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朝核危机出现以来,朝鲜半岛日益成为世界大国关注的焦点,中、美、俄、日及半岛上的朝鲜、韩国展开了自朝鲜战争以来新一轮的博弈。朝鲜半岛既非资源中心,又非地缘中心,却成为各大国的竞技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朝鲜半岛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各大国在朝鲜半岛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战略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是建立在"互联互通"之上的整体性联通,是一种完全开放的合作模式。对于处于经济转型阶段、谋求深度融入世界体系的我国的重要性不言自明。然而,大国地缘政治博弈、文化冲突等因素对沿线国家客观认识"一带一路"提出了或国家形象解读、民心沟通和经济合作等方面的种种挑战。如何化解?经济外交、互联互通和国际产能合作等等都是我国经济实现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2002年9月19日,朝鲜正式宣布决定设立新义州特别行政区,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是朝鲜市场经济的第一个试验区,也是朝鲜为发展经济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其目的是通过特区吸引外国的投资和技术,以支撑其经济增长。背景与过程朝鲜的新义州市位于流经中国和朝鲜的鸭绿江东岸,与我国辽宁省的丹东市隔江相望。该市一直是朝鲜对外贸易的主要窗口之一。朝鲜作出建立新义州特区的决策来自于其要发展经济和寻求发展动力的愿望。实际上,把新义州定为“特区”的做法是朝鲜吸引其所急需的外国投资和技术,以振兴其经济的最新努力。20…  相似文献   

4.
《新东方》2019,(2)
在界定海岛地缘经济概念的基础上,阐述海南岛的地理条件特点:在汉代以后发展成为联结我国对外交流和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这一地缘关系使其拥有我国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广阔的陆向和海向腹地,开放和对外贸易自古以来就与其历史开发紧密相联,并成为其发展生命线。当前,党中央决定推动海南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定位和决策,即与其海岛地缘优势密切相关。其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重点建设"三区一中心"的自贸区(港)是形成海南更高层次的开放新格局的关键。海南应抓住这一大好历史发展机遇,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沿着既定的战略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贸易霸凌主义有着明显的经济企图,包括转移矛盾焦点,维护美国金融垄断资本的利益,保持"经济总量第一",维护美国的经济霸权,等等。美国着力营造其"霸权圈",推进实施"拖住中国,撕裂俄欧"的欧亚地缘战略,对世界经济造成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缘政治效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与东盟达成区域性自由贸易安排,对东亚的经济合作进程乃至亚太地缘政治格局的变迁,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应与亚太周边国家和睦相处,和平发展的战略才能实现.依据中国目前所处地缘政治情势,我国应推行全方位睦邻、富邻、安邻外交,逐步巩固和扩大一个稳定繁荣的周边战略依托带.东南亚地区是我国应当重点经营的地区,与东盟关系的进展直接影响中国和平发展的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7.
罗丽丽 《传承》2010,(33):80-81
社会主义的发展没有统一的模式,朝鲜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探索出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坚持"主体思想"的指导思想,进行低调而缓慢的经济改革,大力发展思想文化建设,可以说这是朝鲜式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要客观评价朝鲜的社会主义就必须深入了解朝鲜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和周边政治地图的变迁,新疆地缘政治面临严重威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缘环境,使新疆处在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最前沿。兵团是维护国家安全和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力量。在新疆建立、恢复和加强兵团是邓小平运用地缘政治思想维护新疆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9.
孟红 《传承》2010,(16):16-17
1950年,新中国百废待兴,经济非常困难。正在此时,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朝鲜战争,战火随之燃烧到我国的东北边境,新中国政权面临巨大威胁。中国政府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果断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于同年10月25日奔赴朝鲜,  相似文献   

10.
朝鲜,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神秘"但不陌生的国度。从朝核危机到六方会谈,这个中国的邻邦近年在国际社会上动作频频……不过,朝鲜并非不想改变。在经济改革方面,朝鲜也在谨慎地打量这个世界尤其是近邻中国,进行了一些改革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李蕊 《贵州民族研究》2016,(12):217-22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延续民族生命的血脉。朝鲜族语言是朝鲜族文化的重要依托,保护朝鲜族语言事关朝鲜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社会文化急剧转型的今天,作为少数民族语言的朝鲜族语曾陷入危机,为了朝鲜族文化的传承,学者们开始意识到保护民族语言和促进民族语言可持续发展的迫切性。在此回顾朝鲜族语言的历史发展历程,分析新经济形势对朝鲜族语言的冲击,从而提出如何保护和促进朝鲜族语言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目的是从朝鲜族语言的可持续发展中得出民族语言可持续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有中华民族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2.
明太祖朱元璋基于"宗藩"地缘政治理念和明初的地缘政治形势,确立了明朝对外政策两大支柱——海禁政策和朝贡贸易。他的后世子孙根据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对涉外政策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反过来又影响到明朝的地缘政治形势,二者在东亚"宗藩"地缘政治格局内互动。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0月,第二次朝鲜核危机爆发。由于核问题的敏感性以及朝鲜半岛地缘政治的特殊性,特别是一些国家尤其是几个世界主要大国在这一地区存在重要的战略利益,因此,朝核问题迅速成为世界的又一重大热点。10年前,围绕朝鲜核开发问题朝美就曾发生过一次严重冲突。朝鲜很早就已开始了核技术的开发。80年代中期,美国根据间谍卫星提供的照片,指责朝鲜已建成一座5兆瓦的天然铀石墨反应堆。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对朝鲜核能力的疑虑进一步增加,提出要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朝鲜1985年加入该条约),由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朝核设施进行核查,遭到朝…  相似文献   

14.
正国家宏观调控以及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升级战略的实施和深入,推动了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为广西充分借助地缘、人缘、资源优势,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系统地总结和分析"十二五"时期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做法、成效,对"十三五"时期推动广西更好更快地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重要参考。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深,国际国内产业分工面临深刻调整,产业转移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独特的区位特征和文化特质,决定了其战略选择呈现周期性东西方摇摆。基于地缘政治利益,俄罗斯历史上曾长期实行坚定的西化战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西部的地缘政治空间不断被美欧挤压;当前,在西方制裁下,其国内经济也陷入困顿。而东亚经济的强劲发展和中国的和平崛起,为俄罗斯的战略突围提供了腾挪空间。但俄罗斯的战略东移并不意味着其偏向中国,也没有显示其放弃西方。中俄结伴的首要动因是当前的共同战略利益。故而,俄罗斯战略选择的东西向摇摆既不是"简谐运动",也不是"平面单摆",而是具有定向性和球面性特点。  相似文献   

16.
陈福裕 《黄埔》2020,(2):21-22
2020大选,在蓝营一片哀戚却显平和的氛围中落幕,民进党再度赢得"全面执政"的优势。虽然蔡英文的得票数与民进党政党票的巨大落差启人疑窦,但是,250万票的胜负差距,让韩国瑜支持者所有的质疑都显得苍白无力。蔡英文得到800多万张选票加持的"抗中保台"路线,势必将台湾镶嵌在东亚地缘战略冲突的前沿,为美国遏制中国政策效力。未来4年,甚或更长时间,地缘政治冲突与地缘经济整合相互背离的拉扯,势将成为台湾社会共同面对与承担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朝鲜选择核道路与其所处的国际环境密不可分:美国的半岛政策造成了朝鲜的安全困境,为朝鲜核道路提供了必要;核武器作为现代武器中的"杀手锏"具有多重功能,为朝鲜核道路提供了选择;美国不合理的防核扩散战略和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的缺陷无法完全阻止核武器的扩散,为朝鲜核道路提供了可能。因此,要解决朝核问题,大国主宰的国际环境必须作出适度调整。  相似文献   

18.
随着美国在中国周边地区变得更加积极以及中国的利益变得具有全球特征,以开放的"经济联盟"策略,通过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实现欧亚大陆与世界大洋的互联互通,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习近平新的外交构想已经出现雏形,预示着中国的地区与全球战略出现新的变革。从地缘政治上看,中国"一带一路"的目标是"稳疆兴疆"、建立"命运共同体"、推动"南南合作"、构筑"新型国际关系"。但"一带一路"面临巨大挑战与风险,自古及今,"一带一路"的成败盛衰取决于地缘政治环境与经济现实需要相互作用的结果。既不能高估"一带一路"建设的风险停止不前,也不能无限夸大高估"一带一路"价值及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卫红  闫秋霞 《八桂侨刊》2010,(3):71-74,80
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在促进族群与国际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本文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在与东盟国家交往中存在的地缘政治优势、地缘经济优势和地缘文化优势,提出正在崛起中的中国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因素做好在东盟国家的汉语推广工作,传播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人类多元文化,推动"和谐地区"与"和谐世界"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走对外开放的道路。东北亚地缘环境的特点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了可以利用的外部环境,其地缘关系中的问题则给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带来了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利用东北亚地缘环境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要树立利用地缘因素的理念,克服地缘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切实消除不利于东北亚地区环境安全和经济合作的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