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症状;突然发病,泄泻,粪中带血,有脓痢,里急后重。卧多立少,食欲停止。病至后期,便灰白色脓团。 治疗:服地榆酒黄散:地榆30克(焦炭)、胡黄连15克(酒炒)、黄芩60克(酒炒)、黄柏60克(酒炒)、知母30克(酒炒)、大黄(酒炒)30克、旋复花15克、白矾30克、甘草15克,  相似文献   

2.
我们用秦瞿仙鹤止血汤治疗马属动物顽固性血尿症五例,获得了显著的疗效。 处方:秦艽45克、瞿麦24克、仙鹤草30克、焦栀子15克、车前子15克(另研)、当归24克、黄芩18克、白芍18克、焦蒲黄30克、汉三七15克(另研)、牡丹皮15克、炒大黄15克、  相似文献   

3.
笔者用马白散(马钱子、白术)治疗慢性脊髓炎和顽固性前胃弛缓患牛5例,收效显著。 药方组成及炮制方法 马钱子100克,白术500克(一头成牛用量)。先将马钱子用开水浸泡,待柔软后剥弃其外皮烧掉或掩埋,以防畜禽食啄中毒,再用香油或其他植物油炸至焦黄,捞出沥油,研末,其余油不可食用,再将白术土炒后研末,二药混合拌匀装瓶备用,须妥善保管以免引起人畜中毒。 用药方法 每日1~2次内服,每次3~5克,如无异常反应可服到痊愈为止。 病例1 太康县清集乡兽医站,1985年10月住院2岁母牛一头,卧地半月余,经用抗风湿、活血止痛中  相似文献   

4.
笔者用中西药物治疗牛瘤胃积食5例,除1例未及治疗而未愈外,其余4例均恢复正常,其方法是:先以25%葡萄糖注射液1000毫升,20%安钠加注射液10毫升,10%氯化钠注射液300毫升一次静脉注射。再用中药加味承气汤:大黄150克(捣碎),积实、厚朴各120克,香附100克、木香、乳香、没药各80克,  相似文献   

5.
笔者1965~1985年遇到牛锁喉风5例(其中黄牛2例),用家传喉科良方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临床症状 病牛发烧,呼吸困难,口流涎,喉红肿,严重的咽喉阻塞而死。治疗以清热凉血,消肿解毒为治则。选用72喉六味汤。 治方一 防风80克,荆芥80克,炒僵蚕40克,桔梗80克,薄荷40克,甘草50克,水煎2次去渣,分早晚2次灌服,连服3~4天。  相似文献   

6.
我们应用土鳖螃蟹散治疗家畜外伤和疮毒一千多例,治愈率在95%以上。 处方:土鳖12克、生南星15克、没药24克、血竭15克、马前子(炒)9个、龙骨9克、红花15克、羌活9克、螃蟹骨9克、当归9克、乳香30克、防风15克、白芷15克、升麻15克、菖蒲9克、川芎12克、朱砂9克,微火或在太阳下晒干,研末过筛,装瓶备用。  相似文献   

7.
牛流行性感冒1983年在我区大批流行,7~9月共发病436头。临床以短期高热、鼻粘膜发炎、跛行及腰腿关节肿胀为特征。笔者用中草药治疗,效果较好。方法是用苦参60克、马鞭草(铁马鞭)40克、银花藤35克、马兰丹(鱼鳅串)40克、柴胡35克、防风35克、鹅不食草(石胡荽)40克、桃树皮30克,水煎后加鸡蛋3个1次灌服,每日1剂。共治疗63例,2剂治愈者34例,3剂治愈者26例,4剂治愈者3例,治愈率达100%。  相似文献   

8.
我县长毛兔患痢疾者较多,经用黄连素、土霉素、痢特灵、磺胺胍等药物治疗,效果多不理想。以后我们改用几种西药配合治疗兔病178例,治愈率98%以上。 (一)内服药 四环素2.5克、金霉素2克、次硝酸铋10克、酵母片5克、维生素B_(12)15片、维生素B_110片、维生素C10片。研为细末,用5%含糖盐水40毫升调和灌服。体重在1公斤以上的兔,每日3次,每  相似文献   

9.
患脾气虚的幼驹,重者多毛焦肉减,不能起立,全身肌肉弛缓,呼吸浅表、增数,结膜苍白,舌体软绵无力,停乳,四肢、耳、鼻末端发凉,舌淡白,脉搏细弱;轻者亦后驱无力,走路摇晃,站不稳,头颈低下,吃奶少,常不发烧。我用加减参茯白术散治疗28例,均收到良好效果。 处方:党参、茯苓、山药、生芪、当归各10克,砂仁、陈皮、牡(牛厉)、甘草、桔梗各5克,水煎取汁,加白糖两匙,每日服二次,每次50毫升。轻者2~3次,重者3~5次即可收效,如结合注射维生素B_(12)效果更佳。临床上见患驹唇内侧或舌尖处发红即为收效象征。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笔者用自制的桃花散治疗家畜各种外伤110例,均获痊愈,效果满意。 配方及用法 陈石灰500克,大黄片250克。混合后炒至石灰呈粉红色为度,待冷却后研粉过筛装瓶备  相似文献   

11.
期刊摘录     
母鸡醒抱用麻黄素片好 笔者自1971年以来摸索久抱不醒的母鸡的醒抱办法。通过试验,内服盐酸麻黄片(利用其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醒抱效果好。用此法醒抱1600余只,一次醒抱率达80%以上,其余重复用药一次即可。用药剂量是一粒(0.025)克,一次内服,若效果不好,第2天用同一剂量即可。此法方便、经济,醒效显著。 (摘自:湖北畜牧兽医,4,60,1985) 中药治愈顽固久泻病猪 1984年4月一头克郎猪拉稀,先后用多种药治疗20余日未能收效,后改用中药石榴皮10克、大枣6枚、肉豆蔻2克加水1500毫升,用文火煎至500毫升备用。患猪口服,每次20毫升,一日两次,用药第2天拉稀停止,治疗4天后痊愈,再未复发。 (摘自:畜牧与兽医,2,94,1985)  相似文献   

12.
处方 (1)白蜡(蜡烛也可)60克研粉、液体石蜡500毫升,混合后一次灌服。 (2)大蒜125克(捣碎)、水500毫升,混合。服方(1)5分钟后,再灌服此方。 疗效 用上方治疗牛急性瘤胃臌气病,一般在服药10分钟后,瘤胃积聚的大量气体即可迅速消除。  相似文献   

13.
后温散由高良姜、茱萸、苍术、白术、白芷各30克、厚朴25克、白附子20克、细辛12克组成,是《元亨疗马集》记载煎液灌肠治疗大家畜腰及后肢风湿症(后寒腰胯痛、冷拖后脚痛)的专用方。笔者用本方加减治疗大家畜42例,21例痊愈,15例疗效显著,5例良好。未愈者经配合电针疗法和水杨酸、考的松制剂等疗法均痊愈。 治疗方法 取上药煎液1000~2000毫升置盆中,将一端连接于吊桶或漏斗的胶管的另一端插入肛门内约30厘米,保留灌肠,每日一次,连用3~7日即可。灌肠前应先掏出或用温水冲洗净直肠内宿粪,灌肠时由  相似文献   

14.
我县近年来猪的软骨病发生较多。我们曾试用了多种中、西药物及针灸术进行治疗,其中以中药苍术、牡蛎的效果最为理想,共治疗69头,治愈65头,治愈率为94.2%。其基本处方如下:炒苍术500~3000克、煅牡蛎200~1500克,结合具体情况,酌量加入骨粉、蛋壳粉、炒盐、火麻仁油、何首乌、黄芪、建曲、炒麦芽等2~3味辅药。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来,我们自拟中药灭弓汤治疗猪弓形体病13例,收到很好的效果。 病例选择 具有明显临昧症状,间接血凝诊断为阳性。 处方 常山15克,槟榔、柴胡各10克,麻黄6克,桔梗7克,甘草6克。每日一剂,水煎两次(第一次将摈榔常山先煮沸,然后诸药同煎30分钟)灌服(上方为100斤病猪用量,临床可随体重大小增减)。药物加减:白血球计数偏高者加连翘、二花,大便干燥者加芒硝,体虚者加黄芪、党参,食欲废绝、脱水者可结合补糖补液。一般用药两剂,体温下降,呼吸变慢,开始吃食,严重病畜可用药3~4剂。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阆中县用白矾散治疗牛甘薯黑斑病中毒4例,气滞肺胀1例,猪肺热喘9例,证明是一行之有效的清肺消痰,下气止喘的有效方法。 (一)试药制备 1.白矾散:白矾20克,贝母20克,黄连20克,黄芩20克,白芷15克,葶苈子15克,甘草10克,蜂蜜10克。除蜂蜜外,诸药切碎加常水淹过药面浸泡30分钟,煎熬两次(第一煎40分钟,第二煎30分钟),两次煎液混合过滤,浓缩至135毫升,趁热加入蜂蜜10克,所得药液每毫升含生药1克,置冰箱内备用。  相似文献   

17.
来稿摘登     
家畜破伤风尚无完全有效疗法,治愈率低。笔者自1981年开始用国槐油加味饮治疗患畜29例,治愈24例(猪16、牛8),死亡5例(猪2、牛3),治愈率79%。 处方 国槐油200毫升、头发(血余炭)200克、苧麻(烧存性)200克、蝉蜕100克、勾藤150克、全虫120克、僵虫120克、防风100克、白芷100克、首乌100克、白酒200毫升。 国槐油系将0.5~0.8米长的槐枝段两端削成斜面,用柴火烧愧枝中部,两端即流出液体槐油,用瓶收装,随制随用,不可久放。  相似文献   

18.
乔大夫秘方     
取白砒,(白信石)白矾各30克,雄黄15克,一块儿研成细末,放入磁碗中,置木炭火上,烧至冒黄烟为止,拿下,放置潮地一夜后,研细,加轻粉10克,涂抹患处。(白砒系剧毒,切忌入口,此药孕妇忌用)。  相似文献   

19.
牛胎衣不下是一种常见的产科病,过去曾采用手术剥离,操作不慎易损伤子宫或引起局部感染等。近三年来,笔者运用我院已故祖传四代名中兽医李骏业老先生遗留下的辩证施治牛胎衣不下的中药验方,配合西药,疗效甚高。临床收治14例产后3~6天胎衣不下的奶牛和耕牛,一次用药后4~7小时胎衣均能自行完整脱落,无副作用,无后遗症。 中药处方 党参150克、酒炒车前子150克、蝉蜕25克、益母草100克、红糖200克,共为细末,开水冲  相似文献   

20.
笔者自1968年至1978年在兽医院期间,应用中药“加味莪棱散”外敷,治疗马、驴、骡屈腱炎、腱鞘炎、粘液囊炎、腹部皮下蜂窝织炎、系韧带剧伸和弛缓等多种急、慢性炎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一)配方及用法 三棱100克、莪术100克、桃仁100克、川芎100克、穿山甲(炮) 100克、黄柏 150克、蒲黄150克、雄黄100克(亦可用等量大黄代替)。首先将穿山甲炮成甲珠,同上药混合研成细末,然后取食醋适量烧开,同药末合成泥状待用。用法:患部剪毛,以70%酒精或5%碘酊(用碘酊消毒时,碘可与中药内淀粉发生碘兰反应,但不影响疗效)局部彻底消毒,亦可用 3%来苏儿水擦洗患部,然后将药泥涂布于铺有薄层药棉的消过毒的纱布块上,趁热置于病变部位,外部施以压迫绷带。2~3天换药一次,同时每天以热醋(45~50℃)向患部浇酒3~4次以保持温热、湿润,7天为一个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