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70年前的今天,国民党当局在完成战争准备后,撕毁停战协议和政协协议,悍然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国民党军队约30万人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在敌军重兵围困下,中原军区主力由司令员李先念、政治委员郑位三率领,于1946年6月26日晚间分南北两路向西突围。皮定均率领第一纵队第一旅为迷惑敌人向东行动,牵制国民党军,掩护主力突围。最终,中原突围取得成功,皮定均部也胜利到达苏皖解放区,创造了中原突围的成功战例。为纪念中原突围胜利70周年,特开设专栏,以更好地铭记历史,弘扬光荣革命传统,为打造创新型"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服务。  相似文献   

2.
正1946年初,国民党由于进攻解放区失利,迫不得已于1月5日与我党初步达成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然而,这只不过是国民党用来玩弄缓兵之计的政治花招,时隔不到半年,国民党就秘密调动大军进攻中原解放区。以中原解放军突破国民党30万大军的重重包围、实行战略转移为标志,我们党开始了震撼世界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此时,我党武装力量只有  相似文献   

3.
1946年秋,皮定均率部从中原转战华中,在经受了淮阴保卫战弹雨硝烟的洗礼后,又踏上了涟水保卫战的征程。 奉命转移 驰援涟水 涟水城介于废黄河、盐河之间,是苏北的重要门户,是山东解放区与华中解放区联系的枢纽。1946年9月19日,国民党军侵占了华中解放区首府淮阴后,地处该城东北35公里的涟水城的地理位置就显得更加重要。国民党军气焰十分嚣张,以其五大主力之一的所谓“王牌军”整编七十四师及整编二十八师一部共3万余人,向涟水城大举进  相似文献   

4.
(一)1946年6月,蒋介石以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相继向各个解放区展开进攻,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人民解放军自1946年7月至1947年2月,8个月歼灭国民党部队71万余人,蒋介石不得不由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纠集了34个旅25万兵力进攻陕甘于解放区,企图摧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枢。1947年2月底,蒋介石在南京召见胡宗南,部署进攻延安。胡宗南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推行蒋介石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屯兵西北,封锁陕甘宁边区。中共中央得到情报后,决定延安紧急疏散,随即又组成西北野战兵团,共计26万余人,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  相似文献   

5.
<正>策反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悍然进攻鄂豫边境的中原解放区后,向其他解放区展开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之后,国民党当局疯狂推行“戡乱救国”政策,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实行残酷镇压、血腥屠杀。同时实行“以军管政”。从1948年起,地方政府首脑一律委派军人执政,进行军事管制。  相似文献   

6.
正习仲勋与胡景铎、胡希仲叔侄的交往同窗岁月1946年7月底,陕西横山波罗堡国民党陕北保安指挥部官邸,指挥部副指挥官胡景铎在大厅里来来回回地踱步。这几天,不断有消息传来,说国民党多路大军于6月26日向中共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中共李先念"残部"已经"溃逃"到陕南,国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正  相似文献   

7.
<正>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停战协定”,调集22万国民党军围攻以鄂豫边宣化店为中心的中原解放区,挑起全面内战。中原军区主力分南北两路杀出国民党军重围,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并根据中共中央新的决策,在敌后创建了豫鄂陕、鄂西北两个根据地,不仅从外线牵制了国民党军大量有生力量,配合了内线战场,而且为转入战略进攻保存了骨干力量。张力雄时任中原军区第1纵队3旅政委,率部参加了中原突围和创建鄂西北根据地的战斗,经过11个月的浴血奋战,最终抵达苏北解放区。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11,(9):F0003-F0003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抉择。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争取通过和平的途径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民主主义中国;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企图用内战的方式抢夺抗战胜利果实,极力维持专制独裁的反动统治。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22万人向我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战争之初的8个月间,我人民解放军歼敌71万余人,挫败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蒋介石速战速决的企图成为泡影。  相似文献   

9.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对我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大举进攻,李先念司令员指挥部队英勇突围,率领主力一部向西作战略转移,7月下旬到达陕南,与刘庚、龚德芳率领的游击队在洛南县胜利会师,开始了在陕南创建根据地的艰苦历程.9月底,李先念奉命回延安,征途中,数次历险,他却以革命家的胆略和智慧,力挫敌人,最终化险为夷.  相似文献   

10.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迎来了民族振兴的曙光,饱受战争之苦的河南人民与全国人民一样,迫切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休养生息,重建家园。但是,国民党统治集团却以受降为名,大规模调动军队进攻河南各解放区,至1946年6月,中原解放区已被国民党军队压缩到只有罗山、光山、商城、经扶(今新县)、礼山之间以宣化店为中心的狭小区域内,面积不及抗战胜利时的十分之一,中原局面危如累卵。  相似文献   

11.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彻底决裂,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大规模解放战争。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老解放区不断巩固扩大,新解放区迅速发展。至1948年IO月解放区面积达23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45%;人口达1.68亿,占全国人口的353%;县城以上大中小城市586座,占全国城市的29%。新老解放区都建立健全了各级政权,较小的解放区逐渐联成一片。至1949年Ic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已经形成了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原等大解放区,并先后建立了几个大行政区的人民政权。这一时期解…  相似文献   

12.
正1946年,长江以南的解放军主力基本上已遵照国共双方达成的协议从原有根据地北撤。而在长江以北,离长江较近、被国民党看作"眼中钉"的主要是中原和苏中两块解放区。中原解放区地处鄂东北和豫东南,南临武汉和长江,平汉铁路从这里通过,可以威胁武汉,又是国民党军沿平汉铁路北上进攻华北的必经之地。国民党军想大举北上,要首先扫清这个"障碍"。1947年11月,陈毅在淮阳汲冢地区会见中原突围部分干部时说:"如果没有中原部队的战略牵制,那就很可能没有上  相似文献   

13.
1946年6月,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撕毁停战协定,大举向各解放区进攻。10月,国民党军队进攻我安徽宿怀县解放区。在敌众我寡情况下,中共宿怀县委、县民主政府及武装部队被迫撤出宿怀县。1947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作战,使内战形势发生重大的变化。7月1日,中共豫皖苏地委决定由宿怀县委书记汪冰石率领干部、战士45人收复宿怀。  相似文献   

14.
正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原解放军6万余人被国民党军22余万人围困在平汉铁路以东,以宣化店为中心的东西长约200里、南北宽约50余里的一块狭小地带内。6月下旬,中央军委部署中原解放军立即突围。遵照这一指示,中原解放军以第1纵队第1旅(旅长皮定均)伪装主  相似文献   

15.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兵分四路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为"战胜蒋军进攻,争取和平前途",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制定了一个以主力向国民党统治区实行外线出击、力争实现"以打促和"的军事战略方针。这就是"南线三军出击津浦线""北线夺取三路四城"的战略部署。所谓"北线夺取三路四城",就是以晋察冀野战军主力和晋绥野战军主力协同作战,逐一占领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和保定、石门(石家庄)、太原、大同四城。所谓"南线三军出击津浦线",就是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5万  相似文献   

16.
今年6月26日,是中原突围60周年纪念日。60年前,中原军区部队在李先念、郑位三、王震、王树声等领导下,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部署,于1946年6月26日开始了中原突围战役,一举杀出国民党30万大军的包围,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中原突围战役中,捷报迭传,英雄辈出,可歌可泣的故事层出不穷,本文撷取王震将军在中原突围前后的几例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向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  相似文献   

18.
50年前的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各野战军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全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与完整”。由此发动的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渡江战役,揭开了向全国进军的序幕。酝酿与准备早在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围攻我中原解放区,发动反人民的内战。11月15日,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正式召开,毛泽东就意识到和谈的大门已被蒋介五关死了,中国人民只有经过革命战争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才能在中国…  相似文献   

19.
崔莹  刘宏 《党史纵横》2001,(1):20-23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最后扔掉了假面具,公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的当时,军事优势和经济优势都在蒋介石一边.他拥有美式和日式现代化装备的兵力达430万,另有海军与空军.经济上得到美国大力支援.人民解放军仅有120万,装备很差.  相似文献   

20.
1946年6月26日,以国民党军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司令员李先念)为标志,国共内战全面爆发,很快发展为人民解放战争,并在作战区域上形成了南北两线战场:南线,指华东(有时称山东区)、晋冀鲁豫(有时称太行区)、西北(包括晋南、榆林、宁夏,不包括兰州以西)诸战场;北线,指东北、晋察冀、晋绥诸战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