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文斌 《新湘评论》2012,(12):39-40
小孩刚生下来,为什么要先呼一口气?人在疲劳和紧张时,为什么要长出气?这其中,有秘密。我们再想想,我拥有100平方米房产,是我花钱从房产商那里买来的,房产商的地是从政府那里买来的,那么,政府手里的地是从哪里来的?大地无偿馈赠的。如果大地收取出让金呢?可是大地从来没有吭过声。有人种菜发家,有人种粮发家,当他们一笔笔往银行存...  相似文献   

2.
海文  晶晶 《学习导报》2008,(5):50-51
有人问我:为什么留在湖南? “因为我恋家!” 有人问我:为什么离开省羽毛球运动中心? 我说我没有离开,我一直在这里,因为这里有我的家! 家里有我的很多兄弟姐妹,有龚睿那、黄穗、鲍春来、郑波……  相似文献   

3.
海文  晶晶 《新湘评论》2008,(5):50-51
有人问我:为什么留在湖南? “因为我恋家!” 有人问我:为什么离开省羽毛球运动中心? 我说我没有离开,我一直在这里,因为这里有我的家! 家里有我的很多兄弟姐妹,有龚睿那、黄穗、鲍春来、郑波……  相似文献   

4.
从前,有一个人数说国王的罪过。这个人说:“大王非常暴虐,治理政事没有道理。”国王听说了这话,非常恼怒。竟不仔细追究是谁说了这话,就相信旁边佞人的谗言,捉了这位贤臣,并从他的脊背上取下了一百两肉来。后来,有人证明这个人并没有说国王有罪过的话。国王很后悔,便又从其他地方索取了一千两肉来为这位贤臣补脊背。一天晚上,被剥肉的贤臣呻吟不止,非常痛苦。国王听见了问道:“你为什么还会痛苦?取了你百两肉,以十倍的量又补给了你,你还不感到满足?为什么还会痛苦呢?”旁边的人回答说:“大王如果割了我的头,我就是再得到…  相似文献   

5.
一,旅游税收的现状 旅游带动的“吃、住、行、购、娱”是身边无处不在的第三产业。但是,为什么旅游从业者的纳税意识不高?有人说,这不是一个问题,跟所有的纳税人一样,自觉纳税的前提是公平、规范的纳税环境。既然纳税款省下来可以成为利润,你能不交,我为什么要交?你能少交,我为什么要实交?这要诉诸公平。既然政府有政策或策略上的原因,不向我征税,我又怎么会自作聪明,送税上门?  相似文献   

6.
叶辛的宽厚在文学界、新闻界是有口碑的,也是他特别得人缘的原因之一。因此尽管素睐平生,为了完成三天后要交的稿子,我还是贸然地拨了叶辛家的电话号码.虽然叶辛这几天的时间安排已经以小时计算了,但他还是答应在第二天接受我的采访。之所以这么急切地想要采访叶辛,缘于两个月前的贵州之行一在贵州采访的日子,所到之处,总有人关切地问起:“哎,你是从上海来的,叶辛现在怎么样了?他现在过得好不好?”虽然叶辛离开贵州已经7年了,那么多人还是在千里之外默默地关心着他,注视着他。这份厚爱实在有些让人妒忌。贵州人是把叶辛当做自…  相似文献   

7.
我胸戴两枚金光闪闪的三等军功章,满怀着从军三年来第一次探录的喜悦,拎着一大包娘最爱吃的桃片糕,一路小跑,穿过村口的榆树林,兴冲冲地回到那间三年来魂牵梦绕的木屋。当我急不可待地想要向娘倾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思念时,看到的却是挂在墙上的一帧发了黄的娘的照片,四周镶着一图纸剪的小白花……Q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娘去世了半年了,作为什么一直瞒着我?还在信中一个劲地说娘身体好得很,不要我担心,你为什么要这样?究竟是为什么呀?”我愤怒地摇着姐姐的肩膀一连串地质问,我实在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待我平静下来之后,姐…  相似文献   

8.
张雄 《理论文萃》2000,(2):47-48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早在人类的童年时代,我们的先祖就有人开始追问着这样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何处去?世界是什么?世界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为什么不象月亮那样惨淡、荒芜、冰冷而毫无生气?人脑是什么?人脑为什么会思维?欲望和意志是从哪里来的?它是自由的吗?……所有这些问题的回答被古代先哲们称为形而上的学问,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哲学。  相似文献   

9.
跟共产党走     
有很多年轻人问我,你这辈子吃了那么多苦,经历了那么多曲折,为什么能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我有一条很深的体会,一个自尊心强的人,内心才会强大,耐力才会持久。谁都想有尊严地活着,可没有国家的尊严,哪有个人的尊严?一个国家,贫穷就要受欺负,落后就要挨打,就会被人看不起。当年,我亲身经历过日本鬼子轰炸长沙,目睹无数同胞在血泊中倒下。那时我就想,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为国家强大做点事、尽点力!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纷繁喧嚣的世界,这是一个钢筋水泥铸就的世界。在太阳的光辉下,金钱反射出的光芒刺伤了人们贪婪的双眼,人们再也看不到春日的桃红柳绿、秋天的金黄大地,气喘吁吁地攀权附势,气急败坏地赚钱捞钱成为生命的主题。而我,为什么要做教师?因为这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吹一口气就能让一团泥土开始呼吸更加美妙的事了。而我,为什么要做班主任?因为这人间再也没有比花儿开放、枝叶伸展更加动听的声音了。我的耳朵再也承受不了汽车喇叭的嘶叫,任它是宝马还是奥迪。虽然我会送走一批批学生,但是总会有学生在我的身边,用他们最美丽的花样年华,向我演绎一幕幕真情故事。  相似文献   

11.
匆匆     
朱自清 《党课》2012,(22):123-123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相似文献   

12.
王香 《党课》2013,(8):103-104
如果你是位母亲,毫无遮挡的炎炎烈日下,你能坚持不懈地每天徒步跋涉几公里的路,去哺育你的孩子吗?你一定要说,为什么徒步呢?有车啊。为什么烈日下呢?有遮阳伞啊。可是,真的有这样一位母亲,她只能徒步,她没有遮阳伞,而且她要在一座“帝国大厦”上下攀爬,却做得比人类的母亲更出色……  相似文献   

13.
金陵客 《唯实》2010,(2):96-96
余秋雨为钟山风景区撰写的碑文,有报纸曾经登过。一个整版,有记者的采访,有碑文全文,不过当时没看。为什么不看?是觉得不必看。住在南京二十年,钟山风景区似乎离我越来越远。请谁给它写碑文,写什么碑文,从来没有人问过老百姓,何苦自作多情。后来朋友告诉我,说余氏此文遭遇网友炮轰,我也没在意。  相似文献   

14.
读了季建业的《悔过书》,引以为鉴,要做到“三不要”。一是不要得意忘形。季建业的《悔过书》中有这样几段话:“随着职务的提升,权力的变化,地位的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人生境界没有同步提升,相反私心杂念在灵魂深处滋生膨胀……剖析自己的心路历程,我对人生、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较大变化……降低了自己作为领导干部的要求,忘记了自己入党为什么?当干部做什么?做人干什么?忘记了当领导为了谁,依靠谁,服务谁的问题……我头上缺少党纪国法这根‘高压线’,忘记了为人为官的底线。”  相似文献   

15.
梁衡 《新湘评论》2010,(17):53-53
一次谈文化,有人问什么是低俗、通俗和高雅?我一时语塞。如果凭感觉来回答,当然谁都知道,再往深说,有什么理论根据呢?我就赶快回来查书和旧日的读书笔记,于是有了一点新的梳理。  相似文献   

16.
应聘     
“我来的目的是想学吹萨克斯,作为交换,我可以教画画。”杰尔米尼向几十名到会者解释道。坐在他旁边的男士接着说:“我喜欢社会学,有人能帮我吗?我自己嘛,善于修理木器家具,你们中有谁感兴趣?”  相似文献   

17.
文萃苑     
《先锋队》1995,(6)
文萃苑这是个党性问题在长征途中,担任党小组长的魏国禄和周恩来副主席一起吃饭,周副主席问他;"小组长同志,我们为什么很长时间不开小组会呢?"魏国禄漫不经心地说:"开过啦,看到首长很忙,没有通知您。"周恩来说:"在我们党内,每个人都是普通党员,谁都要过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主建国会主任委员黄炎培在旧中国曾多次拒绝旧政府的高官厚禄。对此,有人说他是自命清高,也有说他茹素皈依,有出世思想。1949年来到解放后的北平也无意做官。一次,在中南海怀仁堂的晚会上,毛泽东问他:“北洋军阀政府两次请你当教育总长,你为什么不去?”黄炎培回答说:‘俄的信念是:看不清真理所在,是绝不盲目服从的。……”鉴于这一情况,10月1日晚,周恩来到黄炎培家,诚恳地提出请他担任政府公职。黄炎培抱定初衷,说:“1946年我才68岁,已觉得年纪老了,做不动官了。如今72岁了,还能做官吗?”周恩来回答说:“这不同…  相似文献   

19.
顾育豹 《世纪风采》2007,(12):31-32
上世纪70年代,朝鲜电影《卖花姑娘》的主题曲《卖花姑娘》唱响中国大地,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儿女的精神食粮。可是,又有谁知道朝鲜电影《卖花姑娘》是怎样突击译制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经常想想“我是谁”。 看到这个题目,许多人也许纳闷:哪有人不知道自己是谁的?但生活中真有人忘了“我是谁”。比如不少犯了错误的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辜负了组织的培养,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公仆、一名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