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振威 《奋斗》2008,(7):59-59
时隔3年,上海终于出现了一篇真正的70分高考满分作文,这篇高考作文的思想深度和朴实的文字赢得所有阅卷老师的赞赏,专家称这是上海近年来高考中难得一见的佳作。  相似文献   

2.
由顾海良、张雷声主编的(邓小平的经济思想》一书,近日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约35万字,由导论、对象·方法篇。经济制度篇、强国富民篇、市场经济篇、经济管理篇、发展战略篇、对外开放篇、历史反思篇共26章组成,较为全面、系统地阐释了邓小平的经济思想,内容翔实,语言严谨,文字流畅。是一部有较高层次和深度的研究邓小平经济思想的理论专著。《邓小平的经济思想》出版@阿木  相似文献   

3.
重读︽清贫︾育葵《清贫》,是一篇千字小文,方志敏烈士在囚室里写就的,文字平和而清新。然而,就在这平和清新的文字里,蕴含着一种极大的穿透力,读后令人震撼。过去,曾不止一次读过《清贫》,每次都激起热血上涌。今天重读《清贫》,激动中更增加几分沉重。这沉重固...  相似文献   

4.
朱满 《学习导报》2011,(24):42-43
有学者对《邓小平文选》作了统计,在邓小平的讲话、谈话、报告和批示中,“不行”一词使用得非常多,成为他口头和文字表达的一个鲜明特点。如《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共有60篇文稿,其中36篇文稿100多处用了“不行”这个词。  相似文献   

5.
《军队党的生活》2012,(2):94-94
65116部队政治处王辉来信: 捧读《军队党的生活》,品味带着淡淡清香的文字,浏览着一张张带着兵味的图片,无时不觉得精神倍增,一句句“红彤彤”的话语、一篇篇“红彤彤”的文章,把我的思想与党紧紧联系在一起,把我的心紧紧聚在党的旗帜下,把我的行为化作为党工作的不懈动力。  相似文献   

6.
【内容简介】《漫山遍野的今天》是叶舟的一部散文集,为“西部散文系列”甘肃篇,分为《内陆高迥》、《一般见识》、《引舟如叶》、《诗叙述》四个部分,内容紧贴青海、甘肃为主的西部地区。作者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引人人胜的文字,带领读者走进西部,仿佛置身于作者所营造的生活氛围之中,每一篇散文都被作者赋予其独特的场景,让你闭上眼睛便能感受到那人、那景、那情,但不变的是文字的细腻,描画的生动。作者好似一位画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并对其进行细致的刻画。其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都令人灵魂激荡,产生强烈的共鸣,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尤其对生长在西部的读者来说,相信更是一场精神的饕餮盛宴,读家乡的书,让心回家。  相似文献   

7.
一位作家在一篇谈快乐的文章中写道:“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烦恼说出来,轻一点讲,那是求别人同情,有失身份;重一点讲就是让别人分担你的烦恼,有些煞风景甚至有点‘不道德’。所以,古往今来,谈快活的文字多,而谈烦恼的文字少,即使有一些,也不甚著名。”此言乍听起...  相似文献   

8.
瞿秋白在就义前夕撰毕的长文《多余的话》中,以“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这话句压卷,引出了他身后的多种解读。一篇在作者“绝灭的前夜”,抓住“最后‘谈天’的机会”写就的自省自责式文字中,  相似文献   

9.
由全国党刊共同举办的“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联合征文活动至本期就结束了。征文期间我们收到了来自省内外一篇篇主题鲜明,内容翔实,说理充分,文字流畅的稿件。作者中有著名的党建研究专家,机关干部,基层党员,还有曾经千里驰援汶川救灾的济南军区铁军师官兵;更有宜宾市委组织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相应的征文活动互动。  相似文献   

10.
母爱的光辉     
我阅读过许多颂扬母爱的篇章,几乎篇篇都能感动我,我想这是因为母爱的力量母性的光辉会遮蔽一些粗浅稚嫩的文字,而给我们带来阅读上的美感、在我的记忆中曾读到的一篇小说《娘,我的疯子娘》(作者树儿,载《新华文摘》2004年第22期),使我感动至深.整篇小说没有一句华美的辞藻,完全是一种朴素、深沉的伤感,它打动了我,文中的疯子娘本身具有的魅力使得这篇小说达到了极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9,(2):117-118
1912年.湖南省立一中始建,毛泽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在普通(科)一班读了一个学期,这一年他19岁。在就读的这个学期里,他写了一篇题为《商鞅徙木立信论》的作文。全文600多字,文字简练,极具文采,可以明显感受到作者政治意识的早熟。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毛泽东最早的文稿。原件现藏于中央档案馆。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1993年9月与其弟邓垦的谈话。是一篇研究邓小平晚年关于中国发展思路问题的重要文献。谈话既有他对主政中国期间发展思路的总结。又有他对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出现新问题的洞察。还有他对未来中国发展问题的提醒。尽管从公开发表的文字来看,这篇谈话篇幅不长,但内涵丰富。立意高远。反映了邓小平在中国发展道路问题上的新理解、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一篇小学生的作文火了。这篇《我想跟爸爸妈妈一起吃晚饭》的作文出自襄阳市南漳县武安镇一名11岁女孩李诗怡之手,她用真实生动的文字,表达了自己的真挚心愿。  相似文献   

14.
《家乡行》是郑培民从未公开过的一篇散文,也是目前发现的他诸多日记以外的惟一一篇纪实性文学作品。文章文采飞扬,行里字间就像他的为人处事般情真意实、朴实无华。读着行行文字,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位省委副书记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5.
《家乡行》是原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从未公开过的一篇散文,也是目前发现的他诸多日记以外的惟一一篇纪实性文学作品。文章文采飞扬,行里字间就像他的为人处事般情真意实、朴实无华。读着行行文字,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位省委副书记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6.
我做党建工作20多年,深感要做好工作的不易,办党建一类刊物也是如此。我认为,一期杂志做到人人喜爱不可能,但使各类层次的人都有一篇乃至一段文章喜欢是可以做到的,编辑工作应朝这个方向努力。 读2000年第二期《党建》所登《“黑脸”独白》一文,本人认为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它的文字实而不华,给人以启迪。如“要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大官也要管小事”等语言,朴实而合民情,可以说是新时代的警句良言,使人在感情上就和“黑脸”站到了一起。文中处理赞皇县老大娘告状的例子,读来非常感人,看似一件小事,却体现了共产…  相似文献   

17.
中国隋代图书馆家牛弘(公元545~610年),字里仁,安定鹑觚(今甘肃径川北)人,原姓寮,后赐姓牛。开皇初年任散骑常侍与私书监,职掌图书。由于建立国家藏书有功,又进爵奇章郡公。到炀帝时又居上大将军。牛弘是隋初的硕学宏儒,擅文字,能律今,曾受命撰写《大业律》18篇。不过他最为后人所瞩目的成就要数其在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写成的奏折──《请开献书之路表》。这是一篇历史上第一篇专门论述图书馆理论的文献。它对我国古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尤其对古代官府藏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人称它“这篇奏表以图书搜求立论,旁…  相似文献   

18.
《恭陈台湾弃留疏》是评价施琅历史功绩最为重要的一篇文字。厦门大学已故教授陈碧笙先生称之为“一篇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文献”,评价毫不过分。关于施琅力主留台的历史贡献,著名的明清史专家、厦门大学已故教授傅衣凌先生,从整个中  相似文献   

19.
<正>一《痕迹的颜色》是李裴同志刚出版的一部新著。全书分为"足迹、心迹、墨迹"三章,选辑了作者近三十年来的部分作品,时间跨度大,内容广博。细细读罢这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文字,可以感受作者怎样从一个农村孩子、到知青、到上大学、到攻  相似文献   

20.
2007年以来,为纪念恢复高考三十周年而作的回忆文章不断见诸报端。偶尔读到一篇《北大法律系七七级那班人》——那批人,当初来自四面八方,如今已经是星光灿烂,这使人慨叹不已。然而,更牵动我心思的是此文中一段并不显眼的文字。文中说:“当时法学著作很少。大量都是阅读文学、历史、政治著作,马恩的著作,大家都读过.而且不是一遍两遍”,“教员和其他教学资源的匮乏.反倒使北大的法学教育显得格外宽松自由”。甚至有人“在婚姻法考试时交了自己写的一篇小说以求代替,没想到任课老师也欣然接受”。我蓦然感受到,当时的境况与今日工业流水线般的课程设置、似乎周密严苛的学术规范、各种体制化的科研流程相比.已经是两重天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