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当前,相当部分学校在应试教育压力下,使得关心成绩的“人力素质”比人格塑造的“人本素质”更为教育者的看重,加之学校周边环境复杂,给在校学生带来较大负面影响,造成在校生犯罪多发.分析发案原因,找出应对措施,减少校园犯罪,学校、司法机关和社会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犯罪现象日益严重,成为干扰校园秩序,社会安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序运行的严重问题.如何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逐渐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在把握大学生犯罪特点的基础上,较为系统的分析了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从而针对性地提出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和对策,旨在特大学生犯罪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3.
虽然有关校园犯罪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但有关校园犯罪的实证研究却出奇的少.其实,学校和其他社会机构一样,如果缺乏监管就有可能造成年轻人过分积聚,进而引发犯罪.上学和放学的过程就是有关犯罪的高发期.某些相关研究已经证明,校园周边是犯罪的高发地带.但以学校类型、时间和空间为视角对于犯罪格局的研究却少之又少.笔者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着手,研究不同类型的学校(公办或者私立)、不同的年级(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犯罪发生可能性的不同.笔者通过采取空间建模(即本体空间范围内的指数性扩展)的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学校有着截然不同的犯罪格局,这也就意味着对于学校类型进行区分对于了解犯罪的空间格局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近年来,中学生暴力犯罪现象日益严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中学生犯罪的现状,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学生犯罪的成因,并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提出了预防中学生犯罪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青年学生犯罪现象日益严重,犯罪率持续增长,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严重社会问题。从犯罪学和社会学角度对青年学生的犯罪特征进行理性分析,探寻其实施犯罪的客观与主观原因,有针对性地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预防系统,是预防和减少青年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发展的同时,治安形势不容乐观,其中未成年犯罪突出.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危害了社会治安秩序,也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未成年人的成长阶段里面有80%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而且近年来国内外校园未成年人犯罪比率的大幅度上升,由此可见学校教育因素方面存在的缺失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对当代大学生犯罪现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犯罪现象日益严重,给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危害。如何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已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犯罪现象和特点着手,试分析了大学生犯罪的成因,从而探寻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犯罪的成因及防范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犯罪现象日益严重,给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危害。如何减少大学生犯罪,已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尝试分析当代大学生犯罪的成因,从而探寻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犯罪问题是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犯罪现象的产生与社会分层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作为社会分层中重要因素的经济状况与受教育程度与犯罪的相关系能进一步体现社会分层对犯罪的影响。文章通过对犯罪行为人的经济状况与受教育程度进行分析,研究经济状况与受教育程度分别与犯罪有着何种关系,以期进一步从优化社会分层角度预防与控制犯罪。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已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和重视,我们必须深刻认识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探求其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少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很多,综合起来,有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等因素。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力量互相配合,共同营造一个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犯罪已被国际社会列为世界第三大公害之一,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同时也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阴影。本文从青少年犯罪的概念以及青少年犯罪现象和特征出发,探寻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最后探讨对我国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学校建设与大学校园犯罪的关系及学校建设中哪些因素对校园犯罪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对之前获得的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盗窃、诈骗、非法传销、抢劫四类大学校园常见犯罪类型在学校建设方面的犯罪诱因。对预防校园犯罪的经验归纳创新,提出在学校建设方面的犯罪预防制度设计,以期在维护校园安全的实践中有所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是祖国的明天,民族的希望与未来。然而我国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也日趋严重.青少年犯罪,不仅使自己身陷囹圄,而且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青少年犯罪极大的破坏了家庭与社会的和谐.预防青少年犯罪,保障他们健康的成长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本文将具体研导致青少年究青少年犯罪的两类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的对策,以期对预防青少年犯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梁军 《法制与社会》2011,(19):283-284
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全社会注目的一个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不仅人数不断增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在全部犯罪人员中,青少年犯罪的比例最高,而且杀人、抢劫、强奸、恶性伤害等案件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重视。本文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且分析了他们犯罪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校学生犯罪现象日益严重,犯罪率持续增长,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严重社会问题。本文指出从犯罪学和社会学角度对青年学生的犯罪特征进行理性分析,探寻其实施犯罪的客观与主观原因,有针对性地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预防系统,是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杨洁 《法制与社会》2012,(16):253-254
毒品犯罪,一方面严重伤害人体肌体,同时,也极易并发其他犯罪,严重扰乱社会治安,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毒品犯罪中发现的低龄化现象更是令人痛心、警醒.通过研究本区青少年毒品犯罪的特点和原因,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通过加大对毒品犯罪的宣传力度、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监管力度、对娱乐场所的管理力度.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对涉毒青少年的帮扶力度等措施挽救涉毒青少年.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法层面,政府行为通常归于国家行为,所以政府犯罪被视为国家犯罪.然而国家犯罪较普通国际犯罪有更严格的判断标准,只有基于政府行为或在政府渎职的情势下才能实现;反之政府犯罪可能因政府行为违反法律,严重伤害本国人民和国家的利益,而超越国家犯罪,独立存在;所以“政府犯罪”包含“国家犯罪”.理论论证和实例研究证明:在现有的国际刑事责任体系中,“政府犯罪”概念有可能在法理和实践层面替代“国家犯罪”概念.  相似文献   

18.
毒品犯罪作为一种全球性犯罪,已经严重危害到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为打击毒品犯罪,我国制订了一系列方案,在毒品犯罪的各个环节布下天罗地网,以期彻底消除毒品危害.然而,在毒品犯罪侦查领域,因毒品犯罪的特殊性导致公安机关在犯罪侦查过程中步履艰难,而作为其中一项较为行之有效的诱惑侦查又饱受质疑.因此,本文将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探求完善我国诱惑侦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现象屡见不鲜,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如何有效减少和避免青少年犯罪成为各国研究的焦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新时期下青少年犯罪逐步呈现出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情节恶劣化、团伙犯罪增多以及盲目性突出等几大突出特点,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正常成长.本文主要针对新时期青少年刑事犯罪的特点、现状进行阐述,对其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并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犯罪学研究的路径选择--兼论犯罪学的学科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励 《犯罪研究》2004,(4):8-17,23
犯罪是最古老的社会现象之一,由于它的特殊的社会危害性,很早就引起了人们对它的研究,而研究犯罪的终极目的是“因为有犯罪,并且为了没有犯罪”①,即从社会上预防和减少犯罪。依据原南斯拉夫犯罪学家帕施奇给犯罪学下过的定义“犯罪学是为了预防和控制犯罪而把犯罪作为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