今培育工匠精神的借鉴意义;并从教育、媒体、制度三方面提出培育工匠精神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校园文化是促进工匠精神培育和推广,尤其是有助于在广大受教育者中加以传播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大力推进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中,对促进我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特别是职业院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使命。通过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明确培育工匠精神与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紧密关系,结合社会上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认识,阐述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误区,这为进一步探究如何更好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工匠精神提供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7.
文章充分阐述了在提升中国制造品质和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中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从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社会风尚、培养选树千名工匠和精心规划扶持"上海工匠"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在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中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对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提出了独特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周德文 《民主》2014,(9):58-59
<正>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伟大的梦。工匠,有木匠、铁匠、泥水匠等三百六十行的匠人。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各种工匠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我们在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努力奋斗中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然而,愈来愈多的人尤其青年人择业目光总是盯  相似文献   

9.
正"工匠精神"是指劳动者对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和理念。在2016年和2017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提出了培育"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的要求,足以证明工匠对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以虹桥机场公司职工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度及改进为案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是国之利器,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一百多年来,一代代铁路人把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高度融合,在铁路设计建造、养护维修过程中凝练出的以"敬业坚守、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严谨专注"为主要内涵的工匠精神,并不断传承和弘扬,中国铁路才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变强,实现了中国铁路总体技术特别是高铁  相似文献   

11.
航天企业作为事关国家安全命脉的战略性企业,肩负强军首责,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航天领域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沃土。那些不计功名得失、刻苦钻研技术,默默无闻扎根科研生产一线的航天“大国工匠”们,是企业转型升级中一颗颗关键的螺丝钉,他们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航天强国的征程中创新实干,推动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国航天科工三院党委结合人才强企战略和一批“大国工匠”的培养,以国家重点型号和科研项目为依托,在科研攻关和生产制造领域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并形成“四抓四促”实践路径与经验探索。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8,(1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一个重要的推动力,便是引入工匠精神的实际践行。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分析其现代化新特征,并从国家和个人两个层面上探索其现代价值,以便更好地理解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补齐"中国制造"的短板与瓶颈、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途径之一,改革的着力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抓手是人力资本的提升。而当前人力资本提升的核心则是培育大国工匠。新时期的工匠精神应具有传统"匠心"之外的创新和带动意识。当前我们应推动建立健全培育"大国工匠"的机制及途径,为"工匠精神"的回归成长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14.
随着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国家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使命,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在培养具有爱岗敬业、诚信守业、勤勉精业和奉献事业精神品质的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核心价值观引导、专业课程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校企文化融合、师资队伍培训等工匠文化培育,促进工匠精神品质的养成与提升,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推动中国制造品质革命,提供强大的"匠人"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8,(12)
工匠精神作为热词在十九大报告中被再次提出,它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和中国精神的重要体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需要被传承和弘扬。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工匠精神蕴含着时代的特色,也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精神积淀成果的传递。追溯工匠精神的历史渊源,挖掘其对高校大学生的重要教育作用,提出有效的路径启示,使工匠精神被大学生接受的同时,更好地完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民主》2017,(5)
<正>一提起中国人的"工匠精神",就令人想到战国时期的"庖丁解牛"以及秦国李冰父子的都江堰工程,而民进人的"工匠精神"也可以在民进老一辈身上找到影子,比如民进的出版界前辈,正是秉持着工匠精神创造了我国出版界的奇迹。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前后,许多民进老一辈都与出版界有关,比如徐伯昕和叶圣陶两位先生,不仅是出版界的泰斗级人物,同时更是匠心独具的民进人。1925年,徐伯昕到《生活》周刊工作,担任出版、发行、推广、广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9,(12)
柳州作为西南工业重镇之一,其工业发展必然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时代的奋斗缩影。本文通过对柳州市的社会调研分析发现,西方文化的冲击和人们对待工匠精神的自我素养不高等因素制约着柳州市工匠精神的培育,社会上并没有形成尊重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对工匠精神的传承理解与文化感受存在偏失与轻视,对培育工匠精神非常不自信,虽然高度认可工匠精神,但个人并不觉得具备工匠精神。为更好培育柳州的工匠精神,助力工业城市的经济发展,柳州市应提升工匠精神认知、完善工匠精神培育的保障制度、营造尊重工匠精神氛围、鼓励企业对工匠精神的重视、提高对工匠精神的自我素养等。  相似文献   

18.
正德国、日本两国的工匠精神一直为全世界称道。"德国制造"经过一百多年的工业化进程,达到了"精工制造"的目标。日本的千年匠心,在全世界更为瞩目。在中国,培养工匠精神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被学者们普遍认同。因此,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职业定位的高职学院,其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理念中,工匠精神是重要的理念。一、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一)精益求精的目标工匠精神体现在对本职工作的精益求精,遇到问题锲而不舍。在技术上,匠人们有专门的技能,拥有高超  相似文献   

19.
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要打响"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发令枪,需要孕育好劳模和工匠产生的土壤环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针对当前存在的制约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弘扬的瓶颈问题,要把握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改革导向,从着力提升劳模、工匠的地位着手,营造劳模、工匠脱颖而出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舆论环境,建立健全劳模、工匠服务管理长效机制,筑牢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基石,不断扩大劳模、工匠宣传教育工作的广度、力度、深度和有效度,真正让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成为全社会广泛认同、心向往之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眼于供给侧改革,从工匠精神谈制造业转型之路,以应对制造业需求疲软、产能过剩的现状。以德国的工匠精神为例,提倡对品质化、专业化与标准化的回归;文章提倡制造业价值回归为恪守工匠精神的核心,对于制造业供给侧改革要有耐心和信心;并进一步提出从研发、人才、制度三方面多管齐下,加大科技研发力度,营造宽松的创新氛围,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打造制造强国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