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895年6月至1945年8月,是台湾历史上的日据时期,既是日本殖民者残酷压迫和剥削台湾人民的历史过程,也是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过程。根据日本殖民者编写的《台湾总督府警察沿革志》《台湾宪兵队史》等文献资料记载,这一时期,台湾人民发起的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运动包括武装抗日运动、政治运动、无政府主义运动、民族革命运动、农民运动、共产主义运动。其中,武装抗日运动主要发生在1915年以前,其他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运动主要发生在1915年以后。台湾的无政府主义运动伴随着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日据初期的台湾人民抗日武装斗争中曾出现过大批抗日武装集团归顺日本殖民者的现象,史料证实台湾人的这类归顺大多并不是真归顺,而日本殖民当局也只不过是借此作为镇压台湾人民反抗斗争的一种手段。在日本殖民者的镇压加招降的两面手法下,台湾人民初期武装抗日斗争最终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3.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甲午战争后日本侵略者霸占台湾50年,台湾人民的反抗斗争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台湾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和祖国大陆的各族儿女一样,从未屈服于日本殖民者的残暴统治,他们奋起反抗,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给日本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泰雅人发动的震惊中外的雾社起义。雾社——位于台中埔里地区,因山峦叠嶂,时有雾气笼罩而得名。高山族的一支泰雅人世代都在这里繁衍生息。早在日军侵台之初,泰雅人就协助过徐骧、刘永福领导的抗日义军。乙未(1895年)反割台斗争失败后,他们又帮助过“抗日三猛”之一柯铁领导的铁国…  相似文献   

4.
杨循进 《台声》2002,(12):37-38
我的父亲杨丁铭1921年生于台湾,正是日本殖民者侵占台湾最黑暗的年代。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对台湾人民采取“皇民化运动,推行所谓“陋习改革运动”和“皇民化”教育,各种汉文版报纸禁止出版发行,强迫台湾人使用日本语,改用日本姓名,改奉天皇大神,推行日本服装;推广日本饮食文化,以此消灭台湾民众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对于我父亲这一代正在求学的青年人,殖民统治者是不允许他们选择文学、政治、法律方面专业的,害怕掌握了知识的台湾人民反抗他们的统治,因此,父亲这一代人为了学到知识,争取良好的前程,…  相似文献   

5.
正记得小时候曾听爷爷说,甲午战争后,日本侵占了台湾。他们掠夺台湾土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稍有反抗,日本殖民者就会疯狂报复,许多少数民族同胞有家不能回,也包括我的爷爷。由于爷爷的反抗,触犯了日本殖民者,爷爷无法回家,只能连夜逃离台湾搭船北航,漂泊到福建,后来定居莆田平海。家仇国恨一晃10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台湾虽无日本的殖民统治,但我的家  相似文献   

6.
<正>1895年3月,日军攻打澎湖岛,清军和台湾人民就开始了武装抵抗。台湾的武装抗日斗争,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1915年的台南西来庵事件。1915年以后,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者的斗争主要集中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武装斗争的条件已经不存在了。在文化领域的反殖民斗争,主要形式包括创办报刊、诗社、文社、剧团、书房、私塾、学会、研究会等,千方百计保留中国文化,尽力抵制日本殖民者掀起的日语教育和“皇民化”狂潮。在文化领域和政治领域的反对日本殖民者斗争中,台南的连横是一员战将,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7.
台湾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的光荣传统.认同祖国、争取回归,是抗战时期台湾人民抵制日本殖民者"皇民化运动"的一条主线.针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制割断中华大家庭文化渊源与民族情结的奴化教育、语言强制、更改习俗、文艺垄断和"皇民奉公"运动,台湾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抵制和斗争,并将这种斗争汇入中华民族抗战的洪流,体现了台湾人民不畏强暴,誓死捍卫和发展中华文化,以及强烈的炎黄子孙本根意识.  相似文献   

8.
田地 《台声》2005,(11):44-45
60年前的今天,在东亚以及东南亚地区肆虐猖狂了长达8年的日本法西斯主义侵略者,在广大被侵略地区人民的反抗以及国际上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打击下,终于低下了他们那过去曾趾高气扬的头颅。60年前的今日,惨遭日本帝国主义强盗蹂躏并与之反抗了半个世纪的台湾人民,终于将法西斯强盗从台湾的领土上赶了出去,在经过了50年后,离散多年的海外赤子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75年前的今天,台湾少数民族泰雅人无法忍受日本殖民者的残暴凌虐,在占尽劣势的情况下依旧毅然而然地点燃了抗争的风烟。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这50年的时…  相似文献   

9.
郁辛 《台声》1995,(10)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七·七”事变58周年,又是“马关条约”割让台湾100周年。为不忘国耻,牢记惨痛历史教训,两岸各界纷纷举办了多种纪念活动。 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灾难和损失是空前的。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3500万;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台湾同胞遭受日本殖民者奴役达50年,为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牺牲了65万人。 从1895年4月17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到1945年10月25日台湾与澎湖列岛重归中国版图,中间整整50年日据时期,台湾各族人民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抗日本侵略者,争  相似文献   

10.
<正>1895年6月日据以后,日本殖民者就开始以武力和行政力量推行所谓“国(日)语运动”,企图以日本文化取代中国文化。1937年前后,日本殖民者又全力推行“皇民化运动”,企图把台湾人全部改造成忠实的日本天皇的臣民。日寇血腥的侵略和残暴的殖民统治,给台湾人民带来了巨大痛苦,给台湾社会造成了严重危机。  相似文献   

11.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有着爱国主义传统的台湾人民在反抗日本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等方面作出过重大贡献,同样,台湾人民也能够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作出新贡献,陈水篇之流逆历史潮流而动搞"台独",是不得人心,终将失败的.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和台湾回到祖国怀抱50周年了。台湾同胞在日本殖民者统治下,进行了长达50年艰苦卓绝的反抗日本侵占台湾的斗争。抗日战争爆发时已经在祖国大陆的老一辈台胞,纷纷参加抗日斗争,此后又有一大批居住在台湾和侨居海外多地的台湾爱国人士,纷纷奔回祖国大陆,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抗日。“保卫祖国,收复台湾”也是当时在祖国大陆参加抗日斗争的台湾同胞发自内心的口号。  相似文献   

13.
王莲 《求索》2007,(5):220-223
本文追溯日据时期台湾艺术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并以大量的史实雄辩地证明了台湾艺术与大陆艺术同根同源的关系。尽管日本殖民者对台湾侵略和同化有50年之久,但却始终不能改变其中华文化之本质,反映了台湾人民捍卫民族艺术与殖民统治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表现了台湾人民爱国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4.
<正>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895年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日本军国主义在残酷武力镇压台湾人民的反抗后,即着力推行“皇民化运动”(日本化运动),施行一系列同化政策,欲从思想上、精神上征服台湾人民。台湾“大百科全书”将“皇民化运动”定义为:“让殖民地台湾走向‘皇国臣民化’的总体改造运动。”  相似文献   

15.
图片报道     
《台声》2002,(8)
在纪念“七·七事变”65周年之际,我国第一部较全面记录台湾人民抗日艰辛历程的图书《誓不臣倭———台湾人民抗日史》由台海出版社隆重推出。7月2日,该书出版座谈会在台盟中央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张克辉出席了会议并作了讲话。会议由全国人大常委、台盟中央副主席刘亦铭主持。中央统战部、国务院台办有关人员及在京的老台胞、台湾问题专家等5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沦入日本殖民者之手。在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中,台湾人民誓不低头,不屈…  相似文献   

16.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被割让的消息传到岛内,人民悲愤异常,纷纷拿起武器,与日军进行斗争。虽然最终台湾被日本人占领,但台湾人民反对日本殖民奴役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伴随日本在台湾统治的加强,台湾同胞斗争的方式也逐渐从武装反抗转向和平运动。因为早在1907年梁启超就曾对林献堂说过:  相似文献   

17.
黄幸编译 《台声》2013,(5):80-83
上世纪30年代后期,日本军国主义相继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并加紧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在岛内推行“皇民化”运动,用种种手段要把台湾同胞改造成“皇民”(日本人);在文学领域则发起“皇民丈学”运动,逼迫台湾作家用目文进行创作。在此环境之下,赖和、杨逵、张文环、龙瑛宗、吕赫若、吴浊流等一批台籍作家用自己的方式对“皇民文学”进行抵制,他们虽然用日文进行创作,但作品或表现台湾的风土人情,或表现台湾同胞的被殖民处境,或表现曲折却坚定的民族意识。他们在被迫用殖民者语言进行书写的同时,也用文字对日本殖民者进行着抵制和反抗。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台湾人民的心愿”?国务院发表的《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中指出,台湾同胞要求当家作主管理台湾的愿望是合情合理的、正当的,这不同于“台湾独立”,更与极少数坚持要走“台独”道路的人有着根本的区别.这段话写入关于祖国统一的重要文件之中,清楚地表明了中国政府对台湾人民的关心,对台湾人民心愿的理解和尊重.居住在大陆的一些老台胞,出于自己的切身经历和感受,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自然更深切、更实际.当家作主与“台独”蔡子民(台盟中央主席):台湾人民要求当家作主的思想是十分强烈的,它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首先是反抗民族压迫.像我这般年龄的人都知道,日据时期民族压迫是何等残酷.台湾人民过的是亡国奴的日子,但是为摆脱日本统治,反抗斗争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反抗斗争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反对异族统  相似文献   

19.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虽然台湾在历史上历经荷兰、日本等殖民主义的占领,但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事实从未改变。早在公元230年,中国的史籍就有关于台湾的记载。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从而结束了荷兰殖民者  相似文献   

20.
肖军 《台声》2010,(11):42-45
<正>自1840年英国殖民者对华发动鸦片战争起,帝国主义列强利用中国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依仗着坚船利炮,一再地入侵中国,使中国人民一步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不愿做亡国奴的台湾同胞抗日斗争风起云涌、方兴未艾、从未停歇。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65万台湾同胞在斗争中前仆后继,英勇捐躯,而当时台湾的总人口不过600万。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长卷中,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台湾少数民族的抗日斗争谱写了最为惨烈最为悲壮的一章。从1896年太鲁阁人发动的第一次武装反抗起,至1933年布农人发动的最后一次武装抗日,在历时近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