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6 毫秒
1.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天宇  王小婷 《探索》2007,49(5):63-66
本文的理论分析和经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有一定的挤出居民消费的作用.这有两个原因一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降低了我国居民的资产替代效应,同时退休效应依然存在并且显著;二是我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仍然是 "等级性"的.各个阶层之间享受的社会保障有一定差距,这导致了社会保障刺激某些阶层消费的作用被其他阶层所 "稀释",结果导致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挤出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了如何扩张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邓伟志在《党的生活》(青海)2005年第6 期撰文指出,构建和谐社会不能忽略以下十二个观点:1.阶层协调是社会和谐的轴心。阶层是执政党的第一政治资源。阶层之间的矛盾在执政党面前,是考验执政能力、检验执政理念、优化执  相似文献   

3.
"领主"和"贵族"曾经是早期罗斯社会的两个统治阶层,其起源和词源伴随早期俄罗斯的国家发展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贵族作为帝俄的统治阶层,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权,同时也是俄国近代知识分子和进步思想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益格局的变迁有三个特征不能忽视:阶段性;社会阶层与利益群体的对应性;近年来利益格局的"刚性化".现阶段社会阶层层面上的利益问题集中体现为利益结构失衡和利益关系紧张,在阶层结构、阶层流动、阶层互动、社会心态和价值认同等方面均有所体现.利益结构失衡和利益关系紧张的实质是社会发展成果未能在社会成员间合理分享,其最大的危害是对社会公正的侵蚀.实现阶层间利益的均衡,主要应从公正共享的理念出发,而不仅仅出于稳定的考量;在推进阶层间利益均衡目标实现中政府的角色和作为事关重大;应当对利益矛盾和冲突准确定位,提高制度化解决矛盾和冲突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管新华  汪旻艳 《探索》2004,2(3):4-7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指导下,以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为出发点和依归,科学判断了中国农民和资产阶级的分层,解决了"革命的首要问题",但建国后新判断有失误;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重申"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要求大力发展教育科学事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执政党思维进行社会政治整合,强调新阶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继续推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人》2007,(23):11-1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描绘的新蓝图和"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平等"的重要论述,极大地振奋了包括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等社会新阶层人士在内的各族人民的精神,极大地统一了各级工商联干部的思想认识,必将对各级工商联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在认真把握"三性"、切实发挥"三大作用"、促进"两个健康"的实践中,努力探索并形成中国特色工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及整合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社会阶层结构的公化重组和新阶层的出现,我国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日趋复杂.中国共产党必须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执政党的利益整合功能,控制和协调对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各阶层社会成员和谐共处,为实现党的社会发展目标而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8.
<正>从某种意义上说,评价"十二五"成功与否,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在社会结构方面能否形成一个"中间阶层"。在当今中国,随着"全面小康"、"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以及"包容性增长"日益深入人心,社会学理论中的"橄榄型社会是稳定的社会"的判断也已经得到学界和公众的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9.
<正>张海东在3月13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我国"新社会阶层"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从新社会阶层的构成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新社会阶层"属于专业技术人员,大致相当于中间阶层的位置,或者是"体制外中间阶层"。"新社会阶层"的社会流动有一些新的特点。在职业流动方面,跨体制流动具有明显的单向流动特征,也就是说从  相似文献   

10.
吴晓林 《探索》2012,(4):36-41
改革开放以来,党不断深化对私营经济的认识,并且适时调整了对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整合政策,经历了一个从"政治排斥"到"积极整合"的过程。这既体现了党治国理政思路的转变,又体现了私营企业主"权利扩充"的过程。由于每一次政策调整,都涉及利益再分配问题,因而要从全局出发统筹考虑各个阶层的利益,适当调整整合策略:其一,要保护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积极性;其二,要规避私营企业主的负面效应;其三,在对私营企业主进行积极整合的同时,要注意照顾其他阶层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周瑞金在2009年第3期的《炎黄春秋》上撰文指出:跨进新的一年,作为一个一辈子吃媒体饭的老报人,我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看到中国"新意见阶层"的崛  相似文献   

12.
学界从影响社会权力、社会资源的占有和分配四大因素(收入、教育、权力、职业)角度,将我国社会划分为八个阶层。作者针对阶层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扩大中产阶层比重、缩小社会底层的人口规模、促进阶层间关系的和谐,努力促进形成"橄榄型"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3.
来自湖北中部地区的调研经验表明,农村阶层分化基础上推行的大规模土地流转对于农村不同阶层有不同的影响。总体来讲,处于经济收入中上层的外出经商阶层和举家务工阶层就短期而言是受益的,但从长远来看,举家务工阶层也存在失地的担忧;处于中下层的务农为主的兼业阶层、务工为主兼业阶层和村庄贫弱阶层的利益则在不同程度上受损。这样的土地流转方式使"贫者越贫,富者越富",固化了农村阶层结构。另外从村庄整体来看,大规模土地流转并未增长村庄总体收入和整体福利。由此,对于大规模土地流转,政府部门应该谨言慎行。  相似文献   

14.
《经济参考报》报道,中国国情研究会“中国新中间阶层生活调查”的首席研究员肖明超,就中国新中间阶层具体的定义是什么,新中间阶层到底与“中产阶级”有何不同等问题,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谈了自己的看法。肖明超说,新中间阶层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层面是“新”,“新”是指这个阶层是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而成长起来的主流消费群体,他们代表和引领着中国消费的新方向,是中国财富增长的新力量;第二个层面是“中间”,“中间”是比“中产”更为宽泛的概念,“中间”所指的是连接中国顶尖的富裕消费群体和中下层大众消费群体之间的部分,不仅…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首次提出了"促进阶层关系的和谐"的命题。促进社会阶层的和谐,实际上是一种执政党与新的社会阶层间的彼此认同关系。促进"阶层关系和谐"应当重视和处理好几个层面的关系:执政党与新的社会阶层的关系;新的社会阶层内部的彼此关系;新的社会阶层与其它阶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越稳定,阶层固化越明显。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实现了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于是有人担心,社会如此稳定,是否会导致阶层固化?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社会和谐稳定与阶层固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社会和谐稳定是指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各类事务处理公正有效的社会状态。阶层固化则是指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很难发生变动,特别是向上流动的通道不畅,因而它的一个重要判断标准是社会  相似文献   

17.
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及其整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重组和新阶层的出现,各阶层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并存在一定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必须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执政党的利益整合功能,控制和协调好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各阶层社会成员和谐共处,为实现党的社会发展目标而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18.
社会阶层分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各阶层经济差距与马克思主义目标导向的反差,不同阶层政治参与差异与马克思主义民主价值的背离,阶层之间的矛盾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碰撞等方面。在阶层分化情况下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不断实现理论创新;二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三是运用阶层分析法,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各阶层的通俗化,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针对性;四是抓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契机,将解决社会民生问题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张素珍 《世纪桥》2007,(11):55-55,6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使我国的阶级阶层结构突破了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刚性结构,出现了以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和自由职业者等诸多阶级阶层构成的柔性社会结构,初步呈现出多元性、平等性、流动性、现代性和合作性等基本特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社会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与当代》2014,(5):57-57
正周航在3月14日的《经济观察报》上撰文指出:最近常听到人们讨论"歧视"的问题,我发现它实际上很普遍地存在。西方人买房子,会很介意上一任屋主是印度人或中国人,原因是厨房会有很浓的咖喱或酱油味。而一个老外在酒吧里喝多了,多数人都会猜他是个美国人。由此可见,全世界范围内,歧视不是单向的,每个种族、阶层对其他种族、阶层都会有偏见。然而,一个确实值得注意的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