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在如今市场竞争的时代,它的作用举足轻重,对国家来说它是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国家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文化是灵魂、是城市的内在吸附力,是城市魅力和品位的体现。南昌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基础,抓住当前江西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的契机,做大做强南昌的文化产业。挖掘南昌历史文化底蕴,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南昌文化生产力、影响力和竞争力,使南昌文化崛起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蕲春县是个文化资源大县,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近年来.蕲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已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基础.县域文化也有长足的进展。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推进.区域竞争更多地表现为文化的竞争.如何助推蕲春在更高层次上加快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品位,打造文化品牌.进而以县域文化的发展来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增强综合竞争力来提供文化支撑和品牌动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苏梅  兰翼 《廉政瞭望》2010,(4):56-57
为什么要在旅游行业打造廉政文化 四川是旅游大省,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行业在抓好景区硬件建设的同时,着力提高提升旅游的文化价值,将廉政文化与旅游文化有机结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提升旅游景区的文化品位的重要举措。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际效果,是旅游廉政文化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宣南”泛指北京宣武门外南部一带,基本上包括了北京市原宣武区的大部分。它是北京城的肇始之地,也是北京的建都之始,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造就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文化传统。清顺治五年(1648年),清政府颁布诣旨,在京师实行“满汉分居、旗民分置”的政策。宣武门外逐渐形成了一个以汉族官员和士子为主要居民的区域,日益成为“士文化”和“市井文化”的展示地。  相似文献   

5.
《中国青年》是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物,在1923年10月创刊到1927年10月第一次停刊期间,它以168期1000余篇文章240余万字的政治思想文化宣传,有力地教育和引导了青年大众。作为中国青年“忠实的友谊刊物”^[1],它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宣传教育,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6.
付松 《当代贵州》2011,(30):31-31
安顺地处黔中腹地,文化底蕴较为深厚,文化传承大有前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屯堡文化。安顺屯堡文化是600多年前的屯兵文化,汉文化在贵州的生根、发芽都得益于它的影响,而屯堡文化能够保存、流传至今却在于它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7.
《福建理论学习》2009,(4):40-43
近年来,长乐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秉持“大爱开明、能拼会赢”的城市精神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宣德化而柔远人、文化涵养发展”三大理念,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通过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建立多元学习平台、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着力打造常态学习圈,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学习能力,增强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品位,夯实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个奇怪的现象常常发生在年轻党员干部的身上,我也不例外。身为党员却很少看有关党建刊物,原因很简单:觉得它太枯燥。还记得最早和最常看的刊物是《半月谈》,除了单位要求必读的书和文章。很少看别的刊物,党建刊物更是被束之离阁。可是,这一次,因为一本书。我改变了以往自以为是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黄娟 《学习月刊》2014,(20):114-115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凝聚着各民族、各地区的历史记忆和深层的文化基因,沾染着独特的地域气息。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中结出的最亮丽、最生动的果实,是文化软实力的一种重要资源。河北省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大省,拥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相似文献   

10.
知识营销是以产品的文化科技创新和创新产品的文化科普宣传为突破口的营销行为。即在企业的产品营销过程中,注入并宣传与产品有关的知识、文化和技能,帮助广大消费者增加产品知识、了解产品的文化底蕴和提高自身素质,进而达到销售产品,树立企业及产品品牌的信誉和形象,开拓市场的目的。知识营销是营销理念的深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相碰撞的产物,同传统的营销方式相比,它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注重增加产品的知识含量、艺术含量和挖掘产品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1.
城市精神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一个城市为谋求自身的发展。在长期的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城市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底蕴、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它是城市软实力的核心和集中表现。城市精神以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为思想基础,涵盖人文精神、集体精神、理性精神和开放精神等诸多方面。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大力弘扬城市精神.  相似文献   

12.
城市是历史文明和现代文明的承载地。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历史底蕴、审美情趣、道德价值以及体现于城市内涵外质中的人文精神,它积淀着这个城市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中卫虽属建制不到4年的年轻地级市,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中卫市一个准确的文化形象定位,对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  相似文献   

13.
王红 《当代贵州》2011,(15):58-58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学习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领导干部的人生不能缺少书香。”温总理的书香人生为我们展现了新时代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人文修养的领导干部形象。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增加才智、增强本领、提升情趣和品位。我认为,  相似文献   

14.
邓永慧 《党课》2008,(5):26-30
文明礼仪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了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管理秩序而形成的最基础的道德行为规范。它是一个人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文化品位和道德风尚的客观反映。明礼诚信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作: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中坚力量,更要以身作则,带头加强文明礼仪修养,充分展示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为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当前福建省政府正在努力把福建这个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科学发展观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如何发挥文化对两个先行区建设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议题,特别是以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富有爱国精神等为特质的船政文化精神,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既泽及中国近代社会,又激励和深刻影响着后人。这一特色文化精神作用的发挥对两个先行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古镇掌政     
杨秀兰 《共产党人》2005,(16):47-48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这里曾是银川市的发祥地,至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里几经兴衰,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7.
蒋叶俊 《当代贵州》2012,(10):31+34
大学是城市的一道人文景观 《当代贵州》:大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文化资源集聚地,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大学的建立和兴盛也往往预示着城市文化的繁荣。贵阳是高校的集聚地,在您看来,大学对城市的文化氛围、文化底蕴是否有着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个文化底蕴并不厚实的老工业区,文化国有资产却从1998年的897万元跃升至2005年的9300万元。南岸区的奥妙在于实现了——  相似文献   

19.
一个成功的城市应该是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正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中国·夏都要真正打响自己城市文化的品牌.亟需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住,以其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魅力.让国内外大众记住这座正在崛起的神奇的高原古城。  相似文献   

20.
侯国超从未想过会因收藏毛主席像章而出名,因为当初他收藏毛主席像章,只是出于对毛主席这位历史伟人的无限崇敬之情,用他的话说:“感情色彩比较浓。”当然,国超认为这也是一种高尚的业余爱好和文化追求,在他的意念中,“没有文化功底搞收藏,充其量可为玩者,其收藏品的品位、视野、研究都不会是最大值。”而玩者多丧志,丧志者大都见利就卖,使珍宝文物流失。国超收藏则是始于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像章作为“文革十年”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