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黔中三原色     
安顺作为历史上贵州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区域,在漫长岁月中含英咀华孕育出独特的黔中文化,包括史前文化、三国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旅游文化等,其中尤以洋河文化、夜郎文化、屯堡文化最具特色,悠远厚重,异彩纷呈,堪称黔中三原色。曾经是古代西南地区洋河、夜郎首邑的安顺,秦代即设郡置县,汉代与中原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交流增多,元代形成集镇,至明代屯田制度的直接影响,使贵州人口和耕地面积翻了一番。明洪武年间  相似文献   

2.
习安鸣 《当代贵州》2012,(21):12-13
安顺是贵州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区域,是黔中文化的发祥地。从旧石器时代的普定穿洞古人类以降,人类活动在安顺频繁融合激荡,产生了极富魅力的牂牁文化、夜郎文化、三国文化、屯堡文化、三线文化,形成一大批璀璨的民族民间文化瑰宝。同时,安顺还是国家甲类旅游开发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风景名胜区资源面积占幅员面积的12.8%,远高于全国1%、全省4.2%的平均水平。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让黔中文化发展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不竭源泉。  相似文献   

3.
安顺地处黔中腹地,文化底蕴较为深厚,文化传承大有前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屯堡文化。安顺屯堡文化是600多年前的屯兵文化,汉文化在贵州的生根、发芽都得益于它的影响,而屯堡文化能够保存、流传至今却在于它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4.
付松 《当代贵州》2011,(30):31-31
安顺地处黔中腹地,文化底蕴较为深厚,文化传承大有前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屯堡文化。安顺屯堡文化是600多年前的屯兵文化,汉文化在贵州的生根、发芽都得益于它的影响,而屯堡文化能够保存、流传至今却在于它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02,(5):30-31
贵州建省前的文化史记 贵州文化源远流长。贵州的史前文化,就以数十处旧石器文化遗迹而闻名中外。在春秋战国时代,贵州高原就产生了夜郎文化。夜郎文化受中原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滇文化的直接影响,不断吸取外来文化而发展。大量夜郎时期制作的青铜器的出土,说明夜郎人的手工业已从农业中独立出来,青铜的  相似文献   

6.
夜郎是中国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虽然仅有650年的历史,但却闪烁着独特的其他而不能替代的辉煌。夜郎国灭,但夜郎文化并没有灭,它仍在夜郎故地各世居的民族中得以传承和发展。在当今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快车道上,在实现贵州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上,在营造贵州和谐社会氛围上,夜郎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产生着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乌蒙山腹地,贵州西北部的赫章,这是一块苍茫而厚重的土地。在两千多年前,赫章可乐曾是夜郎古国鼎盛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公元前135年,汉使唐蒙出使夜郎,在赫章可乐设置汉阳县,从此,汉文化与夜郎文化在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共生繁荣。而今,在贵州赫章,在一个叫可乐的地方,沉默的土地为我们保存着夜郎文明的碎片。  相似文献   

8.
《黔中早报》以"最贵的报纸,最重的新闻"为定位,以高端、新锐、厚重、专业为风格特色立足贵阳,为贵州读者提供真实、客观、及时、全面、综合性全方位一流品质的新闻报道与服务,不断满足贵州都市主流人群的阅读需求。另辟蹊径逆向发行《黔中早报》创刊于2009年7月1日,前身为《安顺晚报》,由安顺日报主管。在其改名之前,在安顺的发行量不到3000份。是在安顺的整个经济盘子中是继续混吃过日子,还是背水一战杀出血路?《安顺晚报》要改变如此惨淡的发行及经营状况,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以土司文化为主流的贵州地域文化在黔东北、黔北和黔中等广大区域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为建立贵州行省以及贵州地域版图的完善奠定了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连串的"新",出于安顺对发展环境的深刻认识和淡看成绩的归零心态,同时也准确道出安顺在新起点上阔步跨越的发力点和突破口."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安顺在贵州历史性跨越的征途上,需要扮演的角色是"黔中崛起".  相似文献   

11.
谌贵璇 《当代贵州》2024,(11):56-57
<正>安顺创造性地谋划建设贵州航空产业城和一流旅游城市,全力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贵州绿色算力基地、医药及旅游食品基地。安顺,地处黔中腹地,寓意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素有“黔之腹、滇之喉、粤蜀之唇齿”之称,是贵州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区域之一。安顺这片热土,富含着敢为人先的基因。从1978年关岭自治县顶云公社农民群众创造的“定产到组、超产奖励”承包责任制,到1988年建立起“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改革试验区”,安顺一直激情满怀、步履铿锵、追赶跨越……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12,(21):1-2
把安顺建设成为"黔中经济区重要增长极、黔中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到2024年,基本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功能配套、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黔中经济区重要增长极。正当全市上下深人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奋力赶超跨越的关键时期,5月12日,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安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12]15号),安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树。这饱含着省委、省正勿符对安顺的期望和关怀,凝聚着省直各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承载着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  相似文献   

13.
地处黔中的安顺,文化底蕴深厚,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创造了独特而多元多样的地域文化. 近年来,安顺市深入挖掘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在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做深历史文化、做响旅游文化、做精屯堡文化、做强民族文化,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升文化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多彩贵州·富美安顺”民族特色文化强市建设.  相似文献   

14.
9月25日到9月30日,安顺若飞广场每天都演出一台安顺市自己创作排演的节目。这是安顺市委、市政府组织的2006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系列活动之一的“神秀黔中安顺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神话歌舞剧《黄果树传奇》、大型花灯歌舞《唐二闹春》、地方民族歌舞综艺晚会《龙宫之夜》——一台台取材于安顺地方风物,富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和浓郁民族风情的演出,让安顺市民大饱眼福,扎扎实实地享受了一次文化的盛宴。  相似文献   

15.
在贵州西线旅游“黄金线”上的黔中腹地安顺,拔地而起一座现代化大型火力发电厂——安顺发电厂。它是我国“九五”期间兴建和投产的大型火电厂之一,是贵州电网目前单机容量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主力发电厂,是贵州电力上台阶的标志性工程。规划容量为(4×300MW),一期工程(2×300MW)于1996年4月18日正式开工,工程总投资30.3  相似文献   

16.
夜郎有自信     
姚远 《当代贵州》2014,(18):20-21
正夜郎在赫章留下种种传说。两千多年后,拂开可乐的黄土,你还能触摸夜郎的历史,感受到夜郎文化的温度。黔之西北,赫章可乐,曾是夜郎古国的中心城邑。夜郎国消亡后,这里留下了众多遗迹和文物,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信仰和文化。夜郎虽亡,文化不灭,夜郎文化已经融入了赫章的血脉,成为一种内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独特文化跨越千年赫章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自新石器时代起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战国时为夜郎辖地,秦时汉阳县,唐代隶属宝州,明代为乌撒所辖,清代属安宁府和威宁府。境内有众多古迹,其中,最为珍贵的莫过于有"贵州考古的圣地、夜郎青铜文化的殷墟"之称的可乐遗址。  相似文献   

17.
坐落于黔中腹地的贵定,建县历史已有2121年,是贵州历史上东西向主驿道的必经之地,经济文化历史较为发达。集民族文化、人文精神、优美风景为一体的贵定,犹如一个亭亭玉立的民族少女,初露风华,婉约风情。  相似文献   

18.
深处黔中大地的安顺,19年前在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的亲自倡导下,创建了“深化改革,促进多种经济成份共生繁荣。加快发展”改革试验区。19年来。安顺试验区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切实按照胡锦涛同志的殷殷希望和创意,悄无声息地“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默默无闻地“自费改革”。用战略的视野在黔中大地率先践行了科学发展的思想,用超前的思维在贵州率先构建了“环境立市”的和谐理念……19年来,安顺的试验突破了固有的藩篱,安顺的改革为今天的经济发展范式提供了借鉴。 当“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进入国家决策的时候。安顺的试验和探索依旧在进行着,并且以一种奉献、一种无私的精神袒露在国人面前。19年来。安顺试验区各族人民是怎样探索和实践“多种经济成份共生繁荣”这一伟大构想的?本刊与安顺试验区专家咨询组一道组成了强大的采编力量深入安顺试验区。深入到一个个正在积极探索新时代经济形态的城乡、企业,用活生生的例证践行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思想的成效。记者与安顺市委书记陈海峰同志的对话,让我们真切地管窥到安顺试验区各级党政潜心谋发展、悉心领会“试验”精髓的理念和前瞻性思维。让我们透视了黔中大地改革发展的和谐乐章。  相似文献   

19.
不说"夜郎古国"在贵州,还是在湖南?单就投资50亿元,打造"夜郎古国",就不能不承认是一个"大手笔"。10月23日,在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政府与湖南玖联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夜郎古国"文化开发项目,签约金额50亿元。  相似文献   

20.
贵阳位于贵州省中部,是贵州省设市最早的城市。 秦以前,贵阳属夜郎、且兰国地。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开通西南夷置牂牁郡,为郡地。从两晋末年起直到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贵阳地区成为几个豪姓与历代王朝统治者反复争夺之地。贵阳郡在历代反复争夺中形成发展起来,成为黔中政治、军事重镇。 西晋建兴元年(公元313年),贵阳地置晋乐县。牂牁郡析为牂州和矩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于晋乐县地置矩州。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更矩州为贵州,置贵州经略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