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在于使中国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实现良性互动.和谐社会理论正是从社会主义与中国发展实现良性互动的视角,在推进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在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诉求"具体化"的进程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推动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中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识.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3,(31)
通过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首先在理论上澄清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阵地;其次从实践上辩证看待民主社会主义的成就,吸取精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更好发展服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始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们国家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宽阔。  相似文献   

3.
姜平 《理论探讨》2008,3(2):151-156
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科学理论体系,是领导科学在我国创立以来全部研究的主题.在当代中国,研究领导科学目标就是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科学理论体系,目的就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构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科学理论体系,必须首先明确其性质定位,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紧紧抓住"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怎样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这个基本问题,坚持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工程、核心工程、资源工程、创新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辉煌的发展成就,彰显出巨大的制度优势。在当今大资本主义时代,从内生性特征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具体说,坚持方向性与原则性特征,可以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前景问题;坚持民族性与人民性特征,可以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基问题;坚持实践性与开放性特征,可以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坚持党性与法治性特征,可以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指导下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前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等单位6月上旬在宜昌联合召开了“社会主义与中国的发展”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社会主义与中国发展的有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有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理论关于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发展史,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为人民民主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追求和实现民主政治价值目标上的魄力与智慧。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精髓;巩固与完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关键;规范与制约权力运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要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质在于,我们党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发展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的实际尤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和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沃土。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繁荣是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并深入阐述其重要意义。实现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要求而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并且需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实现。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关于中国问题的丰富论述中,中国革命的特点、性质和前途,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的发展道路已进入马克思的视野。马克思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思想起源的相对独立性、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民族特质的内在性与中国社会主义的革命与建设道路的长期性。在分析与判断中国革命与建设道路过程中,马克思运用了实践唯物主义和世界历史辩证法等一系列科学方法,为我们进一步深化理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全方位的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的主题、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演进、当代世界发展格局中的挑战和抉择、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四个视阈,论述了解放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当代、世界和未来四个维度的关系.解放思想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运是统一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解放思想就是要对内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持续发展进步繁荣的道路;对外走出一条中国作为一个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大国走向现代化并能够被世界所接受、与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同心同德地做好中国式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是加速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要求。为此需要加深对中国式社会主义的理解。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一、中国式社会主义是中国现实发展的命题中国式社会主义作为一个特殊历史概念,它的现实含义同中国当前和未来相当一个时期生产力发展阶段及相应的发展任务联系在一起,同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与实际的创造过程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与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发展的过程是一致的,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而法治作为制度之治,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之中,统一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视阈中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全球化背景的矗立,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可能;基于全球化背景,中国的社会主义才彰显"中国特色";着眼于全球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才愈加鲜明。全球性多元化与我国本土化发展结合,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球化时代实现了后发性与超越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份,它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理论逻辑,围绕人权的产生、本质、作用和发展规律进行阐述,并对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建设、发展人权提供理论支持,对中国人权的现实建设与未来发展提供方向。它是关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如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的具体回答。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是中国之治的重要方面,更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应有之义。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实践底色。在应然层面,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存在转换关系、映射关系和耦合关系,二者能够共进发展。在实然层面,转换失活、映射失准、耦合失调易梗阻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共进发展。因此,应在创新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树立社会治理新思维以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活力,通过善用社会治理新手段以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潜力,通过壮大社会治理新力量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合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和世界实际相结合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的赓续和拓新,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发展的最为伟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作出探索,更能揭示其中体现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内涵、理论境界和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17.
政治发展与政党执政安全、社会发展稳定、经济文化建设等息息相关,关乎民族复兴,关乎人民福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赓续和创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念,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顶层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积极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包含哲学智慧的顶层设计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集中体现在社会发展道路、社会发展战略和社会发展动力等方面。具体而言,从中国社会发展道路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顶层设计,是邓小平在政治勇气与理论勇气相结合、历史眼光与世界眼光相统一、以实际为出发点的真理性与以人民利益为追求的价值性相一致的基础上,率先对时代主题作出新的判断,对中国具体国情作出了清醒的认识。从社会发展战略上看,"三步走"发展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如何发展的顶层设计,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过程性与阶段性以及社会发展的重点论与两点论的有机统一。从发展动力上看,改革是社会主义的直接动力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顶层设计,它体现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自发动力和解决基本矛盾的自觉动力"的有机统一,改革动力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前进性与曲折性"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人的动力与物的动力"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表大会报告“历史回顾”部分,都坚持唯物史观立场对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程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在历史回顾与评价中体现出党把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不断推动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坚持从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分析改革历程、客观评价改革历程中的问题与不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形成改革发展的新理念等特点。以回顾历史的方法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要内容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布局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目标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袁秉达的《和平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文认为:中国21 世纪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和平发展道路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征和本国特色;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和奋斗目标;以执政能力建设为抓手,整合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