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9年10月13日,开国上将吕正操逝世,享年106岁。1960年7月1日,贺炳炎上将病逝,成为第一位逝世的开国上将。在57位开国上将中,吕正操是最后一位逝世的,也是最为长寿的上将。吕正操的逝世,意味着建国初期授衔的57位开国上将已经全部走入了历史,也代表着一个英雄时代的谢幕。  相似文献   

2.
2009年10月13日,最后一位开国上将吕正操以106岁高龄逝世,建国初期授衔的57位开国上将已经全部走入了历史。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55位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1956年和1958年,王建安、李聚奎两位高级将领先后被授予上将军衔。这57人通常被称为“开国上将“。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吏长河中,这57位开国上将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共和国的脊梁。  相似文献   

3.
刘岩 《新湘评论》2010,(14):39-41
“开国”者,“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之谓也。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了军衔制度,其问有1600多名高级将领获得了将官的军衔称号,我们称之为“开国将军”。2009年10月13日,随着57名开国上将中的最后一位——106岁的吕正操的辞世,历经了无数血火硝烟的“开国上将”已经全部离我们远去。“开国上将”都是为新中国“打天下”的战将,  相似文献   

4.
刘岩 《学习导报》2010,(14):39-41
“开国”者,“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之谓也。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了军衔制度,其问有1600多名高级将领获得了将官的军衔称号,我们称之为“开国将军”。2009年10月13日,随着57名开国上将中的最后一位——106岁的吕正操的辞世,历经了无数血火硝烟的“开国上将”已经全部离我们远去。“开国上将”都是为新中国“打天下”的战将,  相似文献   

5.
正据统计,在新中国的1614位开国将帅中,有十几位寿命达到或超过百岁。开国将帅乃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之才、社会上的出类拔萃之辈。身为将军而又寿至百岁,实属凤毛麟角,其养生之道,为人们津津乐道。吕正操:开国上将,享年106岁吕正操是享年最长的开国上将,也是最后一位逝世的开国上将。在抗日战争时期,吕正操曾担任冀中军区第一任司令员。他  相似文献   

6.
2005年1月4日,吕正操将军喜度百岁大寿。将军为57位开国上将中,亦为开国上将以上将帅中惟一百岁者。有报道称,是日将军感言道:“人,不在于活多久,而在于多做事。”  相似文献   

7.
2005年1月4日,吕正操将军喜度百岁大寿。将军为57位开国上将中,亦为开国上将以上将帅中惟一百岁者。有报道称,是日将军感言道:“人,不在于活多久,而在于多做事。”  相似文献   

8.
正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时,55位高级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随后的1956年和1958年,又有两位高级将领先后被授予上将军衔。对于开国上将,在不同的报刊书籍及一些网络媒体上,经常呈现出不同的排名顺序。本文结合几种常见的开国上将排序情况,来探究不同排序的缘由。按姓氏笔画排序的开国上将按姓氏笔画排序,也可以说是开国上将排序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如1986年6月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1-3》,  相似文献   

9.
王建柱 《求贤》2006,(4):28-29
在共和国57位开国上将中,吕正操是迄今为止唯一的百岁老人。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月4日,在北京西三环边上一个宁静的院落里,老将军吕正操度过了他的百岁生日. 在共和国57位开国上将中,吕正操是迄今为止惟一的百岁上将.在健在的三位开国上将中,和97岁的萧克、92岁的洪学智相比,吕正操是最年长的.  相似文献   

11.
百花园     
《湘潮》1996,(1)
百花园健在的十位开国上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度时,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共57名,至1995年7月22日陈士榘上将去世,已有47位作古,目前仍健在的还有10位,他们是:王平89岁。湖北省阳新县人。1926年参加革命,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  相似文献   

12.
正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个时期,在解放军各大军区的军政主官岗位上,开国中将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据统计,在177位开国中将中,有41人担任过大军区军政主官(含大军区代司令员、专兼职政治委员),在开国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中绝对数量最多。任职百分比占开国中将数量的23.2%,这一比例在四类开国将军中,仅次于开国上将。  相似文献   

13.
八方采风     
12位开国上将健在随着中国军队一代名将、原总参谋长杨得志上将的谢世,中国五十年代授予的57名开国上将目前还有12位。1955年9月,中国军队首批授衔时,共授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7名、中将175名、少将800名。之后,晋升中将2名,少将560名,到1965年以前共授少将以上将军1614名。1992年5月,聂荣臻作为最后一位元帅离开人世。在这之前,10位大将都已先行作古。元帅、大将相继离世后,上将便成为中国军队耀目的星座,人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月4日,吕正操已年满101岁了.在新中国的57位开国上将中,吕正操是迄今健在的惟一一位百岁上将.  相似文献   

15.
在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中,有这样一个现象军衔越高,在海91、留学过的人员所占的比例越大。开国元帅中的“海归”有5人,所占比例为50%;开国大将中的“海归”有3人,所占比例为30%:开国上将、中将、少将中的“海归”人员所占比例依次递减。开国元帅、大将、上将中的“海归”人们比较熟悉一些,而开国中将、少将里的“海归”相对不为人熟知。177名开国中将是开国将帅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有10位各类“海归”人员。他们的名字是:刘少文、常乾坤、郭化若、唐延杰、庄田、赛福鼎·艾则孜、贺诚、钟赤兵、刘道生、方强。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岁月,他们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湘潮》1992,(11)
“无湘不成军”。历史上湖南人以骁勇善战、将帅多、统领多著称于世。在现代史上,我军第一次授衔时,10位元帅中湖南人占了3位,10位大将中占了6位,还有上将19位,中将45位,少将129位。由本刊编辑部编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湘籍将领》一书,展现了这些将军惊险、传奇的经历。过去曾有《将帅录》等一类书对部分将军予以介绍,像本书这样集中、详细、全面地记叙湘籍将领则还是第一次。本书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翔实、权威地展示湘籍将领生平事迹的著作。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将  相似文献   

17.
孟红 《党史文汇》2010,(10):59-62
在1955年至1964年期间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者中,有21位山西籍开国将军曾经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为保家卫国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上将1名,中将1名,少将19名。他们分别是:上将董其武,中将常乾坤,少将车敏樵、  相似文献   

18.
吴志菲 《党史文苑》2008,(12):38-42
2008年10月24日,曾经横枪跃马几十载的开国上将萧克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萧克将军是最后一位离世的参加过北伐战争和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的将军。在众多的开国将军中,他是唯一写过长篇小说并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将军。  相似文献   

19.
王宏坤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海军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王宏坤被中央军委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而当时其他健在的开国上将均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3年8月20日,王宏坤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媒体报道仅称其为我军的高级将领,没有通常的忠诚的无产阶级战士、忠于党和人民等字眼。那么,一位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开国上将,缘何在晚年得到与其他开国上将迥然不同的评价和对待呢?  相似文献   

20.
在庆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光辉日子里,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让我们特别怀念他。他就是开国上将贺炳炎,今年7月1日,是贺将军逝世51周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