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的现阶段,四川作为欠发达地区应积极主动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必然趋势,是现实选择。我们要了解产业转移的特点,遵循产业转移的规律,发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消除阻碍产业转移的瓶颈性制约因素,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选准产业转移的承接点,建设西部产业转移承接高地,促进四川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理论建设》2012,(1):2-F0002
安徽东至香隅化工园区2006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开发区,也是安徽省专业化工园区。2010年列入国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程单位、安徽省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单位,园区第一批通过省土地利用集约评价成果更新审核验收。2011年列入池州市千亿元化工产业群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3.
宣城市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9个市之一,是安徽唯一与江浙同时接壤的地级市。如何将宣城打造成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本文在认真研究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及宣城承接产业转移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宣城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提出怎样加快宣城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党史纵览》2010,(3):F0002-F0002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是迄今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也为中部地区加速橱起点燃了助推器。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宁夏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依托产业区和经济区、以产业集群为目标、创新承接形式、重视科技人才支撑等承接产业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后发展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产业集群视角下,山西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是:积极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吸引产业转移;选择性地承接产业转移,以产业转移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承接产业转移做好服务;改善产业环境,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东中西部区际产业转移进入不断加速发展的阶段,研究其产生的效应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共同需要。目前,由于受区际产业转移实践的限制,关于区际产业转移效应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试图将基于比较优势和基于空间集聚优势的产业转移理论,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对"区际产业转移效应"和"承接能力"的内涵进行新界定,形成以承接能力为基础,以承接规模、承接类型、承接根植性等要素为作用路径的产业转移效应理论研究框架,提出提升产业转移效应要从提升承接能力、扩充承接规模、选择承接产业类型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张彪 《理论建设》2011,(6):14-19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项摆在全党、全国经济生活中大事,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国家发展战略,对于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提升后发展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促进转型发展,推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是一项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9.
产业的转移与承接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经济系统。本文尝试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视角下构建产业转移-承接的控制模型,并运用浙江与中部6个省、西部6个省2007-2011年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纺织产业的转移与承接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区域之间是否进行产业转移与承接,除了取决于两个区域的产量系数和资本效率系数外,还与技术进步指数、生产力指数以及技术转移相关;根据技术转移的上、下限可以确定产业转移和承接的边界,存在可行、不可行和不确定3种边界;实证分析发现,浙江与新疆、安徽、江西、湖南和河南之间进行纺织产业的转移和承接可行,与青海、甘肃之间不可行,与陕西、湖北、重庆、内蒙古、山西之间不确定。  相似文献   

10.
通过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可以提高对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克服宁夏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能力弱的缺陷,根据宁夏自身的实际条件自主选择优先发展的产业,实现对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  相似文献   

11.
设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顺应我国经济发展规律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金三角示范区”,存在产业配套能力差、栽体功能不足、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软环境建设亟需改善及相关政策措施缺乏等问题。破解这些问题,需要促进产业发展,提升城市与园区品质,构建物流平台,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制造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制造业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升产业结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跨国公司一定程度的垄断、部分行业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增强、跨国公司对我国的产业转移仍以低层次产业为主、部分污染产业的转移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生态环境的压力,等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我国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对此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前欠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接产业转移是当前欠发达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当前欠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欠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应注重促进本地区的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技术、重视环境保护、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产业转移、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进一步改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4.
正在国家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部署指引下,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力量;承接产业转移是落后地区完善产业体系、转变发展方式、缩小发展差距的难得机遇和重要途径。近日,宁夏银川-石嘴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得国家批复被确定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是继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等九个示范区之后的第十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石嘴山市作为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  相似文献   

15.
刘瀑 《求实》2016,(1):46-52
中部产业集群逐渐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其升级过程必定与承接产业转移这一大趋势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剖析承接产业转移中阻滞产业集群升级的"核心刚性"基础上,从动态能力视角构建基于组织过程、战略定位和演化路径的产业集群动态能力分析框架,阐释产业集群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升级的基本机理,政府需要从协同发展中小企业、完善集群网络和培育集群动态生产要素等方面,培育中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核心动态能力。  相似文献   

16.
承接产业转移是主动做好产业转移,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承接产业转移能够加速宁夏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有利于社会与经济快速,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宁夏应抓住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各项工作,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唐湘林 《新湘评论》2008,(12):38-38
道县作为湖南省的南大门、商务部确定的“蓝宁道”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上具有许多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明显。毗邻两广,既在“泛珠三角”范围内,又是全省融入“华南经济圈”的前哨,是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二是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有储量的矿种18种,其中锡、钨、锰储量为全省第二,稀有金属锂为省内独有。三是园区功能完善。  相似文献   

18.
建设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怀化经济社会发展中难得的历史机遇。鹤城作为怀化唯一主体城区,应该发挥优势、主动作为、科学承载、争创示范,力争建成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在承接上做文章。近年来,鹤城区委区政府依托区位优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不断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初步走出了一条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承接总量不断增加。从转移的类别看,共承接转移产业(项目)141个,其中高新技术企业8家;从转移地域来看,承接长三角16个,珠三角11个,京津冀22个,成渝城市群13个,其他79个;从产业转移带动生产要素和服务机构来看,引进资金36.52亿元,引进科技人才448人,企业家1人,高级管理人才47人;引进研发机构8家、专利服务机构8家、教育培训机构2家、工业设计机构1家。承接载体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9.
唐湘林 《学习导报》2008,(12):38-38
道县作为湖南省的南大门、商务部确定的“蓝宁道”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上具有许多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明显。毗邻两广,既在“泛珠三角”范围内,又是全省融入“华南经济圈”的前哨,是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二是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有储量的矿种18种,其中锡、钨、锰储量为全省第二,稀有金属锂为省内独有。三是园区功能完善。  相似文献   

20.
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经济跨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强调,要抓紧研究制定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政策措施.承接产业转移,是促进中两部产业优化升级、增强区域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加快推进中西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