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联解体与资本主义的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解体在为资本主义提供了更为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为资本主义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包括使全球化进程加速,导致了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和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加深;使"西西矛盾"凸显,导致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矛盾和竞争的加剧;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改变,导致了美国单极霸权主义的恶性发展等。这些矛盾和危机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很难得到有效地解决,要消除资本主义的各种危机,对资本主义来说也面临重重困难。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的关系是同一的 ,全球化不仅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而且是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重大课题。资本主义是其历史起点 ,社会主义是其历史终点 ,现代世界历史进程并没有改变这一客观趋向。游离于全球化大潮之外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失败的重要原因。面对全球化 ,中国社会主义不仅要置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 ,还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原则 ,在全球化浪潮中推进中国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提出的“第三条道路”,实际上是要建立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模式,其能否取得成功,归根到底取决于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变化。由于资本主义无法克服其固有的基本矛盾,“第三条道路”是一条已经走到历史尽头的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只有社会主义全球化代替资本主义全球化,才能克服和解决资本主义全球化所导致的人类危机。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实质是要实现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社会主义是一项世界历史性的事业;全球化呼唤社会主义,加速了社会主义进程。  相似文献   

5.
从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流变不是在一个封闭的体系中实现的,恰恰相反,它是在现当代全球化的世界图景这一宏大叙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是一种社会主义全球化攻略,是在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挤压下被动回应的逻辑体现.与传统社会主义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危机和全球化的挑战中兴起的,是逐步地、自觉地、全面地、深入地参与全球化进程的社会主义.用全球化视角省察从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流变,我们得到深刻的启示:在全球化面前的得与失与社会主义的兴衰存亡紧密相关.重新把社会主义置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大潮之中,使社会主义真正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是社会主义从传统形态走向当代形态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米歇尔斯在奥斯特罗戈尔斯基和韦伯对政党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寡头统治铁律的论断,认为组织和政党官僚化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从组织理论的角度看,米歇尔斯政党理论过于极端了。米歇尔斯因为对组织模式、组织权力、组织结构和组织环境的片面认识导致了其理论的局限性。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看,"寡头统治"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铁律",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社会的性质,"寡头统治"是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社会的产物。当社会的性质由资本主义变为社会主义时,权力、精英和大众心理、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等都发生了质变,这种质变就会使得领袖和大众分野变得不可能,"寡头统治"丧失了赖以延续的社会基础,从而使得"寡头统治"不再是一种"铁律"。  相似文献   

7.
阶级结构的新变化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最深刻的变化发生在金融领域。在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所有制形式没有改变,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和统治关系没有改变,但资本的增殖形式发生了变化。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国有部门的私有化以及股权分散化的进一步发展。雇佣劳动者对资本的间接从属关系随着工人持股而加深,进一步掩盖了劳动者受资本剥削和奴役的地位和程度。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关系没有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而发生根本性变化,它们之间不是淡化而是强化了控制与被控制、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危机成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愈合的伤口。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现象探析 黎剑平撰文认为,当前,对于中外合资、合作、外商独资企业以及私人雇工企业中出现的;一定程度、一定范围的剥削现象,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它与资本主义剥削现象有着本质区别。 首先,制约它们的经济规律不同。人民  相似文献   

9.
前一个时期,一些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头面人物借改革、开放为名,公开鼓吹我国要走资本主义道路。他们认为,当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使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资本主义国家比社会主义国家更象社会主义。在他们看来,有剥削的资本主义比没有剥削的社会主义要好,主张要对资本主义再认识,要补资本主义的课。究竟是不是资本主义走上国家垄断的道路后,其本质发生了变化?究竟社会主义好,还是资本主义好?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12)
大卫·哈维在对"空间问题"的研究中发现,"空间问题"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社会资本逻辑运行的必然结果,因此对"空间问题"的研究必须深入资本主义的资本逻辑之中。大卫·哈维发现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社会问题已经由阶级对立问题转变为资本的"过度累积"问题。面对资本的"过度累积",资本主义通过"时空修复"的方式缓解了危机的爆发,但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反而在修复的过程中引发了"不平衡地理发展""新帝国主义"实践等消极的后果,掀起了世界范围内反对资本主义的浪潮,完美地诠释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论断。  相似文献   

11.
论文从探析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关系特点入手,分析了中国所处的地位和应对措施。论文认为,当代国际关系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关系,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化以及国际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中国在国际关系现实意义上的权力斗争中,参与了这一游戏规则,问题的关键是,中国要有一整套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理想。中国在全球化国际关系中的价值目标为国际关系民主化,基本价值观念是正义;中国在全球化国际关系中的社会理想,是构建新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世界客观存在的"两种图景"和"两种裂变",即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的相对繁荣和全球资本主义的困境、世界社会主义面临重大挫折以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全球化加速进程中迎接挑战的改革和开创的新局面;世界资本主义内部出现的深刻的价值裂痕、世界社会主义内部两种理论与运动的分道扬镳。"两种图景"和"两种裂变"所揭示的不是西方自由主义者所认定的历史终结,而是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博弈历史尤其是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崭新一页,是对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在全球化加速进程中的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两种图景"和"两种裂变"展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强势地位和社会主义环境的深刻巨变,也展示了资本主义世界历史体系的长期性、矛盾性和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曲折性、光明性。  相似文献   

13.
在《共产党宣言》发表的19世纪中叶,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处于对抗之中,欧洲无产阶级运动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不断兴起。一个以资本主义国家为新兴主导力量,封建君主制国家和广大殖民地为传统守旧力量的世界格局正在逐渐形成。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从唯物史观视角对此进行了科学批判,阐明这一世界格局是资本主义进行全球剥削和压迫的工具本质。他们认为,要构建"自由人联合体"必须变革这一世界格局,变革主体是以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代表的革命阶级,变革方式是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革命。立足国内外两个百年大局,深入理解《共产党宣言》对世界格局的科学论断,可以为变革现有全球治理体系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启示。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4,(36)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从马克思主义否定观角度来看,"三个自信"是对资本主义否定的必然,是对苏联模式否定的必然,是对我国"文革"否定的必然,是对马克思主义新的肯定。"三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相似文献   

15.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既不是沃勒斯坦所说的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开始形成的具有全球联系和特征的世界经济的延续和扩展,也不是吉登斯所说的由于民族国家及其体系为扩张提供制度保障使世界经济扩展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发展导致西欧社会经济变化从而进行海外扩张的逻辑结果.正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形成过程中,形成了欧洲殖民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这种国际分工体系的本质是欧洲殖民国家剥削、压迫、奴役和控制殖民地国家,它一直延续到当今世界体系之中,决定了当代的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场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动并主导的经济运动.  相似文献   

16.
《侨园》2017,(12)
<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在全球化面临挑战时期中华民族的世界担当和履行大国承诺的坚强意志。它是作为全球性公共产品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核,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一带一路"倡议才能够顺利实现,造福于世界人民。党的十八大指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前所未有地加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是不同国家、民族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相互间不断交往、交融的过程和趋势.不同的交往观必然会有不同的全球化理路.马克思以"物质交往"为核心,以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为规律,延伸出"世界历史"的全球化逻辑;哈贝马斯以"语言交往"为核心,认为交往行为中的相互作用起着比劳动更为重要的作用,并建构了一个没有强迫,但又能保持民族国家主权独立的"世界共同体"方案.两个方案各有利弊,但都没逃脱乌托邦的理想色彩.  相似文献   

18.
新自由主义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制度载体。相关国家的实践表明,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具有整合民族国家的一般历史趋势,这一历史趋势的本质特征和内在逻辑是资本扩张。新自由主义在全球拓展、实现资本扩张的历史过程中,呈现出内在的结构性矛盾。这一内在矛盾经过不同环节转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新自由主义全球化面临着历史限度。当前,资本主义面临的危机变局、进行的政策调整是这种历史限度的合乎逻辑的表现和结果。新自由主义困境为人类全球化的推进开辟了新的空间,世界体系将在加速调整中重塑。中国与世界相互依存,中国道路所取得的成就为透视新自由主义困境提供了镜鉴,中国方案为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方向选择。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7,(7)
同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奥康纳和福斯特研究路径却有着根本的区别,奥康纳以"生产条件"为出发点论述了资本主义双重危机理论,福斯特则在重构马克思的"物质变换裂缝"思想的过程中阐释了马克思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这两位学者及其学术共同体对生态问题的思考,对当下的启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既重视经济发展,又要考量生态后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变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为社会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根本历史经验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论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在于这些思想理论都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科学理论。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新"相得益彰,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在推进第四轮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尤其要强调始终不渝坚持"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