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群 《传承》2009,(24):4-7
百色起义精神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所培育的崇高精神风貌,体现为百折不挠、奉献拼搏、团结务实、争先创新精神。百色起义精神是党带领广西各族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强大动力,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唐国辉 《桂海论丛》2010,26(1):39-43
百色起义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涵盖了党的政治信仰、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策和宗旨等。百色起义精神光照千秋,弥足珍贵,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人无论现在和将来都必须坚持和弘扬百色起义精神,因为百色起义精神永远给与我们无限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邓群 《传承》2010,(7):48-49
2008年2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百色时意味深长地教导我们:"今天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把邓小平同志带领我们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就必须要弘扬百色起义精神。百色起义精神是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广西百色起义后在革命斗争中逐  相似文献   

4.
胡耀南 《传承》2011,(30):4-5,7
百色起义期间革命者所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精神具有传承性、时代性、全面性、自觉性和深刻性等方面的特征。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百色起义期间革命者所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精神是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是与西方力量争夺青年一代的需要,是加强对青少年进行国情、民情教育的需要,是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刘梦娟 《桂海论丛》2009,25(6):109-112
百色起义是我党在大革命失败后较早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实践,由百色起义所孕育的百色起义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作用和巨大的现实价值。它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摸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它所体现的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是引领当代人价值取向的一面旗帜;它所体现的辛勤劳动、艰苦奋斗的作风是当代人应发扬的优良作风,也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所蕴涵的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当今共产党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息息相通。  相似文献   

6.
庾新顺 《传承》2012,(21):52-55
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创建了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的光辉实践,铸就了"百折不挠、奉献拼搏、团结务实、争先创新"的伟大精神。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精神,是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英勇斗争实践所凝结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革命作风的总称,是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一贯强调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7.
正百色起义革命先辈英勇顽强的斗争和无私奉献的事迹铸就了"百折不挠、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团结奋斗"精神,这种精神是广大共产党员弘扬革命传统、坚定理想信念的支撑,更是对广大共产党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鞭策。百折不挠是一种顽强拼搏的坚定信念,是百色起义精神灵魂所在。百折不挠精神贯穿于整个百色起义期间、红七军主  相似文献   

8.
胡耀南 《传承》2011,(29):4-5,21
百色起义期间革命者艰苦奋斗精神的形成是由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性质决定的,是由大革命失败后形势决定的,也是由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条件决定的。百色起义期间革命者所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精神十分丰富,包括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坚定信念、乐于奉献、勇于献身的精神;甘于清贫、吃苦耐劳的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前赴后继,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等。继承和发扬百色起义期间革命者所表现出来的艰苦奋斗精神,对于新的历史时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牟世晶  张伟 《理论月刊》2012,(9):148-15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基于对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比较考察可以发现,二者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当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任务来说,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应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来说,民族精神又具有超越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相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来说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与繁荣具有更为重要与深远的意义.鉴于二者间的内在联系与具体差异,在弘扬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就应该具体任务具体分析、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0.
2月28日,百色市隆重举行"弘扬广西精神、传承百色起义精神"活动启动暨万人签名仪式。此次活动旨在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在全区开展"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的重大决策部署,使"广西精神"、"百色起义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1.
简华春 《传承》2010,(30):4-6
百色起义期间,右江党组织、红七军和苏维埃政府制定和执行了严格的法纪规定,并通过谱写朗朗上口的"右江红色歌谣",编写通俗易懂的《工农兵识字课本》等教材,刷写简明扼要的标语和口号,切实对军民进行遵纪守法精神的培育,为百色起义的胜利和红七军的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以及红七军主力北上后右江革命红旗不倒,在少数民族地区高举武装割据的旗帜,坚持斗争长达20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陆俊  郭建民 《人民论坛》2014,(3):206-208
区域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联.践行区域精神必须坚持整体运作和全盘推进,充分发挥其综合性和系统性功能.要在区域精神的践行过程中,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实现区域精神的践行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之间的有机辩证统一,为“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正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1929年至1930年,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领导了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创建了红七军、红八军,开辟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篇章。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的伟大历史熠熠生辉、光耀千古,不仅蕴藏着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更标定了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我们要不断弘扬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精神,从红色传承中汲取养分,持续获得茁壮成长的永续力量。  相似文献   

14.
在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时,我们重温百色起义的光荣历史,抚今追昔,感慨万分。百色起义留给我们巨大的精神遗产:那种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那种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那种敢创敢冒、敢负责任的精神,那种无私无畏、团结向前的精神,使我们备感亲切、备受启发、备受鼓舞。  相似文献   

15.
《当代广西》2004,(14):4-4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和百色起义75周年。通过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弘扬百色起义的革命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开创广西发展新局面,这是我们在纪念活动中应坚持的基本宗旨。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经历丰富,功勋卓著。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论是在建党建军方面还是在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他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6.
正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在壮剧《百色起义》中得到赓续,百色起义的革命精神也在剧中得到延续。3月23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有关情况,有关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提到,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实施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创作推出了一批不同门类、不同题材的舞台艺术精品。可喜的是,由广西戏剧院创作演出的壮剧《百色起义》入选其中。  相似文献   

17.
刘绍卫 《传承》2014,(8):4-6
百色起义涌现了一批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人物。他们怀着崇高的革命信仰,以深厚的无产阶级革命激情和英雄主义情怀,把自我置身于革命事业洪流之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和民主集中制、一切服从党整体利益、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百色起义精神,筑成了一座无产阶级的巍巍精神丰碑。  相似文献   

18.
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百色起义是一面旗帜、一座丰碑、一部教科书、一座宝库,是无价的政治财富和资源。利用百色起义精神这一重要历史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是进一步提高党员经受考验能力,推进广西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效载体,我们每一个党员都要像百色起义中的先烈一样,做堂堂正正、清清白白、人民欢迎的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9.
谷思 《当代广西》2004,(23):24-24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同志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创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伟人功绩彪炳史册。长期以来,百色人民发扬百色起义精神,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建设,老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连日来,百色市各界致富思源,开展一系列活动隆重纪念百色起义75周年。百色市各界表示要继续弘扬英雄业绩,为实现经济发展“三突破”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20.
人格精神作为人格的核心与灵魂,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当代中国的全面改革与发展要求培育社会主义人格精神,并且通过培育社会主义格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保障。建构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人格精神,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全面推进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改革,通过制度改革与人格精神互动,从而塑造社会主义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